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我们都知道文明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传说华夏文字诞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跟这个故事有关的成语就是“鬼哭粟飞”。
乍一看,是不是有种恐怖片的感觉?其实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翻译过来就是仓颉造字成功的那天,漫天降下小米雨,鬼怪在夜间哭。奇怪了!仓颉造字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大事,怎么会有这么多灵异现象呢?还得从头说起。
黄帝战胜蚩尤后,成为天下之主。但是随着部族的壮大,事务变得越来越庞杂,需要记录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比如谁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哪里能找到好吃的、和临近的哪个部落发生了冲突……这些都要记载。
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只能在绳子上打结,在木头上刻画纹路来记录信息,就是“结绳记事,契木为文”。想查查哪年有大事,先拿来绳子一看,结挨着结,扣套着扣,就跟揣在裤兜里一个月,然后又在洗衣机里洗了一遍之后再拿出来的耳机线一样, 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再看契刻的木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划痕,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发作了。
上古大发明家黄帝对这个问题也一筹莫展,所以决定把这么烧脑的工作交给手下——仓颉。
当然,文字应该是无数人长时间共同努力的成果,只不过仓颉也许是其中贡献最大的那个人。后世也给他添加了许多神秘色彩。汉朝后,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仓颉,甚至还有仓颉是“黄帝史官”的传说。要知道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并没有完善的政府机构,哪来“史官”之说?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仓颉庙,很多仓颉像都画了四只眼睛,或者一只眼睛里有两颗黑眼珠。“仓颉四目”是指“重瞳”,应该是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 至少也是个拥有特异功能的特殊人才,所以除仓颉外,像舜、项羽等人都是这个“造型”。
但现代医学认为这种情况属于瞳孔粘连畸变或者虹膜发生粘连,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而那个疑似早期白内障患者仓颉,接到了这个脑洞大开的任务也很头痛。据说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岔路口,看到三个老人在争论,一个说往东走去追羚羊,一个说往北走去追鹿群,一个说往西走去追老虎。仓颉就很奇怪, 这三个老人是怎么知道哪条路上有什么猎物呢?一问才明白,原来他们都是根据野兽留在地上的脚印判断的。这件事给了他灵感,既然一个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 我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图案或符号来表示一种东西呢?
于是仓颉就转型为一个灵魂画手,开始了自己的以图表意的造字过程。 所谓“字之初,本为画”。
最早的文字,就是用图画和线条来描述眼前的世界。比如,月字就画成弯弯月牙的样子,牛字画一个牛头的形象,水字就画成水波的线条……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在表达一些具象的事物上,象形文字可以说非常有画面感,同样也能表达画面之外的意思。比如日和月放在一起就是明,因为太阳是发光的,月亮是反光的,把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一下子就有了光明的感觉,而且明字又可以引申为“今之次”,就是明天的意思,毕竟一个人看过一次太阳再看过一次月亮,就经历了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完整的一天。
当文字出现之后,古人相信文字是有魔力的,现代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中许多内容都和占卜有关。比如,商王做了一个梦,要找占卜师解一解什么预示;出门一抬头看见只乌鸦,要占卜一下什么兆头;部落明天要出门打猎,得预测一下有没有好收成;旁边的部族不听话,准备带着弟兄们去削它,先算一算是吉是凶。
大到衣食住行,小到吃喝拉撒,都得先问问鬼神再做决定。
掌握了和鬼神沟通的方法,当然不能总是用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有时候他们还会用文字的魔力来控制周边的小部族。当时商部落对待周边的小部落, 就是齐头并进两手抓,一手是武力威胁,一手是精神恐吓。所以商文化总是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后来,周人在青铜器上篆刻文字,记录的内容也变成了:某年某月举行了什么活动,和朋友在一起游猎聚会好开心,或是某年某月跟老大出去打仗……时间准确,内容简洁,一条条仿佛发微博似的,而这些记录也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到了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每个国家的文字都不一样,每个地方的口音也不一样,你写的我不认识,我说的你听不懂,出国走一圈能把人逼疯。小时候在赵国当过好几年人质的秦始皇,估计深受其害,所以统一六国后就把文字也统一了, 这就是“书同文”的秦小篆。之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陆续出现,文字除了用来记录和传递信息外,还成为一种审美情趣,造就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但汉字也遭遇过生存危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进入中国。这毕竟是外国人发明的,其整个操作系统和编程的构建都以字母為基础,甚至输入系统都和汉字不兼容,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汉字的拼音化。这里必须感谢被称为“中文电脑之父”的朱邦复先生,他创造了一种实用的中文输入法,也叫“仓颉输入法”。他通过放弃专利权,来推广这种输入法,这才解决了广大网友想在线沟通的难题,当然,想要用汉字来完成编程在今天仍然很难做到。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和落后。而汉字的缺点主要是:入门难、歧义多、读音断。一个汉字有多种读音,表达不同的意思,词语和句子之间,哪怕文本部分不变,只要说话的口气、重读、停顿甚至是谈话气氛一改变,整个表达的意思都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汉字也有独特的优势:信息密度大、思维速度快、未来潜力强。
正是因为一字多义,所以信息密度大。使用汉字的人思维速度快,是因为汉字具有突出的单音节特点,即一个字符一个音节,这种特点使汉字读起来行云流水,听起来金声玉振,还让使用汉字的人在相同时间内用相同的节奏和语速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这就是汉字高效的一面。
未来,汉字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潜力巨大!汉字强大的组词能力可以让它更加适应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只需要掌握3500 个常用汉字,然后通过组词就可以指代无穷多的新信息,而不必像拼音文字,每次遇到新事物就造一个全新发音的新词出来。我们有理由坚信,汉字既是最有历史传承的文字,同时又是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