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治理中实现科学发展和统筹治理的核心和要务,对发挥其核心价值导向功能、提高农村社区软实力建设和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就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而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缺失问题逐渐显现,实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
党的十九大中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人民从以实现物质追求的定位,逐步向追求精神需求的目标转变。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尊重文化的规律,以社区居民的自我创造活动为本,在文化个性的基础上辅之于文化的一般性,进而形成既符合主流价值又极具地方特色、富有个性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1]。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说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进一步说明文化建设有着和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地位,是振兴和谐乡镇、建构和谐社区的重要抓手和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即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占据重要地位。
所谓社区是指有明确地域范围界限的居住环境和空间,是社会进行公共管理的“细胞”要素,主要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在这个特定区域内,人们通过对自然的切身实践获取到的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工作等行为方式的物质成果和包括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在内的精神成果就是社区文化[2]。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居住在农村并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非严格的行政区划)的居民,在一定纽带和某种关联性的影响下发展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情感归属和道德规范等[3]。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内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就广义上来说,农村社区文化一般是指农村社区居民对其自身生活的某一特定社区或称之为共同体的特定区域的一种心理归属感或认同感、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价值理念以及调适社区居民行为的伦理规范。不同农村社区就体现出不同的社区文化,具有鲜明的社区文化差异性。著名学者滕尼斯认为,农村社区就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的载体。在他的论述中,“社区”和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社会”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甚至是城市社区相对存在的,农村社区共同体中的关系是一种古老的以自然意志为基础的关系,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所倡导的淳朴真诚、和谐友善、相互帮助、约定俗成且有着相同生活信仰的人际关系[4]。在这个特定的共同体中,从层次方面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一,物质文化,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所必需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的体现,它是社区文化得以实现的依托和保证。其二,制度文化,是指把社区文化进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呈现,它既是社区文化的内容体现,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保障。其三,观念文化,就是农村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观、社区意识、社区精神等观念上的体现,既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农村社区进一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三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不断构成农村社区文化的统一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惠农政策,重视“三农”问题,我国的经济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稳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迈进。新形势下,农村社区的经济建设取得飞跃性的进展,但在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方面却呈现出与经济建设不协调的局面,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相矛盾。杨斌和周坤站在梁漱溟的文化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中国农村的社区建设方面存在“文化失调”的问题[5]。虽然经济基础在社区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摒弃精神文化建设,将会很难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社区文化具有落后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农村社区的文化要追溯到自然村落的发展阶段,与人口的繁衍相随的是文化的传承,在此过程中为村民所信仰的根深蒂固的旧式家庭观念、家族祭祀和风俗民情则处于悬搁局面。农村社区村民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变通,社区文化建设者也缺乏培育新文化的能力和意识。受到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问题成为农村社区治理中的“短板”。
从目前我国农村出现的文化建设缺失现状来看,切实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巨大的工程体系中,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其主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6]。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觉悟和自觉性,丰富社区文娱活动营造农村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区环境。同时,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中国整体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7]。
其次,在农村社区治理的视野中,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针对文化传承问题有着显著的价值意义。农村社区在不断变革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发生着乡村文化的断层和缺失现象,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发挥其宝贵价值[8]。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恰恰弥补了这种残缺,稳定发展了农村社区文化,不仅是对当前社区文化的重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
最后,从农村社区发展及长远利益考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适应新型农村发展模式有着重要价值。刘宝庭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适应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加速中国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因此,农村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10]。
导致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失的原因一直以来成为许多学者探求的话题。纵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能单一地归结为某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应该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以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是由物质供给因素、观念认同因素和规章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物质条件是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客观物质存在即社区基础设施是精神文化的具体呈现和现实反映,开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就是社区居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践积累,再通过某种易于人们接受的形式作用于社区居民的过程[11]。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的不足就会严重影响这一过程的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产生消极作用。
现如今造成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不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对发展地区经济尤其看重,而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造成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比重不平衡,从而可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比重相对较少。这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来发展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造成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社区大多是由传统自然村落发展演变而来,传统村落的分布大多比较分散,而在当下的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备无法满足这种松散分散格局,最终造成基础设施等物质供给不足的局面。
社区认同一般意义上是指社区居民通过一段时期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他人及本社区的主观意识和感觉,即包括归属、接纳、融合等多种情感的心理活动,通称为社区认同感[12]。这种社区认同感实际上不是一个静态的形式,而是由社区成员在其所处组织中个体与组织之间互动的状态。吴晓燕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中得出,农村社区村民经过认知、参与、认同及其相互交叉的情感体验与互动强化,在新的环境中实现社会化,由社区走向社会,通过以新居民为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来重建其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以形成新的身份认知和社会认同[13]。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打破了传统农村社会中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这种直接联系,直接冲击了社区居民的家族根基和家族观念,使同一社区中居住的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缺乏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如吴理财所说,社区认同是建立在社区居民的互动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互动将很难形成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社区认同与居民所处的本社区的社会资本相互关联,这种直接相关联的社区认同促使社区成员的利益实现相似性,从而增进公共利益,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14]。
