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百胜
(沈阳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当下,关于MPC的病原学研究报道国内外较为罕见,通常认为,沙眼衣原体或淋球菌是诱发MPC的主要因素,当时持续性的MPC不能在所有检测中将沙眼衣原体或淋球菌检出,可能会检出其他病原体[1]。本文对MPC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探究,现做出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接受检查并确诊为MPC的24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有婚外性接触史或性伴有性病史;②就诊前2周没有使用过抗菌药物,治疗后可以复诊;③非哺乳期或妊娠期;④有尿急、尿痛等尿道炎性症状,以宫颈内膜炎症状为主;⑤年龄23~54(35.6±4.2)岁。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体格健康者100例,年龄22~55(36.8±4.2)岁。两组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样本采集与检验方法:入组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均进行妇科检查,采用无菌窥器扩张阴道,提取阴道上1/3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显微镜检查,应用悬滴法检查滴虫,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假丝酵母菌(可观察到酵母样真菌孢子和菌丝)、细菌性阴道病(可观察到线索细胞)。继而应用无菌大棉签擦去宫颈外分泌物,并使用无菌棉拭子在宫颈管中1~2 cm位置旋转且停留时间≥25 s,提取宫颈分泌物快速送网检验科检查,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与淋球菌(NG)。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对其进行检验;百分率(%)表示病原体检出率,χ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原体类型检出情况:85.8%(206/240)的MPC患者与32.5%(39/1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原体检出情况:病原体检出情况MPC中检出病原体的前三位依次是UU(23.0%)、CT(20.8%)、NG(16.7%);健康组中检出病原体的前三位依次是:CA(11.0%)、UU(7.0%)、BV(5.0%)。两组患者UU、CT、NG、TV、BV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CA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对象病原体种类检出率比较(n,%)
表2 两组对象病原体检出情况比较[n(%)]
黏液脓性宫颈炎(MPC)为临床中一类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由于宫颈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以致MPC患者诊治经常缺乏时效性或精确性,很可能诱发感染上行,盆腔炎性疾病等通常是本病的不良结局。
沙眼衣原体(CT)是单核细胞型微生物,为小于细菌大于病毒的一类微生物。CT主要侵袭对象是柱状上皮细胞,尤其是鳞柱交界位置的上皮细胞,同时在该处潜匿。在慢性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CT对宿主细胞膜产生一定毒性作用,诱发充血、水肿等症状,导致宫颈黏膜质地脆性增加、黏膜结构遭受不同程度损伤,继而诱发宫颈炎、宫颈糜烂[2]。
淋球菌主要侵犯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移形上皮细胞,常见的有前尿道、子宫颈、后尿道、膀胱黏膜敏感等。故此,淋球菌首先侵犯前尿道或宫颈黏膜,借用其上菌毛蛋白Ⅱ与自体释放的IgA1分解酶与上皮黏附,淋球菌随即就会被被柱状上皮细胞吞噬,进入细胞后迅速、大批量的生长与繁殖,在治疗手段时效性缺乏情况下,淋球菌将进入后尿道或子官颈,向上端拓展诱发生殖道与周围器官炎症,重者经由血行扩散至周身[3]。
诱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致病支原体通常有3种类型,即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生殖支原体(MG)。其中UU(最常见)与MG均为致病支原体,MH是可能致病支原体。本次研究结果提示,MPC组合健康组CA检出率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者表示CA感染可能和MPC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MPC的发病中以UU、CT、NG、TV、BV占主导,CA感染可能和MPC可能无相关性。了解MPC病原体检出情况,以指导防治方案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