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萍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在卵巢的深部,经血在潴留之后就会形成囊肿,积血较多的情况下就会呈现巧克力糊状,因此被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1]。卵巢巧克力囊肿多是因为表面大量出血,使得囊壁出现破损,继而和邻近的器官相互粘连,容易使患者出现痛经、月经紊乱甚至是不孕不育等问题。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予以囊肿切除。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可取得不同效果,现主要结合临床实践情况展开具体化分析与讨论。
1.1 患者资料:随机性选择在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在等量划分原则基础上,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参照组4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平均(32.4±3.0)岁,合并不孕症患者有20例,另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23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17例;实验组4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31.8±2.8)岁,合并不孕症患者有16例,另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19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21例。患者资料的临床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影响临床结果,无可比性,因而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参照组和实验组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均在经期结束后的3~7 d实施全麻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操作中,对患者的腹膜以及韧带处等微小病灶处均直接使用电凝烧灼的办法,灼烧病灶,对盆腔粘连部分进行分离。另外使用电凝切开卵巢囊肿的表面,将其中的囊液使用专门的吸引器吸出[2]。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卵巢囊肿进行剥离,有效缝合伤口。对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不育的患者,则需要对其实施卵管复通。
参照组4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主要应用孕三烯酮治疗,患者在术后需要口服孕三烯酮,药物剂量为2.5 mg,每周服药2次,连续服用6个月。不孕不育患者须停药1年再备孕[3]。
实验组4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则主要应用诺雷德治疗,患者在手术后的经期第1天,对其进行诺雷德皮下注射治疗,药物剂量为3.6 mg,每月注射1次,连续治疗4~6个月。不孕不育患者同样须停药一年再备孕。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2年的随访,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疗效等级分为治疗显效、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3个等级。其中治疗显效:患者症状大部分消失,但仍存在不适感;治疗有效:患者症状消失一部分,存在较多不适感;治疗无效:患者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以及疾病复发率,观察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文本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并表示为%形式,计量资料则表示为()标准差形式,进行t检验后,若P值计算得P<0.05,说明临床数据统计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由表1分析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统计表(n)
2.2 两组复发率及妊娠率对比:参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共有17例复发,复发率为42.5%,20例合并不孕症患者妊娠7例,妊娠率35%;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共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5%,16例合并不孕症患者妊娠10例,妊娠率62.5%。统计学比较意义明显,P<0.05。
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变机制不明确,多是因子宫内膜异位导致,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形态变化多样,且容易复发和转移,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联合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的体内激素水平,防止子宫内膜增长,降低疾病复发率,促进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成功。诺雷德通常也被称为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属于处方药,主要用途是促进性腺激素类分泌,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使患者子宫内膜的损伤大小以及数目都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疼痛度也得以减轻。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应用诺雷德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则患者预后总体恢复情况更好,临床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