在我国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实现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尤为重要。首先,善于发掘农村社区中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存在是社区居民彼此联系的纽带,并以此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最终形成协调一致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其次,农村社区居民作为本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认同和尊重本社区民风民俗,发挥社区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实现居民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充分激发民众的主人公意识,才能真正达成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振兴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所谓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内组织机构以完善社区建设和实现社区更好发展为管理目标,依据地区实际组织体系和运转情况,确保农村社区的有序管理、服务完善,是进行科学治理的管理规划和实践路径。而在整个社区的管理建设中,文化管理体制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农村社区就是高度浓缩的小国,是汇集诸多人口的大家。据此,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体制,完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运行规范和运行流程是社区组织确保正常运营的最基本条件。缺少明确的规章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的独特优势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不利于社区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科学化的实现,最终造成社区组织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得不到可靠保证。
首先,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是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从社区建设的背景来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党中央大政方针领导下的改革进程中,我国最初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己经逐步解体走向衰败,不适应当今振兴社区文化建设战略,但是新的社会管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农村社会管理出现制度缺失。因此,只有制定出好的规章制度才是推进文化制度建设的前提。
其次,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政府是特定区域的领导者和代表者,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政府职能的发挥往往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而忽视对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从而社区文化管理体制也被忽略。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对文化的建设,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逐步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框架。
最后,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体制是克服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建设缺失问题的客观需要。我国现阶段造成的文化建设缺失问题和上述种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解决社区文化建设缺失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管理体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振兴乡村目标的达成必须要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让社区文化优势作为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持,在推动社区建设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价值。对此,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真正担负起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责任, 发挥社区文化的巨大作用,为振兴农村社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实现物质供给亟待解决的最大困难是可应用资金不足,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刻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实现农村社区自主支配,加快建立农村社区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其次,切实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关注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有效需求,如公路维修、网络通信、水电供应、信息传播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设施对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增加社区归属感有积极作用。此外落实数字乡村战略,加快乡村社区的宽带等数字媒体的覆盖范围,结合农村社区实际情况整体布局科学调控,把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成果惠及乡村,共享发展果实。更好地服务升级农村社区的卫生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推动社区建设。
最后,贯彻“多村一社区”型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实践。针对农户松散分散的实际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方式。网格化管理是在不改变原来的社区(村)区划的前提下,力图填补原来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空白地带”,因地制宜地从社区(村)的管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特征出发来设计网格。既可落实基础设施配置,又实现了科学化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是推进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第一原则。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标志着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为振兴乡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而不是被压迫、被支配的客体。建设社区文化就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发挥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广纳民意吸收民智,让社区建设发展更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居民所拥有的权利真正发挥实效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更好地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另外,注重增强居民的权利主体意识和个体本位意识,自主管理公共事务并认识到其自身在社区中存在的价值,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社区文化的管理中发挥主动参与精神,以提高和升华居民的精神境界为目标,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
其次,统筹协调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的根本利益,共同实现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最大化。要关心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关注二者的权益维护和诉求表达状况,建立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使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最后,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作用,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紧密融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社区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贯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区文化的构建中保证其正确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社区文化精髓,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动摇。加强社区道德基础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社区活动的开展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扬爱国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塑造农村社区和谐文化氛围[15]。
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制度建设,完善社区法律规章制度,形成刚性约束是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体现, 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保证。依照科学的规章制度治理社区就是农村社区遵循法制的原则和精神, 在职权范围内, 依据本社区的规章制度管理社区事务,形成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首先,将社区法律规章制度宣传教育通过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得以明确,从而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法律方面的意识。经常在农村社区内举办开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咨询、法制教育和法律救济活动,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社区特有的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组织管理和安排工作,同时创立面向社区大众的社区福利和救助服务,及时避免各种极端或不稳定因素对社区居民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社区服务领域以及实现服务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措施,为本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社区环境。
其次,为了保证社区制定的规章制度真正为居民所需,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有效性,就必须依靠社区居民的监督激励作用。在社区组织和相关部门履行其职权活动的过程中,强化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意识,端正监督态度、实事求是促使社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社区文化氛围,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农村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让社区居民满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居民直接参与社区规章制度的创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和有效实施力,做好社区内居民的调解工作,将任务重点放在容易产生矛盾、容易激化矛盾的纠纷上,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们的实际行为。
最后,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农村社区法律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大力宣传和弘扬法治精神,将法律融入基层融入社区文明的建设中,使社区居民做到知法、明法、守法、用法,树立起法治观念,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建设法制特色小区逐步向实现农村社区法治化迈进。要在社区全面开展社区法制服务,充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网络、信息网络、组织网络,政府在此过程中只是对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配和管理,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对法律服务进行规范管理和支持。让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治理给社区群众带来切实的益处,实现农村社区的振兴。
纵观农村社区治理的发展现状,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个不断深入拓展创新的过程,必须针对现存的问题努力攻坚克难,深化落实文化振兴乡村的战略措施。促进农村社区不断提升新的精神境界,守护文化建设的土壤和种子,促进全社会实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