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视域下学科服务实践研究*

2019-03-04 06:08黄玲玲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9年8期

黄玲玲 孙 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武汉 430065)

1 引言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1]。“中医药+”就是“中医药+各个行业”,旨在促进中医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2]。《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3],“双一流”建设的任务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在“中医药+”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保障中心,除现代科技文献以外,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医学、古籍典藏等诸多学科、流派、成果和课题在此汇总、聚合,对学科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医学发展的支撑之一,中医药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中医药文献情报保障中心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医药+学科服务”模式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学科服务深度、开展精准高效的学科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2 学科服务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图书馆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正式引入学科馆员制度[4],拉开我国学科服务的序幕。张晓林提出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是要求按照科学研究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5]。泛在知识环境、数字信息环境和个性化信息环境的发展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学科服务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嵌入式图书馆工作成为图书馆应对这种冲击的新的工作方式[6]。美国学者在2006年国际图联大会上提出的“建立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的呼吁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泛在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7]。龙雪梅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时应首先建立一个学科馆员的服务团队,以一个团体的形式,参与整个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当中[8]。嵌入式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分为物理嵌入、组织嵌入及虚拟嵌入3种[9]。嵌入式学科服务包括目标嵌入、功能嵌入、流程嵌入、系统嵌入、时空嵌入、能力嵌入、情感嵌入、协同嵌入等8大模式[10],用户驱动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动力,根据用户在不同科研阶段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11]。

2.2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

中医药院校开展的学科服务的时间较晚,与国内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针对自身的特殊性,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科服务实践,取得一些进展。基于用户对古代中医药信息的需求,如病证学说的观点、药理学说、药物剂量的考证等等,对医学古籍、中医药方剂以及成果案例的搜集和深度挖掘,开展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工作[12]。加强学科导航建设和宣传力度,重视学科导航库的规范建设,加强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13]。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要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工作模式,学科化协作服务[14]。基于中医药学服务开展文献资源建设[15];基于协同理论,以中医药特色学科为切入点,构建面向特色学科的嵌入式情报服务模式[16];基于嵌入式学科服务理论,将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对口服务的学院建立学科服务基地[17]。目前,我国对嵌入式馆员服务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对泛在知识环境下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研究逐步深入。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中医药+”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环境下,对如何开展面向专业化的学科服务需要进一步探索。

3 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药+学科服务”实践

3.1 建设学科服务平台

“中医药+学科服务”视域下的学科服务平台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代入“中医药+”思想,以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科技竞争情报为核心,以学科馆员为辅助,立体化、自主化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3.1.1 用户需求调研 (1)调研内容。针对中医临床学院的专业设置,调研的内容包括:用户对图书信息资源类型的需求以及对所使用资源类型的评价、信息交流方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信息资源的特征对科研创新的支持程度。(2)调研对象。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下设中医各家学说、温病、伤寒、金匮、中医美容、养生康复6个教研室,建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教研室老师、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全部纳入需求调研范围。(3)调研方式。采取文献调研、实践调研和问卷调查法对目标院系进行全方位的调研。(4)调研结果。教师、博硕士、本科生的信息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用户对临床信息、教学资源、中外文医学专业信息资源、科研信息成果的发表、各种学术会议、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信息需求迫切;博硕士研究生用户希望图书馆开展各种数据库使用方法、期刊投稿指南、中医古籍检索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本科生用户对中医经典阅读、学习资料的需求较多,对数据库的需求并不迫切。

3.1.2 学科服务平台功能 根据中医临床学院的学科构成,通过与院系领导沟通,先期建立以金匮和伤寒为主要内容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服务平台(网址:http://tradition.hbtcm.xk.hnlat.com /)。内容包括学科动态、会议预告、学科期刊、免费资源、开放课程、学术传承、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学科机构、学习社区共10个栏目。“学术成果”栏目对金匮教研室和伤寒教研室的科研项目、教材著作、获奖成果、论文产出做统一管理;“专家学者”和“学科机构”这两个栏目罗列全国各个中医药院校相关的专家和研究机构,为用户在寻找合作者、继续学习等方面提供参考。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学术传承”栏目中嵌入金匮教研室名医坐诊表、伤寒教研室名医坐诊表、田玉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梅国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李培生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名医坐诊表”可以向外推广中医临床学院的优秀中医专家,提高中医临床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中有名医讲座、医案医话,包含田玉美、梅国强、李培生这3位专家对中医临床学术上的成就,以及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医案医话,为用户提供非常宝贵的医学财富。

3.2 特色定制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科研团队,提供最需要、最及时的情报产品,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组建学科服务团队,由学科馆员和图书馆参考咨询部的老师组成。学科馆员负责与教学秘书、科研人员、研究生进行交流,收集和分析科研人员的具体要求,学科服务团队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情报技能培训,为科研人员从文献情报专业角度提供建议。针对课题申报、科研立项、成果申报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图书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从文献调研、科技查新的角度为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产品。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从项目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登记、鉴定评价、推广转化等不同阶段提供相关的保障服务。

3.3 开展用户信息素养培训

鉴于学校的专业属性,本校用户大部分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广大师生,尤其是“产学研医”4位一体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大多数缺乏相应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为提升其信息素养,图书馆组织学科馆员和数据库培训师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包括数据库使用方法、如何选刊、投稿注意事项等。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特别是中医基础学科,中文发文量长期以来都远远大于外文期刊的发文量。因此在中文期刊投稿方面,为指导用户选刊,学科馆员对国内4大核心体系的遴选标准和收录期刊做对比分析,形成报告发送到院系。“中医药+”要发扬中医药传统医学的优势,把中医药事业向世界推广,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学校鼓励科研人员向国际高水平期刊投稿。为响应这一要求图书馆购买学术期刊投稿指南数据库,开展培训讲座。

3.4 中医经典阅读推广

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读书是首要途径,也是师承和实践的基础。中医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中医著作,其中蕴含的精妙医理是祖先们留下的珍贵医学财富[18]。针对本科生对中医经典阅读的需要,图书馆开展一系列活动。在读书月的朗读者活动中,除文学作品以外,还有院系教师推荐的中医经典类图书选段,《中国中医药报》报道此次活动。举办知书林讲堂——“大师来了”系列讲座,邀请国医大师李今庸、国医大师梅国强、香港浸会大学赵中振教授为学生们做精彩的讲座。大师们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实践,以精诚、敬畏、感恩之心对待医疗工作,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紧密联系,永葆将中医民族瑰宝推向世界的信心与热情。

3.5 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离不开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不仅要懂得图书馆业务,也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学科馆员培训方面,图书馆要求没有中医药学科背景的馆员参加学校开办的“中医培训班”,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4门课程,为期两年。培训期满后再聘任为学科馆员。积极组织学科馆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科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与用户沟通方面,学科馆员加入各院系公共QQ群,用户有信息需求的时候能及时与学科馆员沟通。定期对用户进行回访,听取用户对学科服务模式与内容的建议。

4 结语

从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至今图书馆一直重视馆员的培训,但在学科馆员考核机制方面有所欠缺。对基础性服务工作量、服务课题量、资料累计量、科研论文发表量等指标都没有明确的定量考评,导致学科馆员在业务和科研方面发展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科服务的扩展和深入。本馆开展的学科服务,特别是针对科研团队的学科服务,基本上都是学科组有信息需求,学科馆员提供服务,没有实现主动地深入科研团队去提供学科服务,这都将成为今后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