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内容概括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非的著作总集,又称《韩子》。司马迁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主要思想有:
(一)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演变的。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面临的问题和应变措施不同。上古时期,人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主要进步是“构木为巢”和“钻燧取火”战胜天灾,解决了人的安全和饮食问题。近古时期,主要解决人祸,例如鲧、禹决渎和汤、武征伐。今世为解决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治国之道。
韩非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口理论。他认为,古代人民少而财有余,无须耕作,仅靠自然即可无忧无虑,故民不争;后来随着人类繁衍,人均生活资料减少,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因此,单纯提倡道德不是救世良药。韩非这种“古今异俗,新故异备”的历史发展观,直接为当时地主阶级的财富争夺、土地兼并政策作了论证。
(二)肯定功利,崇尚法制
韩非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出人“皆挟自为心”(《外储说左上》),好利而恶害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谈不上是善是恶。比如做车子的希望人富贵,做棺材的希望人早死,都是从自己如何能获利的角度考虑,与善恶无关。人与人之间,一切都“用计算之心以相待”(《六反》)。统治者应该因人之情而以利诱之。尽管臣仆尽忠立功的动机是贪图利禄,但只要他们事实上建立了功业,就应当给予奖赏,功利、效果才是判断人行为合理性的标准。可见韩非的人性论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功利主义的效果论,与孔孟之道相隔霄壤。
(三)重视“参验”,力避“前识”
道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人们掌握道理,借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则无往而不胜。“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而在与事物道理接触之前的主观臆测,韩非称之为“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前识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没有实际的参照验证。名言概念必须要与实际相符,“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臣》)。贯穿韩非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注重“参验”。“参”要求将各方面的情况意见汇聚在一起相互参照比较,以避免片面性;而“验”则意味着以实际的事物和功效为标准对认识加以检验,这与他功利主义的效果论相呼应。
作者简介
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公元前233),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王氏宗族,法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要收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目睹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现状,但未被采纳,于是退而著书,终成一家之言。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备受重用。因李斯提出灭六国戰略中最先攻击对象是韩国,而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后被投入监狱,最后自杀,终年47岁。
艺术特色
《韩非子》文风峻峭犀利,锋芒毕露。他的寓言浅近而深刻,幽默而冷峻,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堪称先秦诸子文章中的瑰宝。
(一)文风犀利峭刻,平实浅近
《韩非子》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议论一语中的,抓住本质,语言简洁明快,冷峻严厉。韩非长于比喻论证,使议论深入显出,生动形象,如《守株待兔》。他的寓言大多选自历史故事或世俗生活,于平实中见生动,寓言中的人物善于从平常小事中推演出重大道理,可谓深刻明切。如《三人成虎》中的庞恭,便是采取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的类比方式,把三人成虎“议臣者过于三人”进行类比,意旨明确、平实有力,“竟不得见”的结局证明了三人成虎的预见性。
(二)寓言情节完整、曲折
韩非的寓言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他那些文学色彩浓郁的佳作,往往写得曲折起伏、动人心魂、情节完整、首尾相应。无论题材大小,篇幅长短,他都能使故事情节层层推进,跌宕起伏。在其寓言中,篇幅较简短而又最著名者首推《扁鹊见蔡桓公》(《喻老》)。故事略写桓公执迷不悟,详写扁鹊诊病如神,情节以水到渠成之势推进,在平易中展开和结束,但又生动而富于变化。
(三)善用博喻,说理透彻
韩非擅长用多个寓言故事来比喻一个道理,形成博喻式的寓言故事。如《韩非子·喻老》中,韩非举例论证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观点之后,反面用“扁鹊见蔡桓公”“重耳过郑”“假虞伐虢”等三个寓言再次阐述,使观点无懈可击。韩非运用语言得心应手,可见已经有意识地整理积累寓言故事,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韩非子》一书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名句解读
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译文]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解读]掺人太多的主观情感,缺少超然的态度,很难冷静地观察,客观地分析;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发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译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解读]让神秘感始终留存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震慑力,达到防奸、止奸的目的。可见,韩非显然把无为术当成了治国的重要方法。
3.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译文]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解读]要赏罚分明,君主要牢牢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宠臣拥有过多的权力,否则自己会死得很惨。保持权力的神秘感、神圣感,让大臣敬畏,才能确保权力的稳固。
4.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译文]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解读]生活奢侈了,会遭人嫉妒,被盗贼盯上,疲于防备,生活得很累,所以简朴是有利的。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在厄运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所以幸福不是拥有权势地位,而是平安。
5.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谿,材非长也,位高也。
[译文]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制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解读]一个组织得以顺利运转,一项制度得以贯彻执行,仅仅靠领导者的品德是不行的,还要有权力,即“势”。有“势”才能制服不肖之徒,给其他人以震慑,保证话语权和执行力。
6.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译文]平安或危难在于正确或错误,不在于势力的强大或弱小;生存和败亡在于空虚或充实,不在于人数的众多或稀少。
[解读]任何人的欲望和理想,都必须限定在法律法规和道义允许的范围之内,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民众必须紧密团结,形成合力,才能无往而不胜,如果大权旁落,四分五裂,即使人口众多,也没有实力。
考场链接
1. 2003年高考江苏卷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201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两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無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略
2.(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解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