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宁玲
文学可以很历史,历史也可以很文学。《史记》是一本很特别的书。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项羽本纪》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名篇,也是司马迁认为最得意之作。《(史记)选读》把此文收在《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专题。历史中的人物,在司马迁的笔下千载如生,功在他刻画人物时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法。
一、据实而叙,详略有致
《史记》秉承了《春秋》记史的优良传统,有实录精神。司马迁在创作中“不虚美不隐恶”,客观地记叙了传主的经历,他关注传主命运的转折点,通过大的情节和小的细节的彼此结合与照应来刻画人物性格,暗示作者对人物的褒贬。
作者从项羽少时学书写起,却不是记流水账似的去记载项羽的事迹,他关注到传主命运的转折点,有重点地描述了项羽的主要事迹。虽然文中如智杀宋义、巨鹿之战、鸿门宴、分封诸侯、项刘相持、鸿沟划界、垓下之围等,都是重要的事件,而司马迁刻意描写的则是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这几件更为重要的事件。清代郭篙熹说:“巨鹿、鸿门、垓下三段,自是史公《项羽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鸿门宴》在课本必修三中我们已经见过,这是项羽由胜转败的转折点,这场激烈的明争暗斗中,项羽因为妇人之忍、宽厚天真,以“不忍”之心,放走刘邦,错失良机。而选修节选中则重点选取了巨鹿与垓下两个片段,除此之外还有东城快战。“巨鹿之战”是项羽一生伟业的奠基。节选部分,项羽勇斩宋义,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充分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过人的勇武。“垓下之围”则是英雄末路之时。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壮烈自刎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品质,临终三次大呼“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出他“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荒谬。东城快战中,项羽为诸将“溃围,斩将,刈旗”,表现出“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想让大家知道是“天亡我,非战之罪”。这些详写的场面都是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天下大势的历史事件。在记叙历史的过程中,据实而叙,详略得当,可以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从不同侧面反映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详写的主要情节串联在一起,项羽精彩悲壮的一生就传神地印记在我们脑海中,作者司马迁对项羽复杂的情感也显而易见。
二、摹形传神,关注细节
司马迁除了精心剪裁,选择重大事件来描写人物,还善于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
巨鹿之战楚击秦军时,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洞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破秦军后,诸侯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三个“无不”和“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细节,极力渲染出项羽雄风慑人、威震三军的将帅神威。
“垓下之围”的激战前夜,作者又以细腻的笔墨来描摹“霸王别姬”的场面。清代吴见思曾评价这段描写是:“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此部分中,“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细节给末路英雄添上悲壮抒情的一笔,这样的悲歌形象让人们难以想象,这就是之前叱咤风云的神威将帅。令人更感同情,引人深思。
再如东城垓下之围,项王嗔目而叱之,竞令赤泉侯人马惊退数里,虽然是个夸张的细节但是令项王形象威猛如画。
除了细节的描摹,作者还在细致入微之处透露出人物命运,如节选文字中,项羽说的第一句话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不愿学写字及剑术,认为这些无用,他要学可以抵挡万人的本领。在学习兵法的时候,他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出身良好家庭的他,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教,养成狂妄自大的性格。虽然他才气过人,但他重武轻文,做事不能善始善终,有勇无谋。虽然身边有范增这样的谋士辅佐,但是缺少学识和判断力,最终招致祸患。
司马迁心思巧妙,正因为他巧妙的摹形传神,设置细节。所以,我们读《项羽本纪》时,仿佛直接当事人,亲睹当时事,亲闻其语。
三、不拘于史,不囿于文
司马迁写得有声有色,既有真实性,又有文学性。这样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也源自司马迁乃有意无意中大胆融会了文史界限,引文入史,把非史笔描写纳入到历史的人、事记叙之中。这样不拘于史、不囿于文的創作方法使这部历史著作产生了纯史之外的文学效应。
《史记》是一部司马迁用血泪和生命写成的悲愤诗。他在创作时有着强烈的个人好恶和爱憎,但为了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他选择了对以往历史记载的增补和润色。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曾经说自己作《史记》是“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那么编纂旧时故事,就可以带有丰富的主观色彩了。比如霸王别姬的帐中,谁可曾听见霸王的歌,谁可曾见到过众人的泪。这样的悲歌形象和霸王形象放在同一个人身上,更能体现出作者对项王的钦佩与同情。再如文中有一个田父,田父绐项王,让项王“迷失道。陷大泽”,后被汉军追上。历史中真的有这样一个老人吗?我们无从知道。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老人存在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足以感受到司马迁的精心设计——项王失去了民心。而为什么失民心,这在之前的《高祖本纪》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刘邦入关与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而项王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百姓对二人已经有了不同的情感。人们对项羽“大失望,恐,不敢不服。人们对刘邦喜,唯恐不为王”。而这个老农应该就是秦人中的一员吧。
