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2019-03-03 08:59郭梦云
商场现代化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民营企业控制措施

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审计风险,包括治理结构缺陷、审计意识不足、会计基础差、会计核算主体不明,随后介绍了民营企业加强审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包括创新内部风险控制环境、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创新风险控制方法、明确会计核算内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随着时代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对于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针对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深入探究,有效减少审计风险,促进民营企业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一、民营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1.企业治理结构缺陷

从当下我国民营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其主要采用一种单边治理结构。而民营企业的主要经营特征是企业中的领导者不单是企业各种非人力资本的持有者,同时还是企业管理者,具备剩余索取权、经营管理权等关键权力,而在民营企业内部也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家族成员参与到企业相关管理职位当中。而该种单边治理模式,委托代理相关道德风险较低,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利责权的统一性,为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能够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效率,但如果是想要进一步扩大发展,提升企业经营利益,便不适用于单边治理结构。此外因为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因此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困境,容易产生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家族管理模式,影响企业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家族管理模式下,民营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主要是由企业管理者进行掌控,缺少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合理管控措施。而大部分民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也存在一种轻财务、重技术的通病,为了能够更好地节约生产成本,单纯削减财务人员数量,本来应该由出纳、会计以及财务三个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变成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尽管部分民营企业设置有相应的审计管理制度,但是因为无法进行有效把关,导致相关制度规范流于一种表面形式。在缺少科学的内控机制或内控制度存在缺陷的条件下,便无法发现企业中的虚假账目,或无法实施合理控制,增加企业的审计风险。

2.企业审计意识不够

民营企业数量较多,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经营业务形式单一。而企业实施委托审计是出于应付外界因素的目的,是一种被动的审计状态,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无法进行有效配合,只能进行消极应对。

因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有限,同时自身的审计意识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报表审计收费金额。因为会计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审计成本较高。实践操作中,相关审计人员按照独立审计的基础原则,认真履行必要的审计流程,如此大范围审计工作量和小型审计工作量之间便出现审计收费不匹配的问题。此外,少数民营企业对于审计工作还具有十分苛刻的要求,管理人员对于会计审计人员还存在明显的忽视心理,无法进行有效配合,如此增加了企业的会计审计成本,减缓企业的审计速度,而会计监察人员的选择风险和收益的过程中,只要一不留神,便会扩大审计风险。

3.企业会计基础较差

因为民营企业相关资产规模较小,因此会计部门整体结构设置较为简单。通常会产生会计人员选拔应用和会计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财务建设过程中违法记账和不规范建账等问题,企业相关会计核算工作违背了基础规范条例要求。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相关意识普遍停留在一种传统记账模式上,把财务人员单纯当成一种记账会计,此外因为家族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企业内部相关财务人员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尚未形成计划、预算、考核、审计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人员普遍负责成本会计工作,而忽视了管理会计任务。企业内部相关财务人员,单纯负责记账工作,对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工作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该种财务管理模式,容易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了解。管账管钱的工作模式影响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系统,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和预算战略,更加无法形成有效的财务分析系统,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在实施审计工作中,相关负责人员的主要目标是企业报表等财务资料,和企业中的其他财务人员进行接触,审计人员也是从企业财务人员入手,开始实施审计工作的,为此企业相关的财务人员对于整体经营状况的了解,还会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尤其是民营企业,因为财务人员通常不会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因此对于企业实际状况了解十分有限。该种条件下,如果审计人员单纯依靠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了解而进行审计工作,则无法有效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4.会计核算主体不明

因为历史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初期阶段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以集体企业形式為主,随后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领导出于改制成本考虑,大部分民营企业中的经营资质、房屋土地权属等信息尚未产生任何变化。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没有进行清晰划分。而民营企业领导主要秉持如下观念:“企业就是我的财产”企业财务没有进行清晰划分,导致资产管理状态十分混乱。而个人家庭和企业财产之间也经常出现互相占有的问题。企业财产等同于银行活期存款,可以自由存取,而没有任何限制。

