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平 方旭峰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机一直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由于朝鲜问题的高度复杂性与朝鲜行为的巨大迷惑性,各国对于朝鲜发展核武器动机的认识一直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政治派别、同一国家不同届政府、同一政府在不同阶段对于朝鲜发展核武器动机的认知经常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他国行为动机的判定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朝核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多边国际问题,对朝鲜拥核动机的巨大认知差异对各国深入理解朝核问题根源、协商一致制定对朝政策,早日与朝鲜达成有效协议、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当前,朝鲜半岛再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此关键节点,再次探析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机根源,改善当前对朝鲜拥核动机认知中的对立、摇摆状态,减少各国在主要观点上的矛盾与分歧,对促进各国与朝鲜达成有效协议,破解朝鲜半岛僵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朝鲜拥核动机的研究主要是对朝鲜当代外交政策的解读,关注国际体系结构的动力变化,对于历史与社会维度的动因关注较少,因此,本文拟从历史与社会维度重新审视朝鲜问题,充分运用角色理论中的国家角色观念这一概念,剖析朝鲜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独特的国家角色观念,并探索其与朝鲜国家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当前朝鲜拥核的动机研究作出有益补充。
早在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期间,对朝鲜发展核项目动机的认知分歧便在朝核问题各相关国之间出现。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分歧不断发酵,已发展成朝核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朝鲜拥核动机认知分歧的第一个表现是认识对立严重,难以弥合。由于朝核问题的复杂性、朝鲜行为的迷惑性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领导人、不同研究者立场、视角与归因方法的不同,对于朝鲜为何发展核武器这个问题,各方观点分歧较多。政权安全、经济利益、合法性、统一、地位与影响力等归因都占有一席之地,且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美国经常在与朝鲜沟通受挫后得出朝鲜“无赖”“疯狂”“讹诈”的归因,并倾向于施压与采取强硬立场。美国国防部与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确切防御”(Real Clear Defense)智库的主张便是美国对朝动机认识的一个典型。该智库文章认为,朝鲜要维护其安全,一个适度而可靠的小规模核武库便已足够达到威慑作用,根本无须发展中远程导弹,从朝鲜行为分析,其目的只是为了讹诈。(1)Danny Lam,Understanding North Korea’s Motives,https://www.realcleardefense.com/articles/2017/05/18/understanding_north_koreas_motives_111403.html.韩国的看法与美国迥然不同。韩国的进步倾向总统金大中、卢武铉却认为,朝鲜这个同胞国家发展核武是为了在南北竞争失衡后维护其政权合法性和对韩国的竞争力,因此对朝强硬或者动武并无必要。到了文在寅执政时期,韩美立场再度出现了重大分歧。各国对朝鲜拥核动机认知的分歧之大,可见一斑。
对朝鲜拥核动机认知分歧的第二个表现是朝核问题各当事国对朝鲜拥核动机所持的观点变动频繁,难以形成定论。朝鲜的行为既神秘又无常,让其他国家捉摸不定,因此,通过朝鲜的言行推断朝鲜的动机并非易事。朝鲜经常在对话开启之前突然叫停或者在艰难谈判达成协议后突然毁约,使其他国家先前的动机判断陷入混乱,并得出朝鲜“疯狂”“不理性”的归因。美国与韩国的政府更替也经常伴随着对朝鲜拥核动机判断的剧变。比如,小布什政府初期对朝政策的假设前提是朝鲜拥核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安全保证,因而抛弃了克林顿政府对朝鲜的利益驱动假设,希望通过强硬政策,以多边“安全保证”换取朝鲜弃核。但在后来参加六方会谈的过程中,小布什政府重新接受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机在于获取经济与外交利益,而非安全这样的观点,(2)阎学通:《朝核迷局猜想》,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6457/9707713.html。转而支持用援助换冻结的政策。