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朱文岩
摘 要: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面对新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提升个人能力,创新育人理念。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
2017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樹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育人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现阶段,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好,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文化愈加多元化发展的现状,社会思潮更新换代加速,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极易产生影响。与其他时期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观点形成期缩短、自主意识变强、个体差异明显,追求独立的意识也更加凸显。这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肩负着学生管理的重任。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升育人能力,从思想上、从根上做好学生工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一、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新要求
教育部发布的第43令,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同时,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细致的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具体提出了应该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高校辅导员在育人方面的工作明确了方向。面对《纲要》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聚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的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育人目标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以及就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
但是目前高校的辅导员育人能力面临了许多现实问题:
1.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错位
在理论上,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还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以人格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聊天谈心,真正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生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 凡是与学生相关之事, 必然牵动辅导员,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被琐事缠身,不自觉的变成了“保姆、办事员、勤杂工或消防队员” 等角色。长此以往,辅导员工作热情大大降低,工作方向日渐迷失, 工作失去主动性,辅导员工作愈加盲目、被动、随意。面对这种形式,辅导员极易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的角色因此产生错位,影响与学生的关系,长此下去,造成辅导员管理理念松懈,尤其是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会出现职业倦怠,育人效果难以保证。
2.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有待加强
高校辅导员岗位涉及思政教育、党团建设、学生资助、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等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而这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庞杂,现实中很多辅导员缺乏此类专业背景。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科学技术突破创新的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知识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更好完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和更加专业的工作技巧培养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有需要时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需要持续并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该更偏向专业方面的培训。但辅导员常常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有的还需要依靠工作经验完成,往往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有的辅导员工作时间短,经验欠缺,即使通过网络学习,获得的更多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3.育人模式需要创新
虽然现在的网络工具很发达,但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更多的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更多的是下达通知等,作为育人方面沟通利用得还不够充分。一方面是因为在工作中时间不够充足,往往只能在学生没课的时间沟通。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更多的是面对面的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效果更好。使用网络沟通时,会占用辅导员更多业余的时间,对辅导员的精力也是很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创新育人模式,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的对策
1.高校要重视辅导员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长效机制。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基础类工作之一,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建立健全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有显著的提升。要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管理机制,要把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融入到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系统推进,建立健全一体化的动态管理机制。针对新时代文化多元化、信息裂变、新媒体崛起的新情况新变化,改变以前相对封闭、保守、单一的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积极改革创新,拓宽视野,树立一体化的工作理念,弘扬协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政策指导和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实际和特点的审批严格的辅导员准入机制、科学的辅导员选聘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全面构建宏观视野指导下的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大格局。制度的保障在育人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高校在制定相关规定、制度时,要做到与时俱进,可操作性强,以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执行。
2.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培训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的机制建设,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总体师资建设和干部培养规划中,建立一体化的辅导员培养模式,涵盖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业务进修和实践培训等多个阶段的体系,做到培训全程类别清晰、渠道多样、不拘形式、实效显著。具体言之,首先,传统培训和现代培训要兼顾,不拘泥于专家讲授、分析案例、小组探讨等传统方式,更应纳入网络平台、素质拓展、辅导员工作室、专题训练营、模拟演练、辅导员沙龙等现代方式,将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紧密结合。
3. 引入新理念利用新技术,创新辅导员育人模式。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对学生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打造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模式。首先牢牢抓住网络这块主阵地,通过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随时关注学生的空间信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教育。其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家长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高校辅导员应该经常与家长联系,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平台沟通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可以说,家长在对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宋诗一 论社会转型期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2017)
[3]李华琼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长沙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