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莉
(中共宿州市委党校,安徽 宿州 234000)
党的建设质量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质量强党,首重基层。为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现状,近期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宿州市,以部分机关、乡镇、企业、街道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98.2%),同时,还以专题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对基层党的建设质量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文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和专题访谈、座谈会情况,对当前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对策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质量”概念引入到党的建设之中,提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使之成为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决定民心向背,决定着能否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建设质量是对党的建设状况和成效的一种判断与评价,所揭示的是党的建设之优劣程度。”从笔者调研的总体情况看,当前基层党的“五大建设”质量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问卷调查表明,63.24% 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不高的重要表现。
十九大报告指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而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着党的政治建设的状况,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状况。因此,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是根本。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当前的基层党内政治生活中,形式化、庸俗化倾向还是较为明显。就形式化来说,一是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的政治生活制度的理解较为狭隘,往往认为党内生活制度就是“三会一课”制度,把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等同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致使党内政治生活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民主决策制度没得到落实。有不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在做决策时很少征求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存在着严重的“一言堂”现象。三是党内选举存在着“走过场”现象。在选举时,候选人往往由上级党组织或由少数领导指定,甚至存在着暗箱操作的现象。四是批评和自我批评难以正常开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搞形式、走过场,“辣味”不够,“甜味”十足,批评他人避重就轻、浮光掠影,谈自身不足避实就虚。
与此同时,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还存在着庸俗化的倾向。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搞“小圈子”,遇事拉关系、找门子、找领导打招呼,甚至跑官要官。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有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下级充满霸气,处处颐指气使;而个别党员干部在与上级相处时则处处拍马逢迎,极力讨好取悦。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化、庸俗化,制约了基层党的政治建设质量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但在当前基层党的建设中,理想信念教育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位置,甚至存在着缺失现象。问卷调查表明,60.55% 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缺失,是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不高的重要表现。
在访谈和座谈中,有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由于基层事务性工作太多,有许多甚至属于“一票否决”性的工作,因而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这样的“务虚”性、不容易出实效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另一方面,由于理想信念教育大多停留在提要求的层面,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可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高低。但在当前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弱化现象。问卷调查表明,68.05% 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一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基层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少数基层党委主体意识淡薄,在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时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起不到核心作用。二是党支部作用发挥有短板。不少基层党支部只把眼睛盯在上边,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不给群众办实事,导致群众对党支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三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基层党组织班子内部不团结,研究问题时“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没有形成凝聚力;特别是在农村,有不少党组织多年不发展党员,导致党员队伍呈“青黄不接”状态;有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能力差,因循守旧,严重不适应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还有的基层党组织正常活动开展少,成员之间沟通少,团队缺乏凝聚力,等等。组织力弱化,已成为制约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基层党组织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问卷调查显示,58.33% 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一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基层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二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作为、怕担责。三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对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规问题视若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这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必须要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严守纪律规矩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但在当前的基层党的建设中,纪律建设不够严实的现象还较为突出。问卷调查表明,70.78%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一问题。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基层党的纪律建设不够严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纪律意识缺失。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党章党纪,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纪律执行不严格。表现在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想方设法在具体操作中搞变通,执行不严,落实不力。三是纪律监督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缺少系统性的纪律监督机制,措施不多,方法不新;有些地方还没有整体推进对党的纪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往往只注重对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监督检查,或是对收受“红包”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治理,对其他方面的违纪问题监督还不够到位。四是问责惩处不过硬。有的打着“保护干部”的幌子,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不愿查处,偏重于打招呼提醒、批评教育,问责惩处不够强硬。
当前,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方面:
由于对党的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基层党的建设被严重虚化。在座谈和访谈中,有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基层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抓与不抓差别不大,到最后比的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硬指标,因此,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抓扶贫等方面;还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基层党建工作固然要抓,但像经济工作一样把党建工作项目化、标准化,以达到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目的,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应付式、应景式、应差式的基层党建工作现象,从而导致了基层党的建设被严重虚化。
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能力决定着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当前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不尽如人意,与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能力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许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理论水平不高,对于党的建设质量的内涵、标准等搞不清楚,让他们去抓党建质量,效果可想而知。