克林顿政府、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都发生过类似的对朝鲜拥核动机判断的转变。韩国政府对朝鲜拥核动机的认知转变频率要低于美国,但还是经历了金大中、卢武铉总统的经济利益与统一假设转变为李明博、朴槿惠总统的武力威胁假设,(3)《朴总统面临的危险北方》,http://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764274.html。又转变为文在寅总统的安全保证、经济利益假设(4)Choe Sang-Hun,Will Kim Jong-un Trade His Nuclear Arsenal to Rebuild Economy?,https://www.nytimes.com/2018/04/21/world/asia/north-korea-kim-jong-un-nuclear-tests.html?_ga=2.151604090.2143925361.1548561864-1462085070.1518076500.这一曲折过程。
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深刻而长远。长达数十年的认知分歧使得各国的对朝政策呈现出了延续性和稳定性差、国家间分歧大而合作难这两大特征,并深深地影响着朝核问题的发展态势。
对朝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差是朝核问题的两大当事国——美国、韩国——对朝政策的主要特征。由于对于朝鲜拥核动机存在着长期的分歧与变更,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的对朝政策一直在威胁、收买与孤立三者之间徘徊不定。(5)Doug.Bandow,The China Option Progress in Pyongyang Must Go Through Beijing,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6-11-01/china-option.自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对朝政策已发生过六次重大转向:第一次,从克林顿政府初期的尝试强硬军事打击手段转向谈判,以“冷冻-弃核换补偿”;第二次,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全面否定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要求朝鲜以“全面、可核实、不可逆转的方式”弃核,来换取美国的多边书面安全保障;第三次,在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签署后,小布什政府又转向了接触政策;第四次,《闰日协定》签订后不久,奥巴马政府转向了“战略忍耐”政策;第五次,特朗普上台后放弃“战略忍耐”政策,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威压政策;第六次,平昌冬奥会后,特朗普政府转向了与朝鲜对话的策略。韩国对朝鲜的政策也出现了相似特点。20世纪90年代,金大中政府开始对朝鲜实施“阳光政策”;2008年,李明博上任之后,韩国政府抛弃“阳光政策”走向对朝强硬;2018年,文在寅政府则明显倾向于对朝接触。美韩两国的对朝政策摇摆严重,延续性不强,不确定性极大,时常出现一个政策的效果刚刚显现,就被新的政策打断的状况。(6)傅莹:《朝核问题的起起伏伏——中方视角》,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7/05/e58285e88eb9-e69c9de6a0b8e997aee9a298e79a84e8b5b7e8b5b7e4bc8fe4bc8f-e4b8ade59bbde8a786e8a792.pdf。
朝核问题各方的对朝政策存在分歧已是常态,各国之间展开合作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即使是美韩这两大盟国,也经常难以保持一致。在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奉行“阳光政策”的金大中总体希望小布什的对朝政策能够延续克林顿政府的做法,继续坚持与朝鲜接触。但是,鲍威尔却在峰会时公开对记者表示新政府会放弃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7)Michael J.Mazarr,The Long Road to Pyongyang,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07-09-01/long-road-pyongyang.与此同时,金大中总统的“阳光政策”却依然在继续,并在卢武铉总统继任后升级为“和平繁荣政策”,将韩朝关系上升到迎接“东北亚新时代”的高度。这与小布什政府在此期间对朝鲜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特朗普总统咆哮“火与怒”的时候,韩国总统文在寅并没有紧密配合美国来威慑朝鲜,而是在几天之后发表了极其强硬的反冲突言论:“我们国家的利益是和平,朝鲜半岛再也不应该发生战争了……不管怎么样,朝鲜核问题都必须和平解决!”(8)Choe Sang-Hun,U.S.General and South Korean Leader Push for Diplomacy on North Korea,https://www.nytimes.com/2017/08/14/world/asia/north-korea-us-joseph-dunford.html?