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李
【摘 要】生态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核算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生态经济资源作出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生态环境一步步遭到破坏,生态问题迫在眉睫,而我国近年来引入了生态会计的新概念,用以配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从生态会计的发展浅析我国逐步搭建的生态会计核算体系。
【关键词】生态会计;核算体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会计的产生与构建背景
(一)生态会计的产生
我国生态会计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学术界只是对生态会计的概念、必要性、生态文明制度等进行了初探,而建立中国的生态会计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情况所决定的:第一,中国环境现状提出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进而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从根本上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态会计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引导和监督企业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第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而高污染、低效率也必然导致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只有加大环保投入,重视生态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上的优势;第三,要正确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生态会计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通过核算企业社会资源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第四,企业责任向社会化功能扩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需要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反映和控制相关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核算出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并向外界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第五,要正确评价企业业绩,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者的社会效益。在计算利润表当中的经营结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消耗反映为收入的减法,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入环境危害造成的环境保护义务,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生态会计构建的背景
1.现在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经采取了保护环境的法律手段。在“谁污染,谁承担”的原则下,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必然要承担环境损害的责任,站在企业角度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非常关注企业环境绩效对企业整体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披露相应的环境影响信息。此外,最终产品制造商出于對国家法令的环保要求,也更愿意接受绿色原材料,更倾向于与重视生态环境的企业合作。生态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环境信息进行生态决策,企业对以下效益的实践需求,使得生态会计的构建成为必要;
2.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态资源被肆意浪费。基于现实中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要求,同样也使得构建生态会计成为必须,以达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将在各方面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环境信息进行生态决策,基于企业对整体经营效益的实践需求,也使生态会计的构建成为企业以及社会的必由之路。
4.社会公众是环境破坏的最终受害者,环境污染会影响人民的生存环境、健康状况。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都会明显影响人们的生活,而每年都有不少居民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例如北方工业城市的雾霾、南方沿海的外来物种破坏性繁殖等。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望也要求我们需要了解环境信息,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的环境影响行为。
二、我国生态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只是针对企业内部,其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反映和监督着企业或组织在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而不是以整个社会为中心。几乎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也不能满足企业可持续的健康稳定发展要求。
首先,我国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仍是以经济信息为核心,以经济效益增长为目标,忽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前提。在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国家虽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但仍不可避免地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目前生态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企业对于如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没有过多的思考,很难抑制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行为。
其次,我国生态会计核算体系也暂未完善,难以建立衡量企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的标准。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以货币为计量基础,通过会计的职能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许多方面的生态问题很难用货币精确衡量,同样生态破坏的后果也很难用简单的核算公式来预测和计算,像许多不可量化的环境信息,如生态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因此,现有的生态会计理论和标准还无法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与监督,也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最后,我国尚未明确核算生态环境的“总会计师”由谁担当,同时社会中也存在着生态会计人才短缺的问题。据一些数据表明,我国仅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而目前我国缺乏能将社会综合效益与生态环境平衡相结合的合理规划与协调人才,同时现阶段生态会计的普及教育也十分匮乏。总之,国内生产总值的虚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资源的枯竭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生态会计核算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一)我国的生态会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会计理论还需要全面完善,包括生态会计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其中包块财务信息部分与非财务信息部分,同时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尚未得到充分实施。对于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处罚不严,形成了政府监督与企业监督的双重无效,另外我国缺乏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规范,企业不愿主动实施生态会计与相关环境信息的披露,最后对于会计理论的不足也导致了我国生态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滞后,无法建立我国生态会计相关的标准体系。
(二)缺乏对生态信息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指标体系。由于生态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核算对象,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再次是环境信息难以量化,财务信息难以计量,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也难以掌握,生态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难以衡量,无法进行生态效益评价;最后是由于生态环境信息计量的多样性,导致核算出的信息之间往往不具有可比性。生态会计的核心是记录和整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做出生态决策,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生态环境信息。在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不明确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生态会计核算标准和统一的信息披露形式,致使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较差,同样对企业往往缺乏强制性规范导致其不愿主动披露环境信息。
(三)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生态会计专业人才。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往往不强,仍然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交纳少许排污费而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观念。由于环境保护的外部性,企业没有积极考虑环境问题的源头;其次是很大一部分社会公众缺乏环保意识,更没有行使自己环境监管的权利;同时我国没有生态会计业务的专业人才,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企业会计,没有融入环境生态学、宏观社会环境等相关知识。
四、我国如何构建生态会计核算体系
(一)加强生态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生态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同样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态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这一学科与传统会计有共生的一面,但也有角度不一致的地方。例如,传统的会计主要是用货币来衡量经济行为,而生态会计中的许多资源资产和环境信息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对生态经济学和会计的计量方法进行比较和整合。现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进我国生态会计的理论与实践。政府部门也应当支持和引导会计理论在生态会计中的应用,以提高我国生态会计理论水平,促进理论研究的突破,为生态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二)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完善生態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要制定出环境保护基本法,为其他专门性立法提供基础;然后完善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环境保护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另外大力提倡对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程序法等相关法律法条规定进行生态保护问题的修订工作。加强生态环境方面执法,就是加强政府保护环境的责任,按照“保护者受益、开发者修复、损害者赔偿、受益者补偿、破坏者受罚”的原则,增加破坏生态环境的成本,提高对受害者的法律支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激励机制。
(三)完善对生态会计工作的内外部监督
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全程的控制和监测,全面掌握环境变化的具体情况,确定环境破坏的责任。同时大力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有关信息,以便发表意见,采取行动。企业往往出于自身利益,很难从生态环境效益出发,全面、真实地披露环境生态信息,因而需要加强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生态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控制和监测,环境破坏的归责落实到位,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
(四)推动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公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环境保护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福祉相关,生态会计核算体系要监督和规范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依靠舆论的支持。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开展全面的生态环保教育,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鼓励各类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组织和个人参与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划当中。
【参考文献】
[1]高卫中.绿色会计发展方向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234.
[2]聂鑫.大力发展绿色会计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9):209.
[3]孙晓雨.绿色会计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7):248-249.
[4]王庄媛.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与实践[J].经贸实践,2018(12):147-148.
[5]游峻杰.试论我国生态会计的建立[J].商场现代化,2016(07):218-220.
[6]杜殿明.生态会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121-122.
[7]桑军朝.绿色会计理论的构建与实施[J].经济论坛,2009(14):130-131.
[8]高俊伟,王宗树.环境会计与和谐社会建设[J].商业经济,2007(0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