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湘平 左静力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陈氏太极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应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践行文化自信的职能。[2]为响应国家最新号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陈氏太极拳发展,本人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从陈氏太极拳与大众身心健康、陈氏太极拳起源与传播发展、陈氏太极拳哲理与文化、陈氏太极拳教学与实践四方面对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
利用文献资料法从陈氏太极拳与大众身心健康、陈氏太极拳起源与传播发展、陈氏太极拳哲理与文化、陈氏太极拳教学与实践四方面进行研究。
为了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将数据来源确定为发表在中国中文期刊上的陈氏太极拳研究相关的论文。研究以“陈氏太极拳”为关键词对CNKI中国知网进行主题索引,索引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8年,共得到与陈氏太极拳相关的文献66篇,再根据信息对文献进行筛选,剔除掉与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无关的文献,最后选入46篇文献。
陈氏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陈家沟著名拳师陈王廷在武术长拳的基础上,融合易学太极阴阳八卦原理、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及吐纳术所创立的一种汉族民间传统拳术。在创立起初,陈氏太极拳是作为一种防身的技击运动而存在,它有着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劲力技击方法。陈氏太极拳不仅具有太极拳快慢结合、连绵不断、内外相随、刚柔并济的特点,其还有着螺旋缠绕、蓄发并用、松活弹抖等独有特征。作为太极拳之母的陈氏太极拳,在经后人的传播发展下,衍生了其它几个太极拳门派,分别有由杨露禅创建的杨氏太极拳、武禹襄创建的武式太极拳、孙禄堂创建的孙氏太极拳、吴全佑创建的吴氏太极拳、和兆元创建的和氏太极拳等。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快速发展,供陈氏太极拳生长发育的传统文化土壤已经消失殆尽,这让陈式太极拳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得到了考验,往后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本人在此,试图通过考察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其研究发展动向,为陈氏太极拳在新时代新环境背景的发展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
近五年CNKI中国知网与陈氏太极拳相关的文献共有66篇,本人根据信息对文献进行筛选,剔除掉与本研究主要内容无关的文献,最后选入46篇文献。图1是2013—2018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发文量统计柱状图,从数据可知,2014年陈氏太极拳研究总计发文量为12篇,首次突破10篇,为近五年发文量最高。2016年陈式太极拳研究总计发文量为3篇,相对近五年而言,发文量最少。从近五年陈氏太极拳研究发文量统计柱状图来看,我国陈氏太极拳没有稳定的发文量,呈现出一种动态起伏不定的趋势,相对其他科学研究领域而言,陈氏太极拳的研究热点不是很高。
图1 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发文量统计柱状图
表1 近五年国内外陈氏太极拳研究载文期刊分析
近五年国内发表陈氏太极拳研究文章的刊物有28个,表1中列出了刊文量前5位的期刊,其中《武术研究》《运动》《中华武术(研究)》刊文量最多,分别都为4篇,《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刊文量最少,为2篇,前5位的期刊刊文量约占总量的37%,其中仅有刊文量排名第五的《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一家出版物为核心刊物,其他载文期刊共发文29篇,占总量的63%。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载文期刊分布总体而言较为分散,从期刊类型来看,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武术、体育、医学3个领域,交叉研究领域范围较小。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期刊水平的指标之一,发现陈氏太极拳研究载文期刊影响因子总体不高。
通过对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机构分布的分析,由图2可发现刊文量前5位的机构,有2个所处陈氏太极拳发源地的河南省,分别是河南理工大学5篇、郑州大学2篇,共占总比例的14.6%,其他陈氏太极拳机构总刊文量为39篇,占总比例的85.4%。很明显,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机构也比较分散,没有稳定研究陈氏太极拳的机构,而且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的研究机构的总体水平有待加强。
图2 近五年国内外陈氏太极拳研究机构分布图
由图3可知,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大众身心健康研究趋势从2015年开始逐渐上升。在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研究发展低迷的背景下,陈氏太极拳对大众身心健康研究还是持续上升,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陈氏太极拳的健身健心功能,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近五年,有关陈氏太极拳大众身心健康方面的文献共有12篇,其中2014~2015两年有关陈氏太极拳大众身心健康的刊文量为0,到2018年刊文量已达到6篇,占总量的50%,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涨幅。近五年陈氏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功能、衰老、脊柱稳定性、背痛、平衡能力、糖尿病等方面。
2013年有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分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为期36周的陈式太极拳训练、杨式太极拳训练。36周训练前后,测试各组大学生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血管功能指标、血液和微循环功能指标等。结果显示:经过36周的训练后受试者的心脏功能、血管功能、血液及微循环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陈氏太极拳对男性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大于女性,杨氏太极拳对女性心血管的作用大于男性。[3]从而可以得出,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人们的心血管功能,其中陈式太极拳改善男性的心血管功能更有效,杨氏太极拳改善女性的心血管功能更有效。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生物学技术,2013年被刘庆广专家采用,检查24周太极拳运动前后中老年人外周血中CD11c+和CD123+含量的百分比变化。[4]结果表明:CD123+百分比较运动前变化不大,长期练习陈氏太极拳运动组的受试者外周血中CD11c+含量的百分比高于杨氏太极拳受试者、快走锻炼受试者,明显高于不运动的对照组。CD11c+对陈氏太极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对运动强度较为敏感,陈氏太极拳较杨氏太极拳更能够改善衰老。
图3 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大众身心健康研究趋势
2018年,有专家研究发现,每天40min~50min持续24周,练习陈氏太极拳,能够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机体代谢水平、维持血糖平衡,从而防治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可以得出陈式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改善作用。[5]有研究发现,经过32周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后,各年龄阶段实验班学生平衡能力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平衡能力存在差异。小学生的平衡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而参加陈式太极拳练习的小学生平衡能力的增长要比不参加太极拳练习的小学生平衡能力的增长较为明显。[6]因而可以得知陈式太极拳可促进小学生平衡能力的发展。