_ga=2.88833628.693594284.1548308544-1462085070.1518076500.这种明显的分歧极大地增加了合作的难度,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如此巨大的认知分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当代国家之间沟通如此频繁、便捷的国际环境中,国家之间特别是美韩这样的亲密盟国之间,以及各国不同届政府之间对朝认知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这是长期引发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下面从政策与行为归因模式、朝鲜的内政两大维度对其进行探讨。
强调中短时间维度精确的政策与行为分析,忽略长历史维度的整体宏观研究的归因模式是当前对朝鲜拥核认知分歧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对在某一中短期时间段内的朝鲜拥核行为进行分析是学界与政界对于朝鲜行为的主要归因方法。行为科学对于国家行为分析的影响持久而深入,但在对朝政策实践中,基于中短期行为的归因模式在某些状况下不但无助于加深理解朝鲜拥核的真实动机,反而会起到混淆作用。从美韩对朝政策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美韩对于朝鲜拥核动机的认知判断主要来源于对中短期朝鲜行为的观察,这在美国的对朝政策中尤为显著,对不同历史周期朝鲜行为的选取会对其动机归因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当朝鲜在旷日持久的谈判中对能源、经济等方面的援助表现出一定兴趣时,美国会推断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换取经济援助,因而倾向于用巨额经济援助强化朝鲜的动机,以换取朝鲜冻结核项目甚至弃核;而当援助不发挥作用、朝鲜违背协议时,美国又会倾向于认为朝鲜拥核的动机是安全保证或者是核讹诈,会倾向于寻求强硬政策威胁或惩罚朝鲜,让朝鲜获知为了安全而发展核武只会更不安全,并且还会遭受惩罚。当美国认为无论是激励还是惩罚都对朝鲜无效时,便倾向于无视朝鲜的动机,而选择类似“战略忍耐”之类的孤立政策,在忍耐克制中坐等朝鲜“内爆”。相互矛盾的归因不断涌现,表面上看似灵活,其实近乎混乱,这导致美国从未产生过一种能够长期坚持的对朝政策动机假定。
朝鲜特殊的封闭状态是各国对朝鲜拥核动机认知分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上有“隐士之国”之称的朝鲜一直将长期孤立于国际社会视为一种荣耀。在冷战时期,朝鲜就曾拒绝纳入苏联的贸易体系,而宁愿选择保持经济独立性的自主生产;冷战后,长期的制裁进一步加强了朝鲜的封闭状态。朝鲜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官方的体育活动和文艺表演是为数不多的交流方式,互联网只有少数相关人员才能使用。朝鲜有官方的移动电话网络,但是不提供数据连接和国际呼叫。(9)《朝鲜:最隐秘国家的互联网》,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2/12/121210_world_north_korea_internet.shtml。在社会民情方面,外部很难直接获知。在朝鲜的各个角落,任何外国人的存在都会引起注意,并被限制随意在朝鲜境内出行。旅行团的线路都经过严格审批,旅行全程有朝方人员陪同。在经济状况方面,外界也所知甚少,仅有韩国的情报机构、几所大学和更少的北美智库积累了关于朝鲜经济的年份估计。朝鲜总体上接近于一个“不可描述”的不可知状态。(10)《谁拥护谁反动:朝鲜改革开放路向何方》,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4781019。美国经济学家马库斯·诺兰(Marcus Noland)曾在《外交政策》刊文公开承认,美国对朝鲜的了解程度还处于十分浅薄的状态。(11)Marcus Noland,Why North Korea Will Muddle Through,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1997-07-01/why-north-korea-will-muddle-through?cid=int-an2&pgtype=hpg®ion=br1.在这种局面下,了解朝鲜核政策动机的方式几乎仅限于朝鲜官方的表态,还有与其他朝核问题相关国家在谈判中有限的互动等。这就让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与学者容易陷入基于中短期政策实施效果的归因模式,对朝鲜的行为动机作出诸多不一致的解读。
