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沛 史儒林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青海藏族自称“哦”,古代汉文史籍称为“吐蕃”“蕃藏”。全国解放后统一称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青海藏族源属于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主要集聚在青海、甘肃的河湟一带。后经战乱迫使这里的羌人迁居青藏交界处,又同雅隆、苏毗、羊同这三个部落融合,最后聚成青海藏族。[1][2][3]据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青海省藏族共有137.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4.44%,而且分布较广,几乎青海省每个地区都有藏族生存。[4]集聚地广泛、历史文化悠久以及忠贞的民族信仰造就了青海藏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项目,这些项目又大有小,大到岁节时令的庙会、族会,小到庭院门口的藏棋等。随着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传统项目的越来越重视,愈来愈多、各色各样的传统项目被挖掘出来,有些已经申报为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赛耗牛”“藏棋”“摔跤”“赛马”等;还有些成功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比如“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夹棋”“青海藏族螭鼓舞”;更有甚者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是“玉树赛马会”。本文仅对青海藏族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找出青海省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统称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保护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1)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研究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地重视,从2005年开始国家和地方加强了相关的立法、普查和申报工作,截止到2016年完成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名录。[5]青海省根据国务院下发的[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2005年文化部颁布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自2006年至2018年完成了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四批传承人名录,各州、市、县也有自己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名录。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国家级有两个:传统射箭和玉树赛马会,省级有八个分别是藏族棋艺、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夹棋、热贡马术、金银滩马术、玉树抱石、玉树藏牌、巴干寺溜冰、久治县赛耗牛。省级第二批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因此除名,从表1可以看到省级藏族体育类非遗前四批仅有三项,第五批最多有五项,由此可知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体育类传统项目愈来愈重视。
(2)青海省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市县级体育类非遗项目对比
从2012开始青海省开展《寻根行动——全省非物质文化资源再调查》,对全省非遗资源进行普查,共计得到州市、县级体育类非遗332项,少数民族占65.96%有219项,其中藏族有172项,占青海省体育类非遗总数的51.8%,但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则相对藏族而言市县级体育类非遗项目过少,分别有10项、12项、21项和4项,撒拉族最少仅占青海省。就青海省而言藏族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非常丰富的。[6]
表1 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2 青海省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市县级体育类非遗项目对比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是关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关键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特点是“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所以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心就在“人与人的对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既侧重师父教又侧重徒弟学,师父以身示范,用言语辅教,但是徒弟领会不到重点或者只学了皮毛,那可能会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核心和意义,甚至会濒临消逝。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1)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发展现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系统上一直有所欠缺,很多非遗项目截止2017年是没有传承人的,就像国家级非遗项目玉树赛马会截止到2018年都是没有传承人的。而青海省藏族的另一项国家级项目传统射箭是在第二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但是它的传承人包仁欠本直到第五批次才被录入,可见其时间跨度之广,间隔之长。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如此,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直到2018年才慢慢补齐,尽管这样还是有不足之处:人数极少,每个项目仅有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紧靠一名传承人是无法将之发扬光大的。青海省藏族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非遗传承人仅有9位,这相对于青海省藏族137.5万的人口来说微不足道。(见表3)
表3 青海省体育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统计
(2)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分布
图1 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分布
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共计147名[6],包括一名国家级、八位省级以及138位州市县级。如图1,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藏族体育类项目传承人较多分别有41位、32位、24位;黄南州藏族体育类项目居中有16位;海东市、海西州次之分别有11位、14位;海北州较少有7位;西宁市最少仅有2位。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地区、居积人数有很大的关系。
