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爽 王红龙 刘志敏
(大连市友谊医院病理科,辽宁 大连 116011)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CCRCC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靶向治疗是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靶向药物中索拉非尼应用最广泛[1-3]。然而患者对索拉非尼的反应差别很大,即使有相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因此,筛选索拉非尼敏感人群很有必要。
索拉非尼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主要的靶点是VEGFR-2,通过抑制VEGFR-2阻断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VEGFR2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可以和VEGF结合,促进血管的生成[4]。VEGFR2蛋白的表达可以反应肿瘤内血管新生情况,索拉非尼可以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此表达VEGFR2蛋白的CCRCC可能对索拉非尼敏感。总结表达VEGFR2蛋白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可能为筛选索拉非尼的敏感人群提供帮助。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CCRCC中VEGFR2蛋白的表达情况,总结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1.1 标本来源:收集2010年~2013年间大连市友谊医院的CCRCC石蜡标本59例。患者特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静脉内癌栓、远处转移情况见表1。
1.2 试剂及方法:VEGFR2抗体(即用型、克隆号KDR)、Max Vision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免疫组化采用Max Vision法进行染色。用已知阳性标本作阳性对照,PBS取代一抗作空白对照。
1.3 结果判断:细胞质和细胞膜着棕黄色的阳性肿瘤细胞数与肿瘤细胞总数之比≥10%为阳性表达,否则为阴性表达。
1.4 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9.0软件的Chi-Square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CRCC和癌旁组织VEGFR2蛋白的表达:CCRCC中VEGFR2蛋阳性率为55.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6.7%(P<0.05)。
2.2 CCRCC中VEGF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VEGFR2蛋白阳性率在男性与女性组分别为59.1%与46.7%(P>0.05);在年龄≤59岁与>59与组分别为53.3%与58.6%(P>0.05);在肿瘤最大径≤7 cm组为45.0%明显低于>7 cm组的78.9%(P<0.05);在组织学分级G1-G2组为45.2%明显低于G3-G4组的82.4%(P<0.05);在肿瘤分期T1-T2组为45.2%明显低于T3-T4组的82.4%(P<0.05);在无静脉内癌栓组为46.5%明显低于有静脉内癌栓组的81.3%(P<0.05);在无远处转移组为47.3%明显低于有远处转移组的100.0%(P<0.05)。见表1。
表1 CCRCC中VEGF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前靶向治疗是晚期CCRCC的首选治疗方法。索拉非尼是应用较广泛的药物,有着抗肿瘤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的特点。然而,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因此筛选索拉非尼的敏感人群很有必要。索拉非尼的一个重要的靶点是抑制VEGFR2从而抑制新生血管,使肿瘤细胞缺氧而生长抑制。VEGFR2能够结合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表达VEGFR2蛋白的CCRCC对可能索拉非尼敏感。
本研究发现,CCRCC中VEGFR2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这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5]。此结果提示CCRCC可能间接的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癌变的过程。CCRCC中 VEGFR2蛋白明显表达于体积较大、组织学级别较高、肿瘤分级较高、有静脉内癌栓及有远处转移的肿瘤中。这提示VEGFR2蛋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的供养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示组织形态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和多形性、细胞核大、有明显核仁,伴有肉瘤分化或横纹肌分化,肿瘤体积大,浸润肾周组织,有静脉内癌栓或有远处转移的肿瘤可能对索拉非尼敏感,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可能是索拉非尼的敏感人群。
总之,CCRCC中VEGFR2蛋白表达增高。肿瘤体积大、组织学级别高、肿瘤分级高、有静脉内癌栓、有远处转移的CCRCC患者可能是索拉非尼的敏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