对朝鲜会很快崩溃的盲目乐观也是各国忽略朝鲜拥核真实动机、最终导致认知分歧的又一大原因。出于对朝鲜真实情况的不了解,以及某种莫名的乐观精神,对朝鲜即将崩溃的预测已经在各国政界、学术界和媒体流行了数十年之久。但事实上,朝鲜既不会也不能够崩溃,因为周边邻国都难以承受朝鲜崩溃的后果。即便如此,在美日韩这几个与朝鲜敌对的国家中,认为朝鲜即将崩溃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奥巴马便曾经认为金正日的去世将伴随着朝鲜政权的坍塌,(12)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 Reviving the Art of the Deal,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north-korea/2017-02-13/trump-and-north-korea.并选择了“战略忍耐”坐等朝核问题自行化解。韩国政府也对美国亦步亦趋,在李明博和朴槿惠的任期与奥巴马任期重叠的8年期间,任何关于朝核问题的会谈都未能举行。在这期间,朝鲜的核能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盲目乐观在1994年朝核问题时便已出现过一次:在大势面前,崩溃是朝鲜的宿命。(13)Byung-joon Ahn,The Man who Would Be Kim,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1994-11-01/man-who-would-be-kim.既然朝鲜即将崩溃,那么朝鲜发展核武的动机就没那么重要了。随后,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种盲目乐观背后对朝鲜认知的匮乏。但这种乐观仍然一次又一次地让政策制定者忽略了对朝鲜发展核武器背后真实动机的认真考量。
要改善当前对朝鲜拥核动机归因分歧巨大的局面,各国特别是美国必须抛弃盲目乐观的情绪,承认对朝鲜认知的匮乏状态,重新审视从朝鲜的中短期行为以及对朝政策效果反馈来判定其动机的归因模式。当前大量关于朝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朝鲜中短期内的政策与言行上,并以此拟定对朝应对策略,对于朝鲜拥核动机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但朝鲜难以捉摸的行为模式使得这些政策与言行带有极大的迷惑性。因此,拉长历史维度进行研究成为破解这种迷惑性的新方法。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角色已越来越多地为众多学者所承认,其社会因素对其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正越来越多地被国际政治学者所关注,建构主义在20世纪末的异军突起正说明了这一点。在这一研究趋势下,从长历史周期的逻辑与多层次社会属性的视角对朝鲜的历史、社会观念、朝鲜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行分析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是对当前对朝行为研究的有效补充。
国家角色观念是指国家对其在国际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的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位置观念,以及其他国家对本国国家角色期待的稳定观念。国家角色观念衍生于政策制定者对其国家的定位或者在国际体系中任务的理解,(14)Breuning,M.,Role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tate of the Art and Blind Spots,In Harnisch,S.,Frank,C.and Maull,H.W.(eds),Role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bingdon:Routledge,2011,pp:16-35.由国内价值、文化与历史遗产构成。(15)Holsti,K.,“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14,No.3(1970).国家的角色观念由国家之间在历史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对国家的外交战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从社会视角看,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其外交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扮演行为,都是为了贯彻本国的国家角色观念,(16)Cameron G.Thies,Marijke Breuning,“Integrating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rough Role Theory”,Foreign Policy Analysis,Vol.8,No.1(2012).并以此强化国家认同,维护国家共同体的同一性与凝聚力。从朝鲜国家角色观念在历史中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当前朝鲜的国家战略与国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1.不屈的独立捍卫者
