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雷,李淑丽,付金鹏,郑 刚
(大庆油田总医院介入放射科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心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存在着异常通道的情况,对于此病,临床多在治疗前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然而受限于声学窗,超声心动图无法获得动脉导管未闭形状及异常走向的清晰图像,在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时只能依靠医生的个人专业水平[1]。虽然术中可以借助DSA进行引导,但是这种引导方法是有创的,因此临床尝试借助CT三维图像进行无创性引导。本文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试探究CT三维成像对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指导价值。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以介入封堵术至动脉导管未闭的80例患儿,按照引导手段的不同将其分入采取CT三维成像引导的研究组与采取术中DSA引导的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岁~11岁,平均(6.27±1.21)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岁~10岁,平均(6.34±1.14)岁。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两组均采取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给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从腹股沟动静脉穿刺,将猪尾导管置入并送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主动脉造影,建立从下腔静脉到右心房室到肺动脉到未闭导动脉管再到降主动脉的介入封堵通路,行DSA造影并对造影结果进行测量,获取未闭动脉导管的形状与内径,随后选择适宜的封堵器封堵,封堵完毕后再行DSA造影,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判断有误残余分流。
研究组同样建立介入封堵通路,并且术中根据CT扫描所获得的三维图像将适宜的封堵器输送到未闭动脉导管部位,释放封堵器后以超声心动图判断封堵效果,检测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的血流。CT三维图像取自胸部正侧位,从气管隆突水平开始扫描,直至心脏膈面下20mm,先行升主动脉平扫,再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行一期增强扫描,所得数据给予0.75薄层重组,经工作站给予MPR、VR、CPR处理后获得三维图像。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结果。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100%,对照组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手术时间、手术结果的对比[n(%)]
现阶段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法便是介入封堵术,而手术能否成功,则取决于能否在术前准确了解未闭动脉导管的长度、内径、类型,若是无法在术前准确获知上述信息,那么便难以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手术成功率自然会受到影响[2]。从结果可以发现,虽然采取CT三维图像引导的研究组与采取DSA引导的对照组在手术成功率上较为相近(P>0.05),但是研究组还是稍高于对照组的(100%vs95%),并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也要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指导手术方面CT三维图像有着更高的临床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是CT的运算法则更新,扫描速度更快且扫描范围更大,其图像分辨率较高,经过重组与后处理可以得到多平面且无重叠的清晰细腻图像,可以避免出现如“DSA因心脏与呼吸运动而出现伪影”之类的问题[3];并且对心血管原始轴位的成像可以清晰展现出心脏与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医生可以观察到心脏和大血管连接部分、心外大血管的解剖关系,对患儿的病灶具体情况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在术中进行更加精确的操作[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CT扫描是无创性检查,可以避免股动脉穿刺,其可以避免DSA穿刺造影给患儿带来的伤害,更适合患儿应用[5]。
CT三维成像可以获取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病灶信息并在术中指导介入封堵术的进行,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