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自文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基石,全面从严治党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内在需要,是保证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安全屏障,也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党的建设取得新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总共七次提及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专业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思想,坚持把“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经验,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提出“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政治化、科学化。”[1]揭示了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规律,实现了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化,从而在中国这个农业社会锤炼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毛泽东同志的党的建设理论对我国的革命、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特别是建国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曾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有关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纵向推进,开辟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身政治素质必须过硬,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出击,坚定不移“打虎”“拍苍”“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恢复了党的建设优良传统,也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党风政风也呈现出新气象。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能否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庄严承诺,而现阶段农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性阶段,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给农村的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就交织在一起,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每个领域的改革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就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唇齿相依、共生共存地联系在一起,全面依法治国是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政治保障。为此,全面从严治党非常关键,只有把全面从严治党抓牢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然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表明了党的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考验,而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党,就必须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部分党员干部开始出现信仰动摇、官僚主义、圈子文化、表里不一、权力寻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党的政治生态,使党的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旦党员干部特别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出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重创,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现阶段,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又进入深水区,同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所以,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此,只有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纵观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遇到挫折时能够知难而进,化险为夷,不断发展壮大,魏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管好党、治好党的关键,更是有效应对党的建设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上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四个意识,思想和行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筹全局,协调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凝心聚力,扶正祛邪,对党内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组织问题进行纠正,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本质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5]表明了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时刻牢记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毋庸置疑,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虽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沉重的代价就是执政党的质量下滑和腐败现行的蔓延,日益脱离普通群众,脱离群众的情感和日常诉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霹雳手段从严治党,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等脱离群众的行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扭转了腐败蔓延之势,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环境,恢复了与人民的血肉和情感联系,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肯定。可见,全面从严治党要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这一主体,狠抓管党治党,坚持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人民群众意愿,经得起时代考验和历史的检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庞大的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需遵循国家的纪律和法律,发挥好法律和纪律的最大优势,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在实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这绝不是一句空话。”[6]展现出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法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础,全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宪法和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坚守住法律底线。而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还必须加强纪律建设,约束党政干部的行为,用铁一样的纪律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把学习党章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引领和精神能源,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统一党内思想的基础。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使得党内某些党政干部失去了政党认同感和归属感,理想信念在党政官员的心目中开始模糊起来,很多人因此迷失了方向,最终造成了苏共亡党,付出了惨重代价。而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各种激荡社会思潮盛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强有力冲击,再加上当前党内部分党政干部经不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而出现的信仰缺失、正义缺位、精神空虚、价值标准迷失等问题,都需要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立场。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党政干部要从学习党章上下功夫,通过党章的学习,重温入党宣誓词,明确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以批判的方式自省,发扬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重塑理想信念高地;其次,党员干部要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对经典原著的选读,并结合现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做一个党的信仰的追随者、实践者、传播者。对实现共产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最后,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扬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锐意进取、脚踏实地、积淀扎实学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统领、核心,决定着党的方向和效果[8]。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旗帜鲜明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切实提高党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自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政治原则不动摇,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深刻吸取“洁洁良事件”的教训,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坚决抵制一切损坏国家形象的行为。其次,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就像一面旗帜,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广大人民群众评价我们的党,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党员干部的作风来评价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始终做到心中有人民、心系人民,始终把为民谋利益作为奋斗的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最后,党政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全面贯彻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审视自己,逐步转变作风,在群众心里树立良好形象。
反腐斗争是党中央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项关键举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反腐败斗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制定了一套反腐败斗争的惩治和预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之路。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百名红通人员”中有51人落网[9]。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就,党政干部的党性觉悟明显好转,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全党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反腐败斗争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到不放弃、不妥协、不懈怠,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持续推进反腐败工作常态化。首先,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一起抓。逐步健全和完善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党政干部的不良行为。但是任何制度都难以完全地遏制腐败,还必须发挥思想建设的作用,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党性,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其次,要不断创新反腐败的监督体制。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纪律检察机关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巡视利剑和网络反腐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它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反腐败斗争形式。最后,不断加强党政官员的价值观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发扬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把公平正义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为政清廉、秉公用权。
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也是纯洁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器。”[10]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需要进一步注重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党政干部特别是高级官员在政治生活中是否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会影响到整个政治生态环境,特别是当前党内某些干部不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热衷于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派系斗争、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脱离群众,损坏了党的形象,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式。新时期,进一步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各级党政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精神,以身作则、遵守纪律、着眼全局,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发挥带头作用;牢牢把握干部选人用人关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选拔一批有责任、有担当,能干事、又想干事、始终走在前列的干部;深入推进政治文化建设,特别重视红色文化对党政干部的熏陶影响,提高其党性,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续写党的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