不屈的独立捍卫者是朝鲜最古老并流传至今的重要国家角色观念之一。从卫氏朝鲜时期到仁祖时期,朝鲜在独立自主方面的传统便已深入人心。(17)朱立熙:《韩国史》,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第132页。到了19世纪,朝鲜的独立性更加显著。大院君对西方国家提出的通商要求极为敏感,认为只有彻底锁国才能维护朝鲜的独立与安全,多次击败西方列强入侵。1895年,“乙未事变”后朝鲜各地又爆发了反对日本侵略的义兵斗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势力进一步侵入朝鲜。1905年,朝鲜又被迫与日本签订《第二次日韩协约》(《乙巳条约》),其外交权彻底被日本剥夺。朝鲜国民极为激愤,众多官员自杀抗议,民众示威,商人罢市,全国性抗日运动随即爆发。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日本的吞并反而激发了朝鲜人强烈的独立意识,抗日运动风起云涌。1919年,日本的专制暴政引发了数百万民众参加的“三·一运动”,极大地展现了朝鲜人民寻求独立的决心。随后不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朝鲜国内还爆发了“六·十万岁运动”和“光州学生独立运动”,与海外的抗日独立运动遥相呼应。朝鲜抗日独立运动一直持续到了日本投降为止。
金日成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后,朝鲜虽然在安全上对大国有所依赖,但在其独立性上依然高度重视。(18)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8页。朝鲜战争结束后,金日成对其内政进行了大调整,极大地削弱了其他大国对朝鲜政权的影响力,朝鲜政权剩下的高层全部都是与金日成在中国东北抗日期间有关联的战友。苏联对朝鲜高层领导方式的干涉以及经济渗透的企图使得朝鲜与苏联决裂并失去了苏联的援助。(19)Joungwon A.Kim,“North Korea’s New Offensive”,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1969-10-01/north-koreas-new-offensive.20世纪90年代,朝鲜秘密发展核武,周边大国一致反对,但朝鲜仍然决意冒险进行核武器开发。
通过朝鲜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朝鲜具有对主权独立极其敏感、誓死维护的特点。这种国家角色观念深深地镌刻进了朝鲜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之中。不惜代价维护其独立,抗争外来干涉与压迫已成为朝鲜半岛的重要传统。在朝鲜历史中,几乎每一次朝鲜在屈服于强权签订条约之后,都会选择继续反抗。朝核问题各相关国对于这一点应该高度重视。
2.文化的先进继承者
认为自身是儒家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并以此为豪是朝鲜国家角色观念中的另一大特点。在朝鲜民主国家成立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出于中华文化圈中的华夷思想,朝鲜半岛历代王朝国家皆以箕子受封、由夷入夏作为王朝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朝鲜在中华文化圈这个“天下”中扮演的角色是相对平等的“共天下”角色。朝鲜半岛上的政治实体得以保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天下”体系是反帝国的政治制度,是向世界万民平等开放的政治体系。天下不仅“无外”,而且“为公”。(20)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第58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中原王朝并不执念于对朝鲜进行彻底征服。在封贡体系中,朝鲜半岛王朝是天下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共同构建者,是相对于“夷”的华夏文明的继承与发扬者。
这种只是在方位上体现的“中心”——“非中心”的平等角色在明王朝覆灭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清朝入主中原,但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对其“夷狄”身份却深为鄙夷。只是迫于实力上的差距,朝鲜在表面上维系着与清朝的朝贡关系,实质上却认为自身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继承者。(21)谢桂娟:《华夷观视角下的中朝宗藩关系——以明清时期为例》,《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六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8页。朝鲜在明朝灭亡之后仍然继续使用明朝年号,保护明朝遗民,俨然以天下“中心”自居。在东亚这个“天下”国际社会,以文化与道德上的优越性作为合法性基础的共有观念使朝鲜意外地在国家共同体塑造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对于清朝的“夷”这个角色,朝鲜的“华”角色得到了大大强化,并且认为在天下处于正朔地位,其共同体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在现代主权民族国家建立之后,这种历史文化优越感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文化中心的地位让朝鲜在与任何大国抗衡时都能够继续保有强烈的自豪感。共产主义、文化优越感相互融合,再结合朝鲜屡次在大国的铁蹄之下胜利捍卫独立的骄傲传统,激发出了一种极其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处理朝核问题中,大国对待朝鲜的态度即使只暴露出丝毫的傲慢与大国沙文主义,都很可能会引发朝鲜极为激烈的反应。从这个视角看,朝美两国在执行协议的过程中遭遇的诸多问题,有可能与态度和方式有关,而不一定是实质利害关系问题。
