高花兰
七十多歲的李老太,身体一直很健康,平时喜欢吃带馅儿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油量高,而且还常使用煎炸等烹饪方式,使食物变得更油。不过她平时喜欢锻炼,所以每次体检显示血脂也不高。可是最近一年身体却出了问题,出现类风湿、胃肠道不适,还有些营养不良。
李老太能吃能喝怎么还会营养不良?原来她饮食存在很大问题,比如食物种类太单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和成分改变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慢性疾病,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变得不如年轻人那么完善和强大,因此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发现营养不良应及时补充营养。
营养不良会使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如缺乏营养物质之后,老年人常会变得浑身无力、无精打采,甚至可能无法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和老年痴呆症。另外,营养不良会很大程度影响老年人的眼睛,导致视力下降,出现夜盲症,同时还可能出现眼睛发红、发炎等症状,进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营养不良还会使老年人出现精神症状,比如易激怒、倦怠、抑郁、不安、失眠等,还可能出现易骨折、对寒冷的抵抗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等现象。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状况合理饮食,吃出健康。
老年人要预防营养不良,以下几条建议值得借鉴:
1.不挑食,少食多餐。食物的种类多一点儿,质地以细软为基本要求,吃的方法以少量多餐为主。不少老年人牙齿缺损,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弱,如果再加上挑食,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2.吃新鲜卫生食物。许多老年人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但是饭菜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变质,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反而得不偿失。食物做好后应尽快吃掉,减少储藏对食物质量的影响,如果存放4小时以上,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应将食物经高温处理,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有效控制食物腐败变质。
3.食物应粗细搭配。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粗粮摄入过少、油脂摄入过高,导致维生素B族、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供给不足,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糖脂代谢异常,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适宜多吃粗粮可以改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全谷类食物可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吃2两粗粮或全谷物食物。如:小米、燕麦、杂豆等。
4.选择高质量的食物。选择食物时要注意保证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摄入,按照饮食习惯烹制合乎口味的膳食,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蛋白质利用率低,故应选用优质蛋白质。此外,老年人胆汁酸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故摄入脂肪能量比应为20%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且血糖调节作用减少,已发生高血糖,故不宜多用蔗糖。
5.食物应松软易于消化。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既要考虑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又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形。要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炒为主,避免油腻、腌制、煎、炸、烤的食物,宜选柔软的米面及其制品,如面包、馒头、粥、面条、馄饨等,细软的蔬菜、水果、豆制品、鸡蛋、牛奶等,适量的鱼虾、瘦肉、禽肉等。
6.适当增加钙的摄入。一方面,老年人随年龄增长,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膳食钙的摄入不足,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故应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7.严格控制油和盐。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做饭的时候很容易放入过多的油或盐来调节口味,殊不知,过量的油和盐可以增加我们慢性病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血压正常的老年人每天进盐量不宜超过6克,食用油不宜超过25克。
8.饭菜宜热不宜凉。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物,很容易影响胃肠功能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胃肠道疾病。
9.可选用少食多餐。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进食过饱很容易引起不适,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每天进餐4~5次,既可以保证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或低体重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逐步增加食量,使消化系统有适应的过程。
10.就餐氛围应融洽。老年人的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状态十分重要,和家人一起进餐往往比单独进餐具有更多优点。有调查表明,老年人与家人、同伴一起就餐比单独就餐吃得好,不仅增加对食物的享受和乐趣,还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11.定期称体重。体重减轻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若体重突然急剧下降还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发生的前兆。因此,应当经常称体重。
12.适度锻炼,延缓肌肉萎缩。营养不良可能造成肌肉萎缩,而延缓肌肉萎缩对维持老年人活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极为重要。老年人一方面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摄入瘦肉、海鱼、豆类等食物,另一方面要进行有氧运动和适当的抗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