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想,大地才能万物奔流

2019-03-02 02:17武健
关键词:佛系作文题万物

武健

我们常说“审题立意”。习惯于把“审题”与“立意”并提,那是因为两者的重要性相当。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之中,也很难把“审题”与“立意”完全分隔开来。

如果说,审题是为了解决在什么范围内写的问题,那立意就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作的范围与方向明确了,就可以不跑题不偏题,接着就要解决文章如何立意了。

一、要在求准

立意的准确与否,与审题直接相关:审题正确,立意才不会出错;审题偏误,立意也会跑偏。我们以下面这则作文题为例:

[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存在

熊培云

你睁开眼睛,星星有了光

你迈开双腿,森林有了路

你采摘玫瑰,风中有了爱情

你想象,天堂有了四季

你是你的宇宙,最古老的王者

你感受,生命从此有了时间

你思想,大地从此万物奔流

你归于寂静,世界再无消息

请以《你思想,大地从此万物奔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某高中招生考试的作文题。“睁开眼睛”“迈开双腿”“采摘玫瑰”“想象”,就会有“光”“路”“爱情”和“四季”。世界是你的,你应该是你世界的主宰。但需要有眼光,有行动、有情怀,有理想。生命的流动,是需要我们的感悟与感受;大地的涌动奔腾,需要我们思想。否则,万物沉寂,你的世界也失去了活力。

《存在》是一首有情怀的诗,“你思想,大地从此万物奔流”是一道有情怀的作文题。

很明显,诗句中的“思想”是一个动词。可不可以换一个词“思考”?从现代汉语的惯常用法上看,既然这一句需要动词,应该是“思考”更合语法规范。那诗人为什么用思想呢?我们除了可以用“活用”来作用法上的阐释,有没有其他的理解?

思考,是人的思维动作。我们可以说,“一道难题,容我思考一下”“一个现象,引发大家的思考”。这是人思维的一种动态呈现方式。而思想,是有别于思考的。

思考,才能有思想。思考是抽象意义上的行为,思想是思考可能产生的结果。思想,是思考结果的集成。具有体系化、相对完整、有别于平俗的一种个性化的认知,对社会的反思,对自我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对历史与政治的敏锐。诗人在诗歌中强调“思想”而不用“思考”,或许正是表现了对个性觉醒、独立民主、明晰思辨、有情怀、有责任、熟知历史、认清当下、展望未来的一种人、一群人、一类人的期盼。

这样一比对,我们会发现,“思想”活用为动词,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审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立意,就是要展示出你对问题的思考,你独到富有个性的思想。

这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会出现两类问题:

一是不能认清材料中的“关系”。有同学说,这是篇命题作文,哪有材料?有,就是题目。“你思想”和“大地从此万物奔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思想”是“大地从此万物奔流”的条件、前提,没有思想,就没有万物奔流;“大地万物奔流”是“你思想”的结果,可能是主观努力的目标,也可能是客观产生的结果。很多同学只盯着“你思想”,通篇都从“思想”来做文章,这就偏了。

二是没辨清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提供熊培云《存在》全诗,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目这句诗的含义。全诗不是材料,作文要求上也没有根据以上材料来审题立意。会有一小部分同学,只抓住全诗来审题立意,结果与题目游离甚至毫不相干。这种审题上的错误不该犯。

二、贵在求新

立意的新,是立足于普识上的新颖,不是偏难怪刁。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好朋友李响和你一样,都将迎来高三的学习。除了学校的安排,他爸爸还给他报了课外辅导班、竞赛班……整个暑假安排得满满的。李响不满意爸爸的专断,与爸爸发生了争执,并向你诉苦。

作为好朋友,请给李响写一封信。

这是我给刚入高三的同学布置的作文题。我想设置一个大家熟悉的情境,因为大多数人会有相似或相同的体验。我更想让高三的同学能从陈旧的话题中说出新意来。

这则材料,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其主观的因素。父子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缺少应有的尊重,就容易产生矛盾。传统文化中的“父为子纲”虽说早已湮灭了生存的土壤,但影响还在。

二是角色转换问题。家庭中的孩子的成长,有时会被父母无意识地忽略。在他们的脑海中,依然停留在乖巧,听话,唯父母之命是从的孩童状态。而父母作为家庭的主导,地位意识、指挥意识等难以割舍。子女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成长与变化,会倒逼家庭秩序的再调整。这种调整,往往是不顺畅的。

三是换位思考问题。面对矛盾,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审视一个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与感受。父亲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时间安排得太紧,会不会学习压力过大,是不是完全把所有时间都填满,能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率。儿子也可以从父亲的角度去考虑,关爱自不必说,有没有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憧憬?会不会有对前途发展的擔忧?是不是把父母当年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学习压力过大的同时,父母的生活压力是不是同时增大?

四是对于当下学习大环境的反思。一味地提前抢跑,初中学高中,小学学初中,幼儿园开始学小学,这样合不合理?有没有问题?一味地靠抢时间,势必牺牲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大家都打消耗战,恶性循环下去,有没有最终的胜者?全民参与到教育的恶性循环之战,谁之过?