3.统一的合法执行者
朝鲜的国家角色观念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是朝鲜坚定地认为自己才是朝鲜半岛唯一、合法的统一执行者。这在众多秉承现实主义思想的西方学者与官员眼中的确难以被理解:与韩国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缺乏任何国际力量支持的朝鲜坚信自己将统一朝鲜半岛。然而,在东亚儒家文化国家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朝鲜还是越南,统一一直是国家共同体合法性的最重要基石之一。中国在历史上曾无数次陷于分裂,但最终都在儒家文化大一统合法性的旗帜下被重新统一。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也会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将统一作为其天下正统的重要标志。(22)孔祥林:《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152666.html。自认为继承了儒家正统的朝鲜也和中原各个王朝一样,对于统一问题极度重视。由于朝鲜半岛统一的历史长达1 300多年,朝鲜民族具有极强的民族同质性与凝聚力。在现代主权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刺激下,半个多世纪的领土与民族分裂使得统一不但涉及法统,还与国家核心利益、民族主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不可协商的议题。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放弃统一这个目标,朝鲜的立国根基都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朝鲜与韩国均在《宪法》中表明朝鲜半岛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特别是朝鲜,自从经济发展水平被韩国拉开,传统军事力量逐渐趋于落后,统一在朝鲜政权合法性中的分量反而得到加大。
因此,从现实主义实力对比或者朝鲜在中短时期的政策行为来判断朝鲜的政策动机,忽略朝鲜在统一方面的强烈动机,是十分危险的。比如,朝鲜在1972年之前对美韩实施的一系列让人费解的进攻性行为。对行为本身进行现实主义利弊分析很容易得出错误的认知结论。朝鲜的实力和国际环境并不足以支持这一系列不理性的决策。但这种“不理性”背后的理性便是金日成对于其还甲——朝鲜文化中的60岁生日轮回——来临之前统一大业未竟的焦虑。于是,朝鲜派出精锐部队刺杀韩国领导人,向南方实施大规模渗透,击落美国军机,让美韩的决策者们大为不解。
1.朝鲜的国家角色观念与国家外交战略
通过对朝鲜历史与国家角色观念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独立、优越感、统一这三大要素对于朝鲜的高度重要性。朝鲜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均围绕这三大观念展开:围绕独立,朝鲜提出了强调政治自主、经济自立、国防自卫的主体思想;围绕优越感,朝鲜在国内不间断地开展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宣传与教育,让朝鲜民众即使在极端困苦的“苦难行军”中依然对政府保持忠诚,对国家地位感到自豪;围绕统一,朝鲜在1972年提出《统一祖国三项原则》,1993年提出《为统一祖国,实现全民族大团结的十大纲领》,并辅以长期的外交努力争取南北统一。2018年,朝韩两国领导人在板门店会晤,统一两字赫然出现在名为《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繁荣和统一的板门店宣言》的历史性文件上。
2.朝鲜的国家角色观念与国际社会认知之间的裂痕
由于朝鲜独特的神秘面纱,国际社会对于朝鲜的国家角色观念认同度并不高,对朝鲜国家角色塑造的国家外交战略认同度较低。朝鲜的国家角色观念与国际社会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裂痕。朝鲜认为自己独立并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国际社会的认知是朝鲜依赖中国;朝鲜认为自己的国家制度、文化具有优越性,国际社会的认知是朝鲜已经落伍;朝鲜认为自己的孤立光荣而具有意义,国际社会普遍的认知是朝鲜自我封闭;朝鲜认为统一是其骄傲的使命,国际社会的认知是朝鲜统一半岛还需漫长时间。这种普遍存在的认知裂痕不会因为一部分国家、一部分学者、一部分亲临朝鲜的游客观念的转变而快速改变。朝鲜普通民众对于这种外界的认知并不一定清楚,但是朝鲜的领导者对这一切了然于胸:西方敌对势力将朝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际秩序的巨大变革带来的困难等同于朝鲜国家的失败。
