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人物名片
贝聿铭(1917-2019),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吴中名门“贝氏家族”之后;1935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1983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義建筑,代表作品有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素材一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贝聿铭从建筑界新星成为世界级大师,还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却在参观了选址基地一个月后便遇刺身亡。他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想完成亡夫遗愿,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了图书馆的筹备工作。
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大师级的明星建筑师,比如路易斯·康和密斯·凡·德罗,相较之下,贝聿铭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那一个。
为了在杰奎琳拜访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贝聿铭做足了功课,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一新,还事先了解杰奎琳的喜好,在不大的接待处摆放了一束她最喜欢的花,杰奎琳拜访时果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问贝聿铭:“你们常放置这么美的花吗?”贝聿铭老老实实“交代”,那是专门为她买的。这种细心让杰奎琳大为赞赏。更重要的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因此在初选人围的其他建筑师都阐释了自己的设计想法后,贝聿铭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的这种设计理念和热情坦诚的态度,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1979年,在经历了15年漫长的变更选址和修改后,肯尼迪图书馆终于落成。造型大胆的设计让外界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肯尼迪家族的意志”。美国建筑界还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素材感悟]
即使一个人再有能力、有天赋,也无法赢过一个有准备的人。贝聿铭特意摆放的鲜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例证。有准备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一定能比毫无准备的人更早抓住机会,增加自己挥洒的空间。
[适用方向]
做生活的有心人,机遇总是青昧有准备的人。
素材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如果说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闻名全美,那么卢浮宫则让他闻名全球。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是法国人心中深具纪念性的建筑。1981年,法国新任职的总统密特朗出台了卢浮宫的扩建计划,并邀请了全球15位知名的博物馆馆长参与讨论,结果有13位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两年后,密特朗将选定贝聿铭的消息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法国唯一一项没有通过竞标就直接指定建筑师来设计的国家工程。
由一位来自美国的中国设计师,重新设计代表着法国文化与文明最高荣耀的卢浮宫,法国人过不了民族情感关,大嚷着“贝聿铭会毁了巴黎”。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贝聿铭没有妥协。他不止一次地保证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并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殊不知,迎接他的反对声浪更高了。
在当时的沟通会上,法国文化部长甚至公开批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并认为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企图从卢浮宫抢走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愤怒”。愤怒的话语把贝聿铭的翻译给说哭了,但贝聿铭依旧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比较重要一点。”他说。在他看来,在广场上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不仅在视线上尽可能不影响主体建筑,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并跟凯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
随后,贝聿铭开始了反攻。他公开游说称,“巴黎应该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他还主动与密特朗的主要政敌——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探讨,“开放卢浮宫就意味着开放巴黎”,并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卢浮宫竖起同比实体模型,接受公众的检验。最后,大约有6万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并像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民公决。好在,模型最终征服了希拉克,也征服了法国人。
1989年,以玻璃为主体的金字塔在卢浮宫落成。到了1993年,大卢浮宫计划也基本完成了。参观的人绕着拿破仑庭院整整盘了两圈,原先反对贝聿铭的人啪啪打脸,纷纷改口称赞:“这个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就这样,曾经被反对的玻璃金字塔成了法国人的新骄傲。1998年,密特朗在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在后来回卢浮宫进行的一场讲座中,贝聿铭说:“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说完从容地笑了,眼睛在圆圆的镜片后面眯成一条缝。
[素材感悟]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贝聿铭也不例外。庆幸的是,贝聿铭清楚自己的设计理念,清楚自己的设计效果,总之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才敢于坚持,敢于辩解。
[适用方向]
成功贵在坚持,实力是自信的前提。
素材三
无法割断的中国情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几十年,美国是他的事业起点,所设计的项目遍布全球各地,可中国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他对记者说:“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贝聿铭听闻消息后,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他敏锐地感觉到,再过两三年,自己就可以回中国了。果然,三年后,他受邀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阔别家乡已有39年。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贝聿铭更被视作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桥梁,屡屡被邀重返中国设计标志性建筑。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久,他就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此后,他又设计了香港的地标建筑——中银大厦,北京的中银大厦,以及被他称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触动了他与过去的关系,他的祖先、他的故乡……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萦绕心头。所以,即便是在自己宣布退休之后,他也要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那一年,他85岁。在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仔细翻阅了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因为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竣工。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素材感悟]
把苏州博物馆比作自己的“小女儿”,可见贝聿铭的用情之深。在海外游子心中,无论自己飞得多高、多远,祖国永远是牵着自己的那根线。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一部“中国自传”,那么新馆的建造过程正是这位老人一条虔诚的归乡路。
[适用方向]
爱国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情怀,爱她就为她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