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亚新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纵观新中国70年栉风沐雨、波澜壮阔的灿烂历程,不断跨越沟坎、攻坚克难,坚守初心,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之中获得斐然成就。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随着事物的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支配性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现实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因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要适时做出调整与转化,进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起到进步作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分析,是我党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我国发展现实的前提下做出的正确论断,因而要在正确了解社会主要矛盾演进过程及其重要依据的基础上,明确国家的主要任务、解决社会的突出问题、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我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地判断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为党和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根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正确认知和把握我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进程,不仅是我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国家现实发展的理论基础。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为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等运动。在1949—1952年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以及国民党残余力量之间的矛盾,为了使人民尽快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提升我国经济水平,同时也为了尽快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党和国家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
从1953年到1956年年底,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我国还未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此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1953—1956年底,我国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中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效,我国国内阶级关系也相应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国家着力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乘势而上,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不仅是使凋敝的国民经济得到极大程度恢复的良药,而且也是促进我国阶级矛盾基本解决的良方。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在我国得以建立,我国才得以真正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底,通过“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土崩瓦解。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由此窥见,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被实践证明是切合实际 、符合国情、顺应发展的正确判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后来“反右倾”斗争严重扩大化,导致八大二次会议、八届十中全会中领导人对国内的阶级状况错误分析、对国内的主要矛盾错误判断、对阶级斗争过分强调,党和国家工作中“左”的错误异常严重,进而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甚至倒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获得了全方位的、多领域的、开创性的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家发展带来了人民幸福指数的上升。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重要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在这一论断提出前,我国社会无论是在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着力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让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大致这四次的演变进程,是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的体现,要不断对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才能找准发展的脉搏。
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转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人民需求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提供了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进程是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高度契合的。
1.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主要矛盾对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抓住并不断解决主要矛盾,才可以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发展中,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把握主要矛盾。我国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任何发展时期,都首先要抓住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时期要对不同的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决。在过渡时期要主抓阶级矛盾;在建设和改革时期要主抓落后的社会生产、加强经济建设;在新时代要主抓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在主抓建设与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文明等其他文明的发展,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平稳有序健康运行。
2.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在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使得社会生产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党作为一个有70年执政历史的学习型政党,始终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切实的发展去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所取得的成果,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更加夯实了我国发展的经济基础,彻底改变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的面貌。因而,社会主要矛盾也要适时地做出正确的调整,才能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才能使得党和国家工作顺利推进。
十几年前,国内有学者就预言,30年后中国大学将不再开设体育课。为什么?当从国家层面启动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大学体育课程将何去何从?如何才能真正建立一套具有国际视野,又符合国情的各学段相互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这些现实问题摆在了每一个参与建设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的专家学者面前。也是体育教育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作用,做到从社会现实出发;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社会意识所具有的反作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不仅是作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依据和考量,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而作出相应调整,使得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4.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指出是人民创造了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5]。我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服务型政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也正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正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体现,把人民的主体需求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方面,致力于让人民朝着更加美好幸福的目标迈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进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新时代,我们更要使马克思主义彰显理论之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余年之际,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与突破。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进,使得我国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完善、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社会建设的和谐有序、生态建设的效果显著。
1.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建设由此展开,对当时疮痍满目的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发展,并于1953年实行“一五计划”,到1978年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的困顿局面;在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决策以及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全局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国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盛,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收入水平也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也愈加完备,城镇化的建设不断提升,实现了一个个伟大飞跃。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调整转化,使之更好地推动社会其他矛盾的解决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2.人民需求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方面的事业都取得进展,人民的需求也发生相应改变,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多样的趋向。建国初期人民的需求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的需求是关于物质和文化方面,再到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是关于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党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党始终和人民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办实事,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要求”[6]。在新的发展前景下,我党应该更加重视人民的作用,着眼于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备、满足人民的优美生态需求,进而使得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我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虽成果卓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进程及其依据,进而更好地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我党在立足现实国情的前提之下,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切实反映,是人民需求与利益的集中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每一次转化都是在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唯物主义学说,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原理等关于矛盾问题的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过了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创新,其内涵不断丰富与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价值,它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矛盾的重要论述,在其著作《矛盾论》中有具体阐述,并对建国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理性分析与正确把握;邓小平对国际和国内大局进行整合,对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主要矛盾作了正确的分析把握;习近平立足于内政外交国防、社会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社会矛盾转换的论断,对矛盾的特殊性和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把握,使得理论更好地去指导实践的发展。
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以及新的时代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果,这些都展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学说的实践、运用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我党70年执政经验说明:在任何发展时期都要对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并将其作为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其发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社会的主要矛盾每发生一次转化,都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重心、新方向。
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对“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解,使得党和国家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水平;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判断,就要求党和国家制定相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相关政策。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化,是党中央深刻认识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而做出的科学判断[7],对“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论述,使党和政府得以充分贯彻人民至上的理念,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论述,使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坚持“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布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补齐短板,使得社会经济朝着更加平衡与协调的方向,彰显了社会主要矛盾对国家发展重要指导作用。
在我党统一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要包括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面,即着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把人民幸福作为落脚点。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就是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都是为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服务的,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党和国家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从人民幸福这一主题出发,正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优化社会制度,做好群众工作,发挥人民的作用、满足人民的期待,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国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文化、道路自信,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历程是社会主义在我国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自信心。
要在社会发展之中,牢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价值意义,要从新中国70年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中汲取经验启示,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奋发有为,发挥出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历史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在21世纪更显真理光芒,使党和国家发展建设后劲十足,使民族复兴大业计日而待。
纵观新中国70年社会主要矛盾的几次重大演变进程,都是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社会所处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任务的辩证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时代与实践不断发展的产物,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才能找准我国发展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保障人民的各项正当权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我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断积累现实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最符合中国国情、最适合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道路[8]。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发挥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用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去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过程绝非一夕之功,要在正确理论的引领下,集中全力、顺势而为、因时而动,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进而使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