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2019-02-27 09:07苟凤丽
时代人物 2019年1期
关键词:贵州高质量规划

苟凤丽

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可持续提高,而且意味着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乡村的功能,不断满足游客消费升级的需要,是发挥贵州农村地区比较优势的有效载体。然而,现阶段的诸多因素阻碍我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有效规划不够

贵州虽然制定并出台了《贵州乡村旅游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但并未真正落实。

一方面,《规划》只对部分乡村旅游点进行局部规划,且主要是对乡村旅游点硬件方面进行规划。因此,全省未统一进行旅游产品内容、形态、质量和配套基础设施的有质量的整体统筹,不仅导致各乡村旅游点产品雷同、经济效益降低,而且造成各乡村旅游点之间缺乏必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协同,留不住游客。同时,因为《规划》主要是对乡村旅游点硬件方面进行规划,缺乏对乡村文化和对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文化产品形态的创新,导致乡村旅游不能形成贵州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因为贵州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自发开展的旅游经营活动占絕大多数,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引导和规范,导致众多经果采摘园、垂钓园、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公共卫生设施、步道、照明设施等良莠不齐,与乡村旅游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极不匹配。同时,由于《规划》中缺乏跨部门的统筹协同规定,未形成乡村旅游相关事务统筹和协调机制,导致各部门资源未实现有效整合,行动未实现有力协同,最终不利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保护不力

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不仅具有经济效应,还具有生态效应。不合理的盲目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不具有生态效应,而且反过来不利于生态环境。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中,违背生态规律,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过度开发旅游资源或因开发不当导致生态破坏等情形屡见不鲜。

一方面,因为缺乏引导,局部地区乡村旅游点高生态代价,低经济收益。贵州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为农民自发的简单粗放式的经营活动,因缺乏引导,交通线、郊区和景区的局部地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毫不顾忌生态承载力,盲目抢入市场并扩大规模,导致生态破坏的同时,也造成因局部地区乡村旅游项目供给数量过多、同质化严重而效益低下的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机构不明晰和生态产权不清晰,乡村旅游点附近的生态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培育和开发。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机构不明晰导致生态保护、开发与管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常常造成生态破坏和乡村旅游开发难以为继的结果。生态产权不清晰不仅导致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培育和开发生态资源的动力不足和机构生态资源保护、开发与管理动力不足,往往还造成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基础设施不足

乡村旅游要素众多,涉及行、吃、住、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缺乏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或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直接影响乡村旅游体验,不利于贵州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一方面,外界联系、沟通和进入乡村旅游点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贵州民生工程的有力推进,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外界到达乡村旅游点的时间,通讯和网络设施的建设加强了外界与乡村旅游点的联系。尽管乡村旅游点附近有高速公路通过,然而,高速公路至乡村旅游点的“最后一公里”县乡道路仍需打通。目前,贵州部分高速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的县乡道路交通通行状况较差(路面破损导致通行困难或路面宽度不足导致错车困难),不利于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同时,通往乡村旅游点的高速公路与县乡道路上引导标识不足、不清晰、不明显,不利于自驾游游客找到目的地。尽管贵州通讯和网络设施的建设卓有成效,然而,“最后一公里”通讯和网络信号的覆盖问题和信号不稳定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点或景区内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乡村旅游点或景区内的公共厕所缺乏、不干净、不卫生;自来水供给不足、不洁净、不稳定;标识不足、不清晰、不明显;步道或自行车道不足、不科学;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和停车场缺乏等。

(四)产品形态不多

功能全方能后劲足。即乡村的功能开发得越全面,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化程度越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越充足。当前贵州乡村旅游以吃农家饭、游农家景、住农家屋为主要内容,旅游功能比较传统和单一。贵州乡村产品形态不多且传统和雷同,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贵州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认识和挖掘不足。贵州乡村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对乡村旅游资源透彻的认识和充分理解需要时间和实践,特别是对深层次的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理解和挖掘需要漫长的过程。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了抢占先机和市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来不及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的功能,也来不及仔细思考怎样创新业态做出特色,便匆忙复制已有的传统业态抢上项目,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缺乏特色。

另一方面,贵州乡村旅游业态的创新不足。创新不仅基于对乡村旅游资源功能的深入挖掘,而且还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敢想、敢试。然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或因为沉溺于当前获得收益而从未想过要改变,或因为眼界不宽、阅历不足、知识不够不知道如何创新而退缩,或因为害怕试错而放弃创新的实践。

(五)参与程度不高

贵州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其次是政府投资的投融资平台,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相对较少。当前贵州具体的实际情况是作为主要经营主体的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都较低,不利于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一方面,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农户生于此地,长于此地,不仅拥有土地、林地等重要乡村旅游资源,而且对本地自然和文化资源了解认识更深刻。农民更高程度的参与乡村旅游,有利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有利于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另一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少,意味着社会资源投入较少。社会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较少,直接导致农户因缺乏旅游专业技能和资金无法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推动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为推进贵州乡村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乡村旅游中存在的有效规划不够、生态保护不力、基础设施不足、产品形态不多、参与程度不高和经济效益不大“六不”问题。

(一)高质量编落规划

立足高起点定位,进行规划的高质量编制。一方面,除了省总《规划》外,各地各级要共同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规划中需明确规定鼓励和限制发展的旅游业态、售卖的菜品与商品,以及各旅游业态配套基础设施的标准等诸多内容,并特别注重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地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向“小、特、精”的差异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省委省政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规划,建立有效的乡村旅游相关事务统筹协同与协调管理机制,不仅统筹使用旅游、文化、交通、扶贫、农业、水利等部门涉及乡村旅游的资源,而且明责确权,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改善和避免乡村旅游地交通、水利等具体事务多头在管或多头推诿等不良现象。

通过高品位打造,实现规划的高质量落地。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赏罚等制度设计的方式,严格坚守标准,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贵州乡村旅游向精品化、特色化和体验化方向发展,高品位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确保规划高质量落实。

(二)高要求保护生态

实现乡村旅游生态发展是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应有之义。在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生态的价值,更高要求的保护生态环境。

—方面,通过将生态发展程度列入乡村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或将生态开发和保护高要求的列入乡村旅游规划等形式,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与奖罚等方式,引导乡村旅游发展要从“数量导向”、“规模导向”转为“效益导向”,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效益。要特别注重对生态瞻弱区、重要景点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集聚区生态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坚持总量控制原则,限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旅游开发,引导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高效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明晰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机构和生态产权。要在明晰生态资源保护、开发的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各机构间权责清晰、有效沟通且有效协作的机制。甚至可以探索将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管理权责多规合一的道路,进一步有效开发和保护生态,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高标准打牢基础

与吃、住、行、游、购、娱等乡村旅游要素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直接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完善外界联系、沟通和进入乡村旅游点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外界进入乡村旅游点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仅需要结合