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健
(沧州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特岗计划的实施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缺失形成了有利的补充,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本文对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一个教书匠,是一个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熟练操作工,工作简单重复没有创新,只要教会学生知识就可以,对教师的评价也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论英雄。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思想逐渐被取缔,但在农村旧的教育思想还在束缚着人们,尤其是特岗计划所在的贫困偏远农村,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是简单的重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师失去了创新的空间,个性被压抑。特岗教师怀揣着激情和梦想来到农村学校,在当地教师和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受到限制。例如,献县的特岗教师李老师讲到,他刚到学校时看到当地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不管学生听不听,只一味地在讲台上讲,学生不动脑机械地听。他想把自己接受的建构主义的新的教育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变教师为主导成学生为主体,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成绩,而是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有意识地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但到考试时,有些学生成绩不太理想,很多家长就找到学校投诉老师,说老师能力不行,校长也找老师谈话,当地教师也劝说多少年都这么教过来的,别人怎么做你跟着就行了。从李老师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特殊岗位教师工作的地区处于教育边缘区域,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特岗教师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与当地的教育理念有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特岗教师要处理好与当地教师、校长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帮助他们改变传统守旧的教育思想,坚持教学创新和自己的个性,这些都是对特岗教师的考验,都影响着特岗教师教育理念和价值的充分发挥。
图1 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多选)
笔者对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做了调查,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39%的教师并不是因为热爱教师职业才加入特岗教师队伍,这样的特岗教师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职业,并没有长久留在特岗教师这个岗位上扎根农村教育的打算,所以特岗教师对在农村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只是处于被动上岗状态,至于如何教好学,如何在这个岗位上更好地发展下去,则抱着事不关己的心理。另外,大部分特岗教师一毕业就考试上岗,也没有通过职前培训就来到了教学岗位,属于教学新手,没有教学经验,课堂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把握不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控课堂。据调查,81%的特岗教师渴求对他们进行培训,但农村学校不愿意对特岗教师进行培训,因为农村本身就缺教师,特岗教师一般都带好几个班,一旦他们去培训了,学生就得停课,因此很难允许特岗教师参加培训。67%的特岗教师表示,学科专业知识欠缺,发展空间小,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受到限制。76%的特岗教师教学与管理经验少,教学有困难。66%的特岗教师缺少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缺少优秀教师的指点,面对问题感到困惑、茫然。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特岗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对艰苦工作的坚持,阻碍了特岗教师价值的发挥。
图2 影响特岗教师幸福度的主要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学校教育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受农村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也受到种种阻挠,进程缓慢,造成农村教育环境还是很欠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特岗教师教学潜力被埋没,教学改革的激情被抑制。
3.1 教学硬件设施缺乏。教学用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农村小学要么没有,要么就是设备陈旧,有的甚至不能用只是摆设。而特岗教师只凭着一张嘴,来组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刚开始学生还很新鲜,但时间长了学生便对老师的教学感到厌倦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随着学生热度的降低而降低,组织能力得不到提升。
3.2 教学环境落后。农村学校一般比较落后,学生基础薄弱,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学理念陈旧。特岗教师学历、教育上的优越性与农村教育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陷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进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不能安于教学。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一般特岗教师被招聘来担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据调查,80%的特岗教师同时承担多门课程,61.2%的特岗教师所教科目与所学专业不一致,79.9%的特岗教师每周课时量在20节以上。一天下来备课上课感觉十分疲惫,压力较大,已经没有心思和热情去进行教学改革了。
3.3 政策不给力。特岗教师的实际工资往往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并不乐观。据调查,特岗教师聘期三年内每月工资为1 500~2 000元,转正后约2 000~2 500元,普遍比当地教师工资偏低,特岗教师的生活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18.8%的特岗教师没有享受与当地教师同等的福利待遇,比如评职称、住房条件改善或社会保障等,造成特岗教师心理落差很大。
依托课题: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课题编号:2017125;一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