在企业经营独立性不足的条件下,是无法保证企业提供公正、合法的会计报表信息的,为此需要审计人员针对相关会计报表提出鉴定结果,提高了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存在经营独立性缺陷的企业,其通常也存在隐蔽性特征,如果审计人员无法及时意识到相关问题,便会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民营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1.创新内部风险控制环境

实施内部审计风险有效控制过程中,需要民营企业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管控,企业相关领导者需要从内在入手,充分了解到潜在的内部审计风险,以及相关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隐蔽性,促进内部风险控制任务在民营企业中的顺利实施,坚持风险控制作为核心任务,营造出相应的企业文化,结合企业的官方网站进行定期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扩大内部风险控制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员工风险意识。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设计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制度,促进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发展,促进内审制度的有效落实,始终保持一种原则性态度,创建专门的机构组织,比如组建专业的审计部门,同时合理宣传审计部门中的独立负责人,从基础职能角度入手,审计部门负责人直接面向董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提供内部审计独立性。除此之外,针对当下民营企业中普遍缺少完善的审计制度等问题,需要相关管理机构补充和调整审计法规,为企业相关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约束制度,构建完善的法律监管机制,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风险管控质量。

2.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通过对企业相关审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民营企业中的审计管理缺陷,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此需要企业针对内部审计风险构建相应的控制管理体系,补充、调整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从企业生产、研发、营销、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审计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各个部门的责任主体,严格落实责任人机制,比如对审计部门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力进行有效规范。理清审计部门管理人员在行政和职能等方面的报告关系,提升审计部门和相关审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为审计工作提供充足的预算支持。针对稽核与登记等不相同职位,应该参考岗位分离机制,尽量不要出现一岗多人以及一人多岗等问题。促进企业内部相关审计风险管理机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内部审计流程进行规范管理,针对审计工作构建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解决方案和风险预警体系。企业实施日常审计工作中,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不同项目流程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找出审计工作中的风险控制核心关键点,制定内部审计方案,并按照相关审计方案中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对风险控制关键点进行严格把控。比如企业可以把日常支付中的业务审核工作融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中,并联系财务部门实施同步审核。在企业管理印鉴的过程中,相关财务部门可以对企业相关印鉴进行控制管理,而印鉴应用中,由业务工作人员拟定提交申请书,企业审计部门仔细核对与检查具体的申请内容,在顺利通过审核后,由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实施盖章处理。

3.创新风险控制方法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中,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融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构建专门的软件系统,提供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效率,帮助相关审计人员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民营企业尽快实现信息细化审计系统的构建目标,借鉴科学的内部审计系统,整个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特征,了解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状态,促进企业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及时更新,优化创新相关审计流程,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健全企业审计标准,联系不同发展项目风险特征进行准确评估、识别、控制,构建审计标准,针对相关审计人员实施评价监督,从源头入手控制审计风险。民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该形成智能预警机制,其中包含风险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等形式,创造AIS审计辅助系统,支持自动生成审计稿件、异地办公等工作,提供可靠技术支撑,提供民营企业的审计质量。将AIS审计系统和各个部门工作之间进行无缝对接,从而为审计人员对各种资料信息和财务报表进行查询提供便利。

4.明确会计核算内容

从关联识别层面分析,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关联方清单,按照标准审计流程规范实施审计操作,对于和企业之间存在大量业务联系的单位,如果企业没有将其当成关联方,则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该进行重点关注,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实时进行审计工作。针对企业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选择重点审计方法实施,执行多种实质性测试以及少部分的符合性测验。除此之外,还需要审计人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询问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掌握关联方交易状况,针对企业日常交易所采用的价格,应该通过同行对比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加强对企业各种实物的盘点。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相关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审计工作质量关系到审计风险的控制水平,为此想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于审计风险的控制力度,应该从根源入手,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改善企业风险控制方式,促进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兰.风险导向审计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173-174.

[2]吴仲浩,姜鲲.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民营企业绩效审计可行性分析——向荣集团考察实例[J].市场周刊,2019(06):116-117.

[3]朱依.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问题研究——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02):69-70.

[4]陈珊珊.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成因的多案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作者简介:郭梦云(1992- ),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研究生,郑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民营企业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