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莲,马建春
(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 新疆 伊犁 833200)
临床上脊柱骨折疾病较为常见,其中脊柱爆裂骨折比较特殊,于胸腰段较为多发,因为受伤后患者脊柱会产生严重畸形,不能对患者直接进行移动,术前诊断具有一定程度的难度[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DR和CT影像诊断患者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54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1.26±5.46)岁;患者受伤后4h内进行DR和CT影像诊断,最早诊断时间为患者伤后15分钟。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挤压伤、砸伤16例,车祸伤26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肢体麻木、排尿困难、不能动弹、腰部剧烈疼痛等。
所有患者均接受DR和CT影像诊断。使用GE公司64排螺旋CT机进行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损伤水平上下1个椎体,扫描条件为220mAS,120KV,扫描平面垂直于椎管,层距层厚为5.0mm,进行连续扫描;使用脊柱正侧位投照进行DR检查;实施MPR、SSD三维重建患者10例。
观察DR和CT影像诊断结果、花费时间、检查时间。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CT检查诊断率为85.19%,DR检查诊断率为96.30%,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n(%)]
DR检查花费费用及检查时间比较CT检查,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花费费用及检查时间(±s)
表2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花费费用及检查时间(±s)
方法例数 花费费用(元) 检查时间(min)DR检查 54 153.56±10.45 2.46±0.46 CT检查 54 415.56±10.57 5.19±1.46 t 129.531 13.106 P 0.001 0.001
临床上脊柱爆裂性骨折较为常见,多发于胸腰段,因为人体胸腰椎结合部具有较强的活动度,再加上外力的影响,容易出现爆裂性骨折,并且十分严重。脊柱爆裂性骨折通常是因为暴力造成的椎体粉碎性骨折,椎间盘遭受压迫嵌入椎体终板,呈爆炸样裂开[2]。
脊柱骨折包括连续多椎节与单椎节,少部分为不连续多椎节,为掌握患者脊柱骨折状况,应拍摄平片当做CT扫描的依据,防止CT检查出现轻度椎体压缩漏诊。DR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细节,图像锐利度好,分辨率高,常用于脊柱性爆裂骨折检查中[3]。临床上,因为患者外伤严重,不能随意进行搬动,但医生急需对患者具体状况进行了解时,通常会使用DR片对患者骨折程度及部位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迅速制定患者治疗方案。DR能够随时调整不满意图像,并且摄片氛围广泛,能够对棘突分离、椎弓根间距、前后径间距增宽、椎体横径增宽改变进行清晰显示。椎体后缘连线无光滑连续的自然弧线时,表明椎体后缘骨片突入椎管内。爆裂性骨折诊断重要指征为椎缘线异常[4]。椎体附件包括横突、关节突、棘突、椎板、椎弓根,属于韧带及脊柱骨性连接的主要结构,能够保护患者脊髓、保证骨性椎管完整,保持脊柱稳定。CT扫描能够对椎间盘、游离骨折片、椎体后缘突入椎管程度进行清晰的图像显示,并且掌握椎管狭窄程度。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特征包括后缘骨折块突入椎管,前缘、后缘皮质连续性中段,椎体高度降低,并且大部分会出现神经组织损伤。其中有1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SSD、MPR三维重建技术,SSD能够清晰显示成角脱位、椎体旋转、锥体表面骨折,立体感强,MPR能够对患者椎管、脱位、骨折状况进行明确。但是CT检查也存在一定缺点。如不能对椎间盘、韧带等组织损伤直接显示,只能凭借棘突间距增宽、椎体间移位等来对患者有无韧带损伤等进行间接判断,因此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如患者椎体内存在金属固定器材,则会出现放射性金属伪影,对CT诊断造成影响,这时候,应参考DR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CT检查诊断率为85.19%,DR检查诊断率为96.30%,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检查花费费用及检查时间比较CT检查,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脊柱爆裂性骨折诊断的首选方法为DR检查,并且操作方便,经济实惠。CT检查可对患者椎管狭窄程度及骨片移位状况进行清晰显示,患者如有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症状,可使用MRI检查。CT联合DR检查能够提升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