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宇,张 雪
(佳木斯大学 招生就业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国家对高考的内容、录取方式以及考试形式做出相应的转变,由此,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民素质有所提高,教育方式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转变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我国高考制度促进了教育与考试的公平公正,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型,探究地方高校招生方式现状及提升策略会进一步顺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逐渐增多,在教育面向大众的社会大背景下,高等本科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研究地方高校本科招生方式可以使大家认清引起这种社会现象的“症结”,“对症”解决相应问题,也为地方高校逐渐适应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地方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
但是由于我国存在亟待解决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地方高校受到地缘较偏僻,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存在发展相对缓慢、生源较差、知名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大部分地方高校都不是“双一流”高校。
随着近年来招生方式的逐渐变革,其多元化的方式将切实影响到各层次教育本身和考生本人的发展。因此在招生工作中怎样使选拔人才制度落实到公平公正的层面,需要经过仔细研究,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对地方高校招生方式的理论价值,以及特点和功能的研究,推进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可为今后逐渐适应地方高校招生改革奠定理论及实践依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高校本科招生现状及其效果,笔者在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对佳木斯大学招生现状进行调查。3年采样数据12603人,其中男生多于女生,省内多于省外,农村多于城市,具体数据为男生4671人,占比37.06%,女生7932人,占比62.94%;省内8346人,66.22%,省外4257人,占比33.78%;城市考生5910人,占比46.89%,农村6693人,占比53.11%。考生最想了解院校信息的时间是报考志愿期间,占比58.6%,其次是高考以前的时间,占比28.21%,在志愿填报以后和日常学习时间了解学校的需求不大,分别占比6.82%和6.37%。学生选择填报学校志愿的因素分析,排在首位的是学校办学条件,占比22.73%,其次是学校的生活条件,然后是就业情况和学校的收费标准,分别占比17.44%和11.83%,学校的地理位置及校园环境关注度也比较多。由此数据可见,招生宣传应该重点抓住报考志愿期间以及高考前段时间,不能错过最佳时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是重点讲解部分。
从学生报考专业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来看,非常了解占比21.05%,比较了解占比48.1%,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比分别为26.77%和4.08%。从考生选择专业的情况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实力及其发展前景,占比21.41%,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占比18.32%,而个人兴趣和师资力量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0.85%和10.74%,学费高低、有无硕博点占比并不高。由此可见,家长及考生报考专业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招生宣传时应将重点放在考生关注的专业实力、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方面。
在考生感兴趣的宣传方式上,排在第一位的是到高中现场进行实地宣传,占比16.41%,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校的招生信息网站,占比15.80%,排在第三位的是当地招生部门举办的咨询会,占比15.13%,而目前在新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电台、电视等方面的宣传方式占比比较少。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开始至今已经约定俗成,一直在不断探讨怎样持续推进。除了统一高考这种形式外,不同的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特殊考试和自主招生选拔优秀的生源。而地方高校因为地缘较偏僻,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等原因多以统一高考为主。
在我国1952年正式确立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之前,尝试了单独招生、联合招生到统一招生的三年过度时期。统一招生成为了我国高校本科招生方式的基础,因为它的相对公平性和经济高效的特点,保证了全国统一人才选拔考试的公平形象。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具有坚实历史基础和文化积淀的统一招生考试将会继续执行下去。
高校自主招生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是社会各界极为关心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1年在东南大学等三所高校施行自主招生开始,自主招生的范围、形式、规模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形式最大的优势不仅满足了高校多元化的招生需求,也使考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但是考生更趋向于选择中心及沿海城市,而地方高校在地缘选择上极为不利,并且远离学术中心群,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软实力也较为落后,况且由于知名度的问题,受认可度较低。考生自主招生合格后并不能直接进入高校,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想要被理想院校录取必须统考成绩符合选择院校的分数线,这就意味着考生要经过两轮的竞争考试。在重点高校为争夺优秀考生而爆发的“乱战”中,本科院校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普通本科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地方高校明显不占优势。同时,考生也具备了相同的选择权,考试方向已经并不代表学生的唯一选择。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各地方高校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遇到的全新问题[1]。
相对于其他两种招生方式,个别高校也为自身量身制定了一种符合特色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特殊招生方式,这种方式较为适合名牌院校,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清华大学竞赛保送生或者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等,而地方高校较为少见。由于我国存在着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等实际情况,贫富差距现实存在。偏远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所就读的学校相对比较落后,虽然自身比较努力,但是客观原因使他们很难进入名牌大学。这种情况是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只会形成社会更严重的不公平。
在招生环节中,对考生最熟悉的高中学校和教师没有发言权,院校熟悉专业发展的专业课教师参与度也较低,高校和考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完善,双方都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在决策时比较盲目,无法将价值最大化。这就促使高校做出改变,加强对本校学校概况和专业设置方面的宣传力度,也将本年度在该地区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条件宣传到位,否则考生入学后发现事与愿违,心理上会形成强烈的落差,影响未来的发展也是对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各地区高中也应该配合高校招生宣传,以专业的报考素养,为考生答疑解惑。根据笔者调查分析的结果,招生宣传的最佳时间段放在高考周期前后进行,保持高中定点宣传并现场争取讲解,办好学校招生网站,并组织好参加咨询会。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地方高校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由于地处非中心非省会非发达地区,通常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发展目标,培养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为学科建设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招生方式应该为其学科建设的特色发展服务。因此,凸显办学特色,也是地方高校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必须加强完善的重点方向,对于突破招生困境具有积极作用。其凸显本校特色的主要方向为:凝练文化内涵、总结办学经验、甄选优秀人才[2]。由于学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质,因而招生方式应该多元化,选拔有潜力的符合培养目标的学生,从根本上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原动力。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色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拒绝被同质化,由生源选拔反映出高校各具特色的差异,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理念和规划,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和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传帮带作用。短期内不断优化生源素质,中长期发展可优化优秀人才的甄选条件和标准,令地方高校的在校学生成为一种特殊的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本校,并突破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招生困境[3]。
近年来互联网在高校教学和信息交流之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地方高校之间、地方高校与名牌高校之间可以建立内部远程信息交流平台,将符合本校发展要求的考生资源配置最大化,沟通及时化,既满足考生报考志愿也使高校在“抢人大战”中拔得头筹,实现双赢。
由于高校对招生相对具有自主权,为维护高考的公平正义,政府应该对各部门管理权利进行合理分配,实现机制联动,权利制衡。为避免出现权利腐败的现象,政府部门应该考虑到减少招生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牵制高校和政府的绝对选择权,使第三方考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制约第一方和第二方的权力,优化招生环境,保证招生过程顺利有效地实施。
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罗尔斯认为,社会应该被设计成一方面推动成员利益,一方面受到公开的正义观的监督方才是良好的社会。新闻媒介作为无关利益方,具有一定的震慑力,也是最前沿、覆盖范围最广的监督方。为保证招生过程公平公开,减少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应该鼓励并倡导各方舆论对高校的监督。
高校本科招生方式不仅关系到教育内部的各种因素,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推进地方高校改革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复杂又极其困难,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由于教育本身的属性,其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应于国家现阶段发展的招生政策,遴选到优秀的人才,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