在座谈和访谈中,有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自己对抓党建质量的重要性很清楚,但对于党建质量的内涵是什么、评价标准有哪些,则不太清楚。有的片面地把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理解为提高新发展的党员质量,有的片面地理解为提高党课质量,还有的片面地理解为提高惠民服务质量。由于对党的建设质量的内涵和标准不清楚,所以抓基层党建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种状况的形成又与上级党组织疏于指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座谈和访谈中,有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希望上级党组织能够为基层制定明确的党的建设质量指标体系,以指导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建质量;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表示,上级党组织在派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时,存在着准备不充分、身份不对称、纠错不认真、点评不到位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民主生活会的效果;还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提出,上级党组织在派员指导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时,不提问、不质疑、不点评、不批评,没有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上,等等。
创新是推动党的建设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为
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944.7万名,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层级,思想状况极为复杂、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党的建设因对象不同其内容和特点、方式方法也会不同,只有在理念、方式方法和工作载体上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党建质量不断提高。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许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仍局限于“模版式”“照搬式”“任务式”, 认为只要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党建工作就算做好了,而懒于在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更不在回应基层群众诉求上动脑筋。
新时代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强化导向、建立责任制、实行质量管理、明确找准把准关键点等方面着手,推动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只有思想上清醒,行动上才会自觉。要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让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为此,要对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进行党的建设质量教育,使之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党的建设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等错误观念。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树立质量意识,只靠教育引导是不行的,还必须靠严格的质量规范加以推动。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建设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党规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以及为人处世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用党章党规作为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规范和根本遵循,不仅有助于党组织和党员树立质量意识,也有助于把质量建党落到实处。
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问题,实际上是落实基层党的建设主体责任问题。在基层党的建设中,党委(党组)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能不能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在全党范围内建立党的建设质量责任制,以便使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压力能够层层传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任务能够层层得到落实。通过责任制的建立,明确基层党委(党组)是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既是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党的领导者,又是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推动者、执行者,这样才能够改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主体缺位的状况。
质量来自于高标准的质量管理。对基层党的建设进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首先就要建立高标准的党的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基层党的建设才能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指标体系的内容应着眼于党的建设“5+2”格局,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七个大的方面;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增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督导考评是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指挥棒”。为此,应探索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专项巡视(巡察)、定期督查检查和述职评议考核、第三方检查评估等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类评定等次。应建立考评结果的运用机制,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以激发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
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要破解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找准把准以下方面的关键点:
1.把通过政治建设推动党性修养的提高作为新时代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全体党员有较高的党性修养。而入党誓词是党员党性的重要标准,它要求我们“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只有践行入党誓词,强化党性修养,才能唤起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组织纪律问题,为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提供必要的前提。
2.把组织力建设作为提高新时代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重点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肩负着组织党员、群众为实现党提出来的目标而奋斗的重任,因此,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把加强组织力建设作为重点。为此,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可以通过加大“互联网+党建”建设力度,建立网上党建、微信党建等方式,创新工作模式,为基层党的组织力建设注入活力、激发动力。二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队伍庞大、联系的群众众多,尤其需要把班子建设好,使班子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够开好质量头、把好质量关。
3.把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能力作为提高新时代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根本
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在选人用人上,要树立正确的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其次,要强化党建本领教育,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先进党务工作者授课,采取专题辅导、集中授课、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者进行党建工作相关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应坚持“教”“学”双向互动,鼓励基层党组织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对党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提升抓党建工作的能力。
4.把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作为新时代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的保障
基层党的建设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基层政治生态不好。因此,必须把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作为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关键举措。为此,一要着力清除基层“微腐败”这个“污染源”。基层领导干部是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微腐败”破坏党的形象,损害党和群众关系,任其发展下去,基层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在基层党的建设中,必须下大力气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基层政治生态的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流”。二要抓好严肃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基础性工程。尤其要注重用纪律和规矩约束基层党员干部,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应立即处理,防止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麻木、政治麻痹,乱了规矩、破了底线。三要抓住基层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基层“关键少数”是基层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纪检监察机关要整体把握基层的政治生态状况,聚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和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协助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抓住基层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他们为基础政治生态建设带好头、树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