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星 沈万根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论断,并且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展开力度空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对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科学把握,在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便正式提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最终战略目标。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通过脱贫攻坚战,为即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阶段奠定物质与精神基础。虽然,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弥合。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结合自身发展客观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推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东北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曾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可见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推动生产关系的日臻完善,进而推动社会关系的稳定发展。构建现代化的“三大体系”,即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是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而构建现代化乡村的“三大体系”关键在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开发农业多种产业功能,形成乡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要根据当前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样化,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如今已经进入到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将农村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差距。可见,产业兴旺对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鸿沟具有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平衡发展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则突出表现在乡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但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因而欲实现全面振兴首要就是要产业兴旺、经济振兴。而经济振兴的关键是要依托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要结合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东北边境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产业,使相关产业逐步本土化、民族化,将相关产业烙上东北边境少数民族特色。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仍然是要 “固本培元”,即要以农业为主体,也就是第一产业,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特色开发农业的观光、休闲、疗养、体验等多种功能,通过形成具有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特色的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在促进游客对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认识与了解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逐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产业链、价值链的延长,会使得第二、三产业往往会带来较高附加值,因此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不能仅依托第一产业,关键还是需依托二、三产业带动发展。随着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链条的延长,产品附加值也会逐步增加,能够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增加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民的收入。然而,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不仅是实现完整的产业结构,即“1+2+3”的发展模式,而且还要推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1×2×3”的发展模式。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当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而实现精准发力,形成可持续性增长动力。并且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要充分融入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因素,形成具有东北边境少数民族特色的产品,打造民族特色品牌,推动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拓宽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民收入渠道,通过民族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逐步实现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是乡村,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农耕文化。文明是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乡风文明充分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所要实现的发展质量与程度的要求,而乡风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必然要依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滋养。通过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与公共文化供给,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准备,而乡风文明的关键在于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家,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正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依托于土地,才使得中华文明五千年历久弥新,而文明程度往往依靠文化水平不断提升而进一步加深。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和精神引领,将促进并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乡村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必将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为其赋予新内涵与新意义。缺少乡村文化振兴的乡村振兴是没有文化认同的乡村振兴、没有精神支柱的乡村振兴,如果到世界的大海中游泳,将会湮没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潮流之中。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并逐步加深乡风文明程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乡村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有序合理利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以经济意义,通过在传承、保护与利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具有深厚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有待进一步开发激发东北边境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活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村地区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坚定对自身少数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新时代是我国当前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对东北边境少数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发展,要注重对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民族特色饮食、民族特色服饰、民族特色节日活动等为主要载体的保护与建设,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化元素、与时俱进的同时,保留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原汁原味”。一方面,使得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使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彰显出鲜明的东北边境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底蕴,使之更加具有生命活力、更加实现多样化。同时,推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建设,注重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优秀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努力寻求二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使二者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共同为提升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深厚的、持久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建共享主要是为了实现生活富裕的最终目标。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实现生活富裕的基础,则是保障乡村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保障乡村人民各方面权益、实现生活富裕关键手段则是要通过“共治”即共同治理的方式实现,确切地说是主要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共治模式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进一步保障共建共享的持续进行。自治是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基础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体现。在自治中充分发挥乡村人民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但自治要在法治的规范下进行,法治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重要保障,做到乡村治理有法可依,方能实现有效治理,保证生活富裕目标得以实现。然而,在治理过程中有部分领域法律无法覆盖,因而要将德治纳入到乡村治理格局当中,德治是乡村治理的关键支撑,通过德治对村民形成内在约束力,培养道德底线意识。通过不断推进德治与法治的有效衔接,进而保证自治的水平与质量,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生活富裕具有多重内涵,即生活全面富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即物质生活富裕,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等层面,即精神生活富裕。为保障乡村人口生活富裕的基本要求,“两不愁、三保障”①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基本目标应在脱贫攻坚阶段全部完成。随着我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生活在乡村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要求社会不断提供更高质量的乡村基础教育、更加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的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等等。因而,农村社会配套设施面临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要在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下促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稳定的东北边境民族乡村基础治理体系有利于我国东北边境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的纵深推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与此同时,第一,打造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干部深入东北边境少数民族群众当中,在干群之间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价值认同以及文化认同,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干部带领乡村人民推进乡村自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第二,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可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制定东北边境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的单行条例,构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法治规范体系,以保障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法治建设有法可依。第三,推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村规民约的移风易俗,逐步实现规范化,更好地发挥德治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对乡村人民的约束作用。实现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活富裕、全面振兴一部分需要依托共治,而更多的是依靠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民的积极创新、共同建设。在共同建设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聪明才智。而刺激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民才能的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加大对乡村人员的教育资助。教育不仅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同时还能够切实解决乡村发展动力问题与发展效益问题。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应当注重东北边境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具有充足数量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而保证生活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人员及其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提升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质量,不仅包括乡村义务教育,还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培育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同步推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基础医疗、乡村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相关建设,保障共建人员能够充分享受到共建成果,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在追求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发展格局。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相对于人具有逻辑先在性,同时人是一般的历史的存在,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重性。正是由于其具有双重属性,因而人是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生存的,同时由人构成的人类社会也无法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劳动是人类生产物资生活资料的基本方式,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同时劳动还是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手段方式。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否定性的统一的关系,通过人的劳动不断改造世界,实现非现实向现实的转化。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经济发展与自然即生态环境的关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的、有机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乡村作为自然环境开发程度较浅的地区,应当在原有基础上保护和合理开发乡村自然资本,使自然资本得到充分积累,使自然资本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借此逐步形成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生产方式以及绿色生活方式。良好的生产环境有利于乡村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使乡村经济发展迸发生机活力,进而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则有利于乡村人民生活的质量,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环境污染会导致劳动者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劳动能力,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因此,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会保护现有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与此同时应当明确,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也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然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与安全。由此可见,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永续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外部因素。
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实力相对滞后于其他地区,使得大部分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开发程度相对于其他地区开发程度相对落后。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不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而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应当把握住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生态生产力的作用,使自然资源禀赋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逐步转化为自然资本,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自然资本,使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将自然资源转变为自然资本,让“绿色”资本带来“绿色”的经济效益,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永久性、可持续性经济效益。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资源,并且通过开发更好地保护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环境。将东北边境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以及生态因素融入到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东北边境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态产业链条,使外地游客在体验东北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推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为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与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全面振兴当然离不开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全面振兴,而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则需要系统规划、统筹发力。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要通过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实现社会民生领域振兴、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生态宜居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在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纵深推进,最终实现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