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烨
(杭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观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由此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夯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经济命脉、政治根基、文化安全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作用。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要防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增加人民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敌对意识形态”的抵抗能力,防止西方某些国家企图侵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以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在意识形态的工作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辩证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和思想文化多元、党性和人民性、意识形态工作的“虚与实”这四个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一直以来都在探究和研讨的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都十分关注这两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对其作了大量的论述,对于新时代我们正确地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从而正确、科学地作出相关的政策和战略部署具有前提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这一表述一方面清晰地表达了“生活”对于“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这里的生活可以引申为社会存在或者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人的误解,过度阐释了经济建设的单向决定性作用,从而造成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漠视。然而,这并非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重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也非常强调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此两者应是双向互动关系。恩格斯正确深入地剖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强调“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2]由此肯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与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为我们的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3]。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如果不把“风气”搞好,那么“坏风气”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变质,提醒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4]。由此可见,无论是马克思经典作家还是中国的革命导师们都自觉地运用了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这提醒我们绝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如果只重视经济建设漠视意识形态工作,那么经济建设会变质变味,如果只强调意识形态建设忽视经济基础,那么人们就会丧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的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领域的成功让一些受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影响的人们盲目地迷信市场,形而上学地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割裂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以GDP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滑坡、信仰迷失、意识形态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但是“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5]。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始终坚持辩证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处理两者,防止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片面的错误。始终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使得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更大的合力,助推“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就是正确、科学、辩证地看待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新论断,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定位新表述“强化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不可偏废这一重要共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6]。
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社会意识,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占有统治地位,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往往具有一元性,也就是唯一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不同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激荡并存,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加之西方某些国家极力宣扬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企图“西化”“分化”中国,仍没有放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和“和平演变”的战略部署,这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厘清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和思想文化多元的辩证关系,加强和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吸收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精神,遏制有害的社会思潮的衍生。
首先,必须坚决地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倾向,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苏联解体的历史告诉我们指导思想多元化将会带来不可遏制的毁灭性的灾难,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只会把人民的思想搞乱,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只要多元不要主导,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政权的丧失,苏联的解体。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摄、引领、整合、主导地位,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
其次,必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抵抗能力”,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想作斗争。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外资引入、技术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趁虚而入,这些有害思潮抨击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弱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摄作用,企图解构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崩离析则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因此,必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抵抗本土的和国外的有害意识形态腐蚀、入侵的能力,只有自身的“抵抗能力”强了,才无惧于复杂多元的思想文化存在的现状。
最后,必须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各方面都要有清醒的认识,眼光要全面、开阔,思维要辩证、运动,万不可僵化、静止、片面、形而上学。“一”与“多”从来都不是“有你没我”“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而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坚持主导思想的一元并不代表要全盘排斥其他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真理性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开放的、包容的,它擅于吸收其他思想文化的优秀成分和精髓,“为我所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便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以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多元的社会思想,只有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才能营造其萌发的土壤,才能为其发展成熟提供养料。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们要坚定立场、坚守本心,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另一方面又必须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优秀成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通常意义上,意识形态是带有一定的阶级属性的,为了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而存在的,不同的阶级或集团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因而也就形成了殊异的反映其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近些年来,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缺失,一方面是由于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通过抹黑共产党、贬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式企图以“普世价值”代之。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少数人的思想太过于偏激、思维僵化、立场不坚定,出现了意识形态工作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论调,将党和人民割裂、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严重弱化了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对此论调进行澄清与说明,指出此论调的错误性、形而上学性与片面性,端正人民对于意识形态工作中党性与人民性两者关系的认识,解决好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属性”的纷争,严肃表明我党的立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带有阶级属性的。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两种意识形态趋同”的主张本身就带有认知上的错误,其背后的图谋是以所谓的“普世价值”平息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趋向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向美国学者泽鲍特表面上所说的“相互投降”,而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投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取而代之,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动听”的借口和“最无耻”的掩饰。因此,必须明确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定性。“去阶级”“去中心”“同质化”等言论都是荒谬的和极其危险的。党性一旦退场,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覆灭。
在我国,党性和人民性从不是两极对抗的,而是并列前行的。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早就明确指出过“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原则,两者是完全统一的。”[7]习近平同志也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绝不能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任何绝对的、片面的将两者割裂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十分有害的。为了更好地厘清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阐明一下这两者各自的要义:所谓坚持党性就是政治立场要正确,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就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所谓坚持人民性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想人民所想、谋人民所愿、求人民所求、为人民发声,做好人民的代表。党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反映出了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而“脱离党性谈人民性, 就会否定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执政的合法性, 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脱离人民性谈党性, 就会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的执政之基, 犯下迷失政治方向的错误。”[8]由此坚持党性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性是其出发点及落脚之处。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两者兼顾,党的终极价值关怀就是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人民”意识的集中表达和价值追求。
意识形态向来都被认为是思想文化层面的“虚”的东西,也往往因此而不被重视,更有甚者认为其工作应该被置于物质层面之后,只当物质足够丰富之时才有必要去做意识形态工作,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其实不然,它虽然是精神思想层面的难以触摸和把握到的,但是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只有虚功实做才能把握其本真精神,让其真正地发挥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来说,精神文明建设要虚一点,也更难把握一些,意识形态工作从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同样也是会虚一点。人们往往觉得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信仰等方面的工作太过于抽象、玄奥、难以下手,导致了“有些同志不喜欢抓虚的”,只喜欢抓实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一方面他是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是不懂如何将其“转虚为实”。
意识形态工作的“虚”和“实”问题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都必须明确虚的工作和实的工作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已经由“能动作用”转换为“极端重要”,在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之际,抓好建设好意识形态,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要自觉地承担起意识形态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9]真正将思想落实到行动,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传播正能量。
“干工作必须虚实结合,尤其是虚功一定要实做”[10]。意识形态是观念、思想、概念等的集合,是对于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的存在样态决定了它的“虚”和“难把握”,它的来源又决定它的“实”和“可把握”,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将意识形态“虚功实做”,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的东西。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我们所熟悉的好莱坞电影实际上隐藏着西方国家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品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往往只追求娱乐性和经济效益,这是极其危险的,必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文化产品强有力地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增强抵御有害社会思潮的能力。此外,近些年,各地农村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礼堂、开展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节活动,这些就是很好的“虚功实做”的例子,通过“文化礼堂”“文化节”“文化广场”等载体,走进群众、贴近群众,将意识形态工作切切实实地做起来并且富有实效,起到了聚民心、兴文化的作用。而“一带一路”平台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等亦是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外传播、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有效载体。
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这四个关系的对立统一,改变绝对的、片面的认知,科学辩证地把握其内在联系,肃清各种错误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