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凤元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七台河市在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的大背景下,实现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是七台河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因此,实现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对于七台河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七台河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七台河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2.060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2-0-02
1 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七台河市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部署,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民营企业中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七台河市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与民营企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创客经济、分享经济。
1.2 重点领域重点推进
七台河市应结合城市自身发展实际,在继续深入发展“老字号”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继续推进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和医药、绿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这“六大重点产业”。同时,七台河市应坚持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建设。
2 建设多方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
2.1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七台河市应从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自主研发两个方面着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国外先进、成熟、实用技术。在此基础上,七台河市应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进而进行自主创新;在自主研发方面,重点要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委托高校、科研院所研发的同时,一定要逐步参与研发过程,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2.2 做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桥梁工作
七台河市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一是组织专人走出去,与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并且有丰硕应用性技术成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使信息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顺畅传递,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随时解决校企、研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产学研合作遇到的很多问题,单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自己解决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不见得都能够如期解决。
2.3 研发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
七台河市应有重点地研发具有城市特色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当前可考虑重点开发以下几种品牌。一是石墨烯产业。七台河市应充分利用石墨资源储量巨大的优势,加大对石墨烯技术的自主研究,重点推进石墨烯产业发展。二是生物医药产业。七台河市应加大对生物医药技术的攻关力度,发展化学生物药剂、新中药、新疫苗等医药产业。三是煤炭精深加工产业。七台河市应进一步拓宽“煤-焦-化”产业链加工广度和深度,通过科技创新延伸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产品。
2.4 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仅靠单独一个或几个企业很难实现根本性的创新,可以探索建设七台河市科技创新中心,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创新高地。同时,七台河市可以依托市经济开发区,利用政策优势,加快引进研发机构、龙头企业、领军人才。
3 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持续完善创新机制
3.1 出台鼓励民营企业创新的专项扶持政策
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七台河市应研究制定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创新的特殊扶持政策。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对于企业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分别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在科技创新以外,还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在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扶持,把真正的优惠政策体现在为企业服务上。
3.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财政政策在整个政策扶持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营企业能否實现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笔者建议出台《七台河市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办法》,对在科技、管理、制度等方面有创新成果的民营企业采用补贴、贴息、资助、匹配和奖励等方式给予资金扶持,通过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引导,切实破解企业发展的创新瓶颈。
3.3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七台河市应向民营企业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运作中,企业经常因不懂政策或某些环节的疏漏导致无法享受优惠,这就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通过送政策到基层等宣讲活动,把好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
3.4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有了政策的扶持和支持,民营企业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和体制创新。同时,民营企业应进一步改革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把是否能转化和应用,市场是否能选择和接受作为评价标准,明确科研成果的产权归科研人员,调动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此外,民营企业应创新产品和服务营销方法,确保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市场需求,使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4 营造激励创新的营商环境
4.1 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七台河市应全面贯彻《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真正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同时,政府要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4.2 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七台河市应激发广大群众热情,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化,在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领军作用的同时,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合发展,积极扶持大众创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七台河市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3 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七台河市应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鼓励创新、乐于创新,愿于创新的氛围,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给予认可,并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七台河市要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创新活动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平台上为创新活动和创业者提供各项服务,便于创新成果能够尽快投入企业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能够节省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时间。
5 培育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和人才队伍
5.1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七台河市应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体系,培训内容紧跟现实需求,提升战略眼光,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第二,转变经营理念。民营企业应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机制,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科学决策体系、人才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体系、资金运作体系和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如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等,积极面对国际化竞争,企业经营要放眼全球,在管理上脚踏实地,加强外部合作,鼓励创新、追求创新。
5.2 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
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民营企业应围绕自身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同时,民营企业应加大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培养研发人才、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国外培训、院校系统学习等渠道,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激发热情,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第二,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针对有创新成果的人才,民营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待遇,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吸引具有創新实践经验的人才,建立以产业引导人才的引进机制。同时,民营企业应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引导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发展,探索技术团队以研究院形式落户,释放产业承载优势和集聚效应。
6 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
6.1 培育现代商业文化
现代商业文化是依法治商、以德服务、以文育人的统一体。一方面,要求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诚信经营,遵守合同,提供优质服务,以优良的商业道德提高自己的商誉。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更多帮扶,对民营企业家要有更多关爱、更多体谅。在此基础上,七台河市应鼓励企业家专注主业、追求卓越,争当创新创业的引领者,甘当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荣当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6.2 培育创业创新文化
全社会应进一步增强创新观念,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通过举办各种科技活动,如创业创新大赛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七台河市还可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媒体、报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宣传国家、省、市重大科技创新政策,广泛宣传典型创新民营企业、创新人物,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关注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6.3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七台河可以通过表彰一批杰出贡献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科技创新标兵、创业带头人的形式,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同时,七台河市应注重激活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七台河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继承发扬老一辈企业家的光荣传统,并注重培育遵纪守法有文化、有道德的新一代商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将其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访中共七台河市委书记杨廷双[J].奋斗,2018(15).
[2]文天心.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跨越[N].黑龙江日报,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