五是解决矛盾的策略问题。面对李响这样的处境,作为朋友,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策略?该如何既能让自己免于深陷无止境的学习竞赛中,又能取得父亲的理解与支持?

如何才能有新的立意?从这一则作文题上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新颖,往往是从陈词滥调的土壤中长出的新芽、开出的鲜花。什么是陈词滥调?就是我们不喜欢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空话,就是像《进学解》第一段中充满“正能量”的套话。新颖应该是表达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看法,而不仅仅是吐槽;是对形成这种困境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抱怨;以有相同处境的好朋友的身份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建议与评判,而不仅仅是和稀泥。

有些同学能较好地在劝说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进行较为合理的解忧。有些同学仅站在某个角度,片面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或者片面强调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这样的表达不能说没道理,但道理绝对不止于此。

三、难在求深

一般说来,我们不赞成在审题立意上一味地求深。过深的立意,有时远离材料的范围,甚至与材料背道而驰。但缺少深度的文章,往往经不住推敲,也不耐咀嚼。

[作文题]

(1)网络流行词“佛系青年”,指的是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他们的典型语言是“都行”“可以”“没关系”等。

(2) 19世纪意大利作家、政治家朱塞佩,马志尼说:“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以上文字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佛系”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2017年开始“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佛系”关注的是自身,看淡的是功名利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传统,这样的生活态度是有渊源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很好地诠释了“佛系”思想的本源。或许我们可以说,“佛系”是一种独善其身的为人处世方式。从这一点上看,无可厚非。甚至在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以“佛系”的心态面对挑战,淡化功利,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

儒家“独善其身”的前提是“穷”。青年为何趋于“佛系”?或许是职场的劳累,或许是事业的挫折,也可能是学业上的失落。以“佛系”之心面对,可以缓释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是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困境、创业的艰辛等一系列不利于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佛系”现象的产生。

那我们为什么要警惕这样的现象呢?问题出在哪儿?在“穷”。

第一,从个人处境上看,“佛系”青年往往不“穷”,不存在走投无路,更不应该衣食不保。相反,大部分所谓的“佛系”是这个社会的中产阶级。第二,对于个体而言,可能是短暂的困难,也可能是真的走投无路。但“佛系”成了一种风气与时尚,就有问题了。一个简单的假设就可以找到问题的实质:如果所有的青年都“佛系”,那这个社会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了。

作为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压力,还有社会的责任。你也“佛系”我也“佛系”,那谁来维系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的运转呢?当然,如果从流行的角度来看,所谓“佛系青年”或许只是年轻人的自我标榜,有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非年轻人走向衰落的标志。作为一种时尚或许很快就从流行的前线中消失。

那会不会有这样的“佛系”,一方面看淡名利,另一方面又积极进取呢?落实到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佛家道家的无欲无求,又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并行不悖。

当下的中国,物质上的富裕有时已经超过精神与文化的发展步伐。物质富豪与文化乞丐结合体的产生就属意料之中了。如今的年轻一代没有传统的负担,生长于蓬勃发展的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全球视野。但同时,这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中本应经受的锻炼被父母和长辈的呵护排除了。资本积累、一夜暴富实现于父母这一代,而孩子不知道挣钱的艰辛,享受社会而不是创造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所以,这样的年轻人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工作为了什么、创业打拼为了什么。因为物质上的人生目标长辈已然完成,精神上的人生目标却很难在如今物质化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人生到底应该干什么,怎么去努力,怎么去奋斗,即使放弃打拼,一辈子也会衣食无忧,何必撞个头破血流呢?于是就像蜗牛一样,碰到障碍头就缩回去了。

“佛系”为什么让我们警惕?一是不能使其成为一种普遍性,不能泛滥。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只有一个。所以我们一方面钦佩他的高洁与不屈,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安享众多所谓“久在樊笼里”却没有维系社会运转的官员。如果大家都做“陶渊明”,那就是一场社会的灾难。

二是不能使“佛系”沦为负面的人生态度。负面情绪不可能帮助你的人生,能帮助你的一定是正面情绪和自我奋斗。负面的情绪一旦扩大,那就会带来社会隐患。年轻人可能对一些事情不满,会有些‘丧,可以理解。但無论如何,你要做事,小到对家庭,大到对国家,不能什么都无所谓。如果这种心态过度流行,年轻人奋斗拼搏的精气神不足,社会如何发展?

分析到此,第二则材料为什么要谈及理想,为什么要强调“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就不言自明了。

立意如何才能有深度,有分量?思想不能缺位。思想从哪来?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审读,把材料中的问题带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多角度地审思。其次还要注意,基于群体,立于社会,视野才能阔大;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思考才能深远。

猜你喜欢
佛系作文题万物
法系妈&佛系爸
“佛系”掩盖了什么?
万物构成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我来添画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道不远人楼难弃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