作者对项羽的失败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在论赞中直接点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不觉悟不自责,过矣。”他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错误的。但这不影响他在论赞中以舜来类比项羽,表现出他对英雄人物的称赞,更以把项羽归之本纪,明确地表现出他对项羽的赞美与高度评价。
史书中这些非事实性描写,一般说都是作者经过合情合理的想象、虚构、夸张、变形和传奇的结果。也正是有了这些非史笔描写的存在,《史记》才会有产生高出此前一切正统史书的文学效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司马迁“不拘于史法,不囿于文字,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也正因为《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其中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原型,影响后世,流传千古,千载如生。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可以感受到作者司马迁在完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多种文学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能更好地体会司马迁作为史官在记史时的情感。历史让文学更丰富,文学使历史更生动。
学法指导
一、理清情节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主要有: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而“细节”属于“情节”范畴,是构成情节的细小环节。对整个文章进行概括应该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
二、品析细节
我们可以按照之前概括出来的大情节来看里面的细节,感受作者精心巧妙的设置,从详略安排、描写、句式等多角度借助旁边的批注来自读品析细节,来认识人物形象。
比如:“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廬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此段式简短,节奏急促,写出了势如破竹的气势(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而且抓住战士的心理(破釜沉舟),展示了他卓越、非凡的指挥才能。文字虽然不多,但项羽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形象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如:比如批注中提示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正因为句式,正侧描写的文学手法的精巧安排,使得项羽的形象跃然纸上。明代茅坤曾评价说,“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三、群文比较
学习《史记》一定不能使用单一的文本来学习,我们要明白司马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为了客观,采用了互现法。我们需要用好同时代相关的人物传记,进行比较学习。比如项羽少年时,观秦始皇游时的不俗的言论。我们可以把此句与《高祖本纪》中刘邦的语言以及《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语言比较,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也可以把同一事件放在不同人的传记中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侧重写法。比如鸿门宴这一情节。在《高祖本纪》中,作者侧重在塑造善于听取别人建议、能屈能伸、杀伐决断的高祖形象。而《项羽本纪》则侧重塑造了项羽的任人唯亲、优柔寡断形象。所以对同一事件作者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详略安排。
四、个性探究
司马迁的记录标准并非传统的伦理标准,所以才有了不一样的《史记》。那么,司马迁是怎么来看待这个失败了的个性英雄的呢?
司马迁并不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遵从历史,从实际出发,基本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他对项羽的描写真实而又客观,且带有强烈的感情。他赞扬项羽,但并不隐瞒他的缺点,他批评项羽的缺点,但并不妨碍对他的敬仰,这些都是司马迁的可贵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学习《项羽本纪》,我们应该不仅了解项羽的形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创作思想。通过对之前所学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关内容的回顾,了解司马迁对英雄的看法,了解司马迁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悲剧情结。而这也是司马迁特别钟情那些从世俗角度来看并不成功的悲剧英雄的原因。通过对这个深层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加深对司马迁本人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读懂了《史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