从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对大众身心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发展可知,主要集中在从医学上去研究陈氏太极拳练习对大众身心的促进作用,并且开始借助其他领域的仪器、技术来进行研究。还有从陈氏太极拳运动的内涵特点方面来阐述练习陈氏太极拳对大众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各种实验及专家的多年研究可以得知系统的、全面的练习陈氏太极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还有治疗慢性疾病、提高生理平衡、净化心灵,促进练习者全身肌肉协调、延缓衰老的作用。
由图4可知陈氏太极拳起源与传播发展的研究趋势是和近五年陈氏太极拳总体研究趋势大致走向一致的,在低刊文量的基础上呈现出不稳定的起伏。太极拳的起源始终是一个受相关学者争论的话题,究竟是陈鑫认为的陈卜创太极拳,还是张三丰创太极拳,或者是唐豪等人支持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7]对于这三种说法,众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2007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文化部、中国武术协会正式将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那么从国家政策上来看,应该将陈王廷视为太极拳创始人,陈家沟视为太极拳发源地。
图4 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起源与传播发展研究趋势
为促使陈氏太极拳传播和发展,众多学者对近几年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探析。2013年,焦作的王院成专家在《陈式太极拳: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指出陈式太极拳文化意蕴深厚,习练风格独特,攻守技击上乘。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解构了陈氏太极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困难重重。王院成专家提倡借助新生态环境下多样的现代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场域中重构与新生,这的确是陈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选择。[8]2014年,河南理工大学陈氏太极拳研究专家王柏利先生与其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界资深专家王岗教授在《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研究》一文中,借鉴先辈的研究成果,依据武术拳种形成的规律,提出太极拳所具有的高雅文化特质是中国武术文化文明化过程中的必然。[9]《太极拳起源辨异》一文中也提到太极拳是在历代拳术名家和爱好者在继承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发现所创立的,而不是由个人突然发明的,从而可以得知太极拳的创建是一个不断累积、循序渐进的过程。[10]世间万物是不断变化的,太极拳在变化中包含不变,不变中包含万变,太极拳奥妙精深的拳理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在历史中进化的必然形态。2018年,董聪敏提出太极拳传播应遵循“三原则”:文化引领、技击兴趣、养生为本。所以陈式太极拳传播载体应该要具备辅助练习,提升陈式太极拳的文化影响力,增强陈家沟太极拳的品牌效应,促进陈家沟当地
上的。[15]谢向阳认为陈氏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战术十分重要,他主张先发制人,快速直取;守中用中,后发制人;利用规律,调动对手;上惊下取,声东击西;多点诱惑,一点突破。[16]
整体思维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015年蔡传喜在《传统思维方式视角下武术发力原理探究》一文对整体思维在陈氏太极拳的应用做出了探析,得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陈氏太极拳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发力原理上都深受整体思维的影响,即陈氏太极拳发力主要是依靠身体整体的力量,而不单单是依靠肢体或者其他来源的力量。[17]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多处提到太极拳的用力技法,其核心就是“变化”,针对敌方的来力而随机应变,以小力化大力,以优势攻劣势,例如“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四两拔千斤”。
陈氏太极拳的教学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面。2014年,张军在《陈氏太极拳教材课堂教学实效解析》一文中,以陈式太极拳国家标准段位教材三段单练套路为例进行研究,提出陈氏太极拳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突出拳术风格、展现技击原理、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骨干。[18]2017年,王柏利在《太极拳统筹教学方法的提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一文中,依据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选项课为例,结合十多年太极拳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太极拳统筹教学方法在陈式太极拳精要18式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做了阐述,为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思路。王柏利教授在该文讲述太极拳统筹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点:(1)抓住难点,分解学习;(2)重视基础,贯穿始终;(3)突出重点,强化练习;(4)讲解技击含义,提升学生兴趣;(5)融入文化,重视育人。[19]
综上所述,近五年国内陈氏太极拳相关研究呈现出一种不稳定起伏的低刊文量的趋势,研究分布不均匀,特别是陈氏太极拳哲理与文化方面的研究。具体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陈氏太极拳研究载文期刊分布总体而言较为分散,影响因子总体不高;陈氏太极拳研究机构也比较分散,发源地研究机构的总体水平有待加强。
(1)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智能生活的到来,我国已经出现了年轻人群久坐不起的情况,长久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我国年轻一代人群的身心健康。应该结合医学继续发掘陈氏太极拳对“办公室病”的治疗作用,减缓久坐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
(2)太极拳已然成为我国第一大运动,而具有明显杨氏太极拳风格的24式太极拳是全国太极拳推广套路,作为太极拳之母的陈氏太极拳应借鉴其发展经验来促进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拳术、教法、练法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普通大众学练。
(3)中国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使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理念。陈家沟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应建立陈氏太极拳文化研究所,并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深度挖掘陈氏太极拳的历史文化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理念。
(4) 陈氏太极拳分老架、新架、炮锤等多个不同风格的套路,再加上陈氏太极拳优秀的拳师众多,所以造成同一个套路在不同的拳师教学下会呈现出动作风格、规格不一致的情况。为使大众更好的学练陈氏太极拳,应建立陈氏太极拳推广套路的动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