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娟,郭瑞永(通讯作者),莫永凤,曹智佳
(1柳州三江民族医院MRI室 广西 柳州 545599)(2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柳州 545500)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极易致关节损伤[1]。隐匿性骨折是指关节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出现骨小梁断裂,伴骨髓出血、水肿现象[2]。一般X线无法及时发现或有效检测出隐匿性骨折,早期诊断率较低。MRI的临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笔者就根据此研究,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诊断中应用MRI检查,对其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患者伴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患者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8.97±6.49)岁;交通意外伤37例,跌倒伤8例,打击伤5例;患者伤后至检查时间为1h~7d;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多层螺旋CT扫描:64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电压为120kV,电流为110mA,层厚为5mm,扫描膝关节疼痛、肿胀部位,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方法进行分析,选择骨折最清晰的图像。
MRI检查:西门子1.5T磁共振机,Sigan Excite型0.35T常导磁共振机(国产),层厚为5mm,间距为3mm,矩阵为256×256。T1WI参数:TR为600ms,TE为20ms;T2WI参数:TR为4000ms,TE为100ms;STIR参数:TR为200ms,TE为90ms。分别对病变处行冠状面扫描、矢状面扫描及横断面扫描。
50例患者均经关节镜与手术诊断均被确诊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将其作为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与MR的检出率,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本次研究内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RI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多层螺旋CT与MRI检出率比较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经MRI检查,T1WI、T2WI显示低信号带,因骨髓水肿致T2WI低信号带周围片状呈高信号。其中I型骨折者T1WI低信号,T2WI片状高低混杂信号,STIR高信号,骨折线模糊,未累及骨皮质及软骨。Ⅱ型骨折低信号影,呈线状、放射状,延伸至骨皮质,骨折类型严重,T1WI中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Ⅲ型骨折T1WI低信号,T2WI片状高信号,STIR高信号,关节软骨骨折,呈断裂骨折线,不规则软骨形态,见相邻关节软骨损伤表现。
膝关节活动量大,关节端结构为松质骨,在受到暴力作用时,膝关节极易发生骨折。而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骨折缺乏典性特征,一般为骨小梁微小断裂,骨质病变,且与周围组织密度无明显差异,骨皮质完整性较高,而X线无法显示细微骨折,而且膝关节活动量大,在持续作用下会加重骨折端磨损,致不可逆性后遗症[3-4]。
MRI是目前临床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常用手段,为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在强磁场内,利用原子核所产生的信号,利用图像重建成像技术,不会产生伪影,具较高的成像清晰度,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分辨率较高[5-6]。本组研究中,MRI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较多层螺旋CT相比,MRI可提高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具较高应用效果。
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行MRI检查,通过T1WI与T2WI信号变化,可反映人体组织结构变化,并能显示出同一组织化学结构及密度组织,可检出骨髓水肿、韧带与软骨损伤的微小结构病变[7],以此使患者准时接受针对性治疗。
综上所述,MRI可提高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