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玲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既直接又单一,遇到的困难少,经历的挫折少,对陌生的社会新环境毫无准备,很难融入集体,出现适应性问题,心理波动明显,负面情绪扩散,脆弱者濒临崩溃边缘,出现情绪障碍、人格缺陷等心理危机。因此,高校不仅要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 更需要高校辅导员介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高校辅导员要做“倾听者”及时发现并与潜在心理危机学生沟通,找出心理症结;做“引导者”关注异常学生,缓解其不当情绪,释放不良情绪;做“实践者”采取措施干预心理事件,最小化心理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 世纪的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1 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个体心理的内在主观感受和外在客观表现。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身心感觉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情绪积极、稳定协调;健康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谐健全;人际关系良好;热爱生活和学习,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等。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环境、 学习方面的变化等适应不良问题, 学习压力大、动力不足、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自卑、冷漠等情绪问题,性健康问题,神经症等问题。目前,我国有约14%~2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多因学业问题和情感问题,约30%的大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引发心理疾病,产生厌学,进而休学、退学的学生比例占据很大比重,并逐年上升,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利益,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种, 产生众多心理障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结合地方院校环境和专职辅导员实际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大学是学生的“心理断乳期”阶段,离开父母的监护,脱离了对家庭的依赖,远离家乡,切断了心理联系的纽带,成为有独立想法和行为的个体,重构了自我心理世界。尽管环境变迁只是生活发生变化的一部分,但依然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衍生出应激思维和行为。大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与陌生的人和事相遇,不熟悉的校园, 疏离的班集体, 很多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兴奋感、紧张感、陌生感、疏离感等因素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问题。 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是不小的挑战,需要学会自理,独立生活,解决一切生活琐事。 曾经拥有自己的休息与学习空间,进入大学后,与不同的学生同住,共享寝室空间,彼此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不同,还需面对和适应语言隔阂。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使很多学生感到茫然、孤独、束手无措,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焦虑、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甚至有休学、退学的想法。
“00 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但人际交往差,集体观念淡化,对团体活动漠不关心。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正常, 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相较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角色呈现多元化。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具备不同的教育背景,具有不同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各异,带着学业期待来到大学, 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渴望友谊, 渴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期望建立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 但缺乏在短期内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经验和技巧,表现出社交焦虑与恐惧,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得不自在,看重他人的审视,在意他人的评价,引起心烦意乱和不安,从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 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冲突集于一身,形成恶性心理障碍,造成学生畸形的心理成长轨迹。
每一个成长着的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佼佼者”,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从不畏惧学习,进入大学依然信心十足,也期望达到优异的学业水平,也承载着父母的教育期望。进入大学,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学习强调的是自主性,不能如过去一样依赖教师,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的巨大转变大大较低了一贯的学习优势,学生面对这种自我定位高的落差状态,缺乏思想准备,不能用平稳的心态看待学科成绩,现实不能达到所追求的理想,自信心下降,失落感增强,又倾向于与他人的纵向对比, 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严重偏倚,出现自伤、自杀、报复等攻击性行为。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外语、 计算机等相关技能是辅助。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专业课和公共课知识,求知欲不强,且缺乏积极向上的毅力,有厌学情绪,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学习;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动机功利化,面对专业的第一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直接表现为“考证热”现象。 种种学业问题导致学业压力倍增,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增多,自信心极速下滑,产生自责甚至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 在大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好感度高,信任度强,相较于其他教学岗位和行政岗位教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 高校专职辅导员在面对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时应掌握方法和技巧。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当面对心理问题时,79.8%的大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的方式寻求疏导。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关键是建立互尊互爱、平等友善的关系,放低姿态,以平常心主动亲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分享故事,倾听学生成长的烦恼和困惑,做忠实的听众,帮助遇到心理危机的学生分析心理事件,进行心理困扰的判断和识别,寻找心理症结,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心理行为,坚决杜绝表象的心理困惑演变成心理疾病。
心理闭锁和寻求理解的冲突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冲突之一。大学时代,是学生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个性基本形成,期望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但又恐惧落单,害怕孤独,遇到问题时希望自己的情感有宣泄的对象,有“共情”的知己。这时,辅导员要学会做“引导者”,重视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满足学生合理恰当的欲望,以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树立学生信心,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耐挫能力。 当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时, 情绪积极, 能平静对待,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坦然应对,真正满足心理健康的标准,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高校辅导员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应该遵循“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介入、早治疗”的工作方针,做好心理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 实现最初目的, 有效预防大学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辅导员通知全系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录入测评学生信息、试卷的管理和分发、查询测评参与状态、查看测评结果和学生干预管理。 对筛选出的心理危机学生,一对一约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二级院系坚持教育与预防相结合, 不断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御体系和特色活动体系。学校引入激励机制,重塑学生的信心, 给予学生宽容、 理解和赞赏的心理表现,激发学生的潜能及其求知、求职的欲望,解决学业问题和就业问题等心理疑虑,强化教育效果。
高校专职辅导员处在学生事务管理的第一线,伴随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大一适应阶段时,对新鲜的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辅导员需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集体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等,解决多样化的适应性问题,走出心理困扰;大二发展阶段时,面对繁重的专业课知识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辅导员需指导学生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爱好、工作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障碍危机圈;大三成熟阶段时,要明确自己的学业规划终点是什么,职业生涯的道路在哪里, 辅导员需对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防止学生显现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固化,思想偏执等心理问题;大四飞翔阶段时,会遇到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会纠结分叉路口的选择,辅导员需指引学生走出漩涡,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意识得到完善。因此,高校辅导员需遵循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发展规律,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和技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