朝鲜的领导者十分清楚这种国内外观念与认知差异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当或早或晚都会在朝鲜发生的对外开放大规模开启时,这种存在于朝鲜之外的国际社会观念将会随着商品和金钱流入朝鲜,增加朝鲜对外国的依赖,腐蚀民众对政权的支持,降低朝鲜在统一议程中的地位,损害朝鲜国家的根基——朝鲜的独立捍卫者、优越文化继承者、统一合法执行者的国家角色将轰然倒塌。这是朝鲜领导者断然无法接受的局面。在经济实力与常规军力短期无法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国家角色观念与外界认知之间的巨大裂痕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填补的时候,核武器成为了必然和唯一的选项。在大国的夹缝中,朝鲜制造核武器这一反抗行为既能强化独立捍卫者的角色,也能激发出民族优越感,更能得到统一的巨大力量,并且还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尊重与接纳。
因此,作为国家这一国际社会独立行为体而言,朝鲜的众多国家战略都是为塑造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贯彻其国家角色观念服务的。而国家角色观念又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深深根植于国家的文化与集体记忆之中。只有深入朝鲜的历史与社会,理解朝鲜国家角色观念的萌芽、发展,才有可能透过短期的、表面的国家行为,掌握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深层次动机。在漫长历史中对外来压迫的长期反抗、对儒家文化的有效继承以及对单一民族统一状态上千年的维系使得朝鲜对独立自主、文化制度的优越感以及统一抱有极其强烈的战略偏好。安全保障不可能给朝鲜真正的安全感,经济利益也绝非朝鲜的根本利益。在朝韩边境成千上万门瞄准首尔的大口径火炮以及朝鲜崩溃后的巨大后果足以确保美韩不敢对朝鲜有丝毫过激举动。朝鲜发展核武器反而会带来美国的颠覆阴谋。在忍受了极为艰难的“苦难行军”之后,朝鲜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好转,用发展核武器来换取援助显得愚蠢而没有必要。朝鲜发展核武器绝非只是为了安全、经济利益,更不可能是失去理智的疯狂挑衅,而更有可能是在借用追求独立自主和力量的行为,改变国际社会对朝鲜国家角色的身份认同,弥合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偏见与朝鲜自我期待之间的裂痕,帮助朝鲜以一个被内外一致认可的强国姿态重新融入到新的国际体系中。
通过历史与社会的逻辑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朝核问题的本质是“天下”体系与冷战体系痕迹明显的朝鲜以何种角色、何种身份进入国际社会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起始于东亚天下体系崩溃,发酵于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中民族国家的成立,爆发于苏东剧变后朝鲜缓慢融入新国际体系国际社会的过程。如果朝核问题各当事国还是将朝核问题仅仅看作是安全问题、经济问题、合法性问题,并以此为动机制定对朝政策,忽略朝鲜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国际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角色、身份需求,而寄希望于对朝鲜进行军事威慑、经济收买,以朝鲜的表面屈服或者达成协议为目标,那么朝核问题彻底、和平解决的希望将十分渺茫。
从历史与社会的视角审视朝核问题,我们可以透过当前纷繁的认知分歧,看到朝鲜拥核的一个重大动机便是对强大的国家角色观念与国际社会认知之间裂痕的弥补。因此,国际社会真正地尊重与接纳朝鲜才是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之路。朝鲜这个兼具古老“隐士之国”与冷战的最后堡垒双重特征的特殊国家终究要退去隐士的面纱,融入到当前的国际社会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有过欧洲留学经历的金正恩为代表的朝鲜领导者们,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大势。市场化已经在朝鲜的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朝鲜政府已经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下属朝鲜半岛专业网站Beyond Parallel的研究,朝鲜居民75%的收入来源于市场。(23)David Kang,The Wolf of Pyongyang How Kim Jong Un Resembles a CEO,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north-korea/2017-08-09/wolf-pyongyang.朝鲜外部繁荣与兴盛的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在朝鲜的社会中蔓延、发酵。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积极的一员,才可能使朝鲜真正成为朝鲜国家角色观念中那个坚韧、自豪而强大的国家。核武器只是尊重与接纳的催化剂,朝鲜的领导者们明白这一点,朝核问题的各当事国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各国达成这一共识并长期坚定贯彻,才是朝核问题和平化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