(1)项目分类不明确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项目也不再只是某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时至今日非遗传统项目展现在世人眼中更多地是多种文化的交互。例如玉树赛马会,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但是它包含了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等多种学课文化,但在申报时又不能拆分,只能靠专家的严格审核来判断到底该归于那一类,这或许就是各种传统非遗项目申报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青海省市县级的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又有两点不足,首先分类种类繁多,可谓返来复去。市县级的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又分了游戏、赛力游戏、庭院游戏、杂役、传统体育、传统武术、博弈游戏、技巧竞技、传统游戏、民间游艺等32个小种类,这之中不乏有重复的分类,像是游戏类有八个分别是游戏、庭院游戏、博弈游戏、传统游戏、智力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室内游戏。这就把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了,青海省应当针对这一现象,召集各项各类专家,科学合理划分种类,做到全省统一分类体系,来减少这些层见迭出的分类名称。其次这些游戏中的项目有多次出现却是不同的种类,出现“同质不同名”。比如“藏棋”,从表4可以看出“藏棋”有7个种类三个是“游戏”分别是“智力游戏”“智能游戏”“及博弈游戏”,这三个各占有5个、3个和4个“藏棋”项目;“棋艺”有两个“棋艺”和“民间棋艺”分别占3个和1个“藏棋”项目;“竞技”有两个“杂耍竞技”和“竞技”都是只占一个“藏棋”项目。由此可见对于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的项目分类亟待完善。
表4 “藏棋”在不同分类中的项目数量
图2 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年龄段统计
(2)传承人总体年龄偏高,年轻人数量不足
如图2所示,通过对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年龄分析,发现这147名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是47.54岁;高于平均值74人,低于平均值69人。其中“30岁以下”及“31-40岁”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8%;“41-50岁”的传承人有54人占37%;“51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4%有65人;最后有4人信息不全占3%。综上,青海省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近半百之年,传承人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有24人,中老年人倒是占了81%,可见传承人总体的年龄偏高,同时缺少年轻的血液。
(3)传承人性别差异大,文化程度偏低
自古以来,凡是和“传承”有关的事项都会关乎到男女之别的问题,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也是如此。在国家级和省级的体育类非遗传承人名录中青海的9位藏族传承人都是男性,没有女性传承人。而在市县级的138名传承人当中女性仅有14名,如表5所示,男性有124名,女性占了10.14%,而男性占了89.86%,男女比例趋近9:1,因为体育类非遗项目自身的特征,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男性占绝对的优势,很多项目都没有女性的传承人。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传承人文盲和小学水平的人数有80人,占总人数的57.97%,而初中、高中、专科及本科水平的传承人共计58人,占42.03%。或许是体育类项目要求技能型人才,对于文化水平高低不限制,所以才会有种传承人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
表5 青海藏族体育类市县级非遗传承人文化程度
(4)传承人生活面临窘境
传承人是非遗文化得以延续的关键之处,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一直得不到保障。国家每年会给非遗传承人安排一万元的传承补助[5],用于非遗传承工作,但是这对于庞大的传承工作量来说就是杯水车薪。青海藏族非遗传承人多数以放牧为生,居无定所;也有农民、打工者生活根本无保障;还有专门依靠传承人补助生活的。传承人生活的贫苦也是体育类非遗项目传承困难的重大原因之一。
(1)建立完善申报体系,将项目分类规范化
联合各地方政府、高校科研组织、非遗保护单位等团体深入了解青海省藏族体育类传统项目,进一步加速体育类非遗的申报,努力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同时各区非遗单位应当加强交流,建立完善的、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
(2)加强项目宣传,加速传承人申报
针对上文所述的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偏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青海藏族体育类项目的重视,加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步伐。青海省各地方应该对具有鲜明特色且形式内涵意义能够代表藏族精神的代表性项目加以重视,加快对其搜集、梳理的步伐,同时要对当地藏族的生活环境加以重视,做到环境与文化的统一传承,以便合理地申报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3)加强传承人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人
传承人的文化水平会严重影响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传承,而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恰恰是传承项目的精髓、根本所在。只有在传统项目原本的精髓完整保存的时候,才会有“拓展”,才会以此项目为根本继而创新出更多形色各异、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这样才会更容易推广被广大民众了解。所以一定要加强传承人文化教育,尤其是年轻人和女性传承人的培养教育,要定期安排传承人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这样就可以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保存下来,继而发扬光大。
(4)提高传承人生活质量
对于现今社会上的年轻人来说,最能够吸引他们无非是新奇、可盈利的项目,而能够靠一个项目盈利,甚至是稳定的收入那么他们会欣然接受,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但是现在藏族体育类非遗传承人的现状没有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和“未来”,仅仅是新奇、好玩是不能够让他们对这些项目保持持久的关注力度的。所以要加大各区、市、县基层财政投入力度,开拓多种、多元化筹资渠道,[5]这样就可以加速基层非遗的保护管理工作的进行。
总体来说,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式和特色具有数量庞大、种类丰富、地域性强、实践性十足的特点。由于地区语言环境、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项目上也会有所差异,在形式和特色上具有地域性特征。而这些体育类传统项目包含着青海藏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又以非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承载着青海藏族的历史与文化,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对青海藏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分析,认识到其保护与发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此健康长效地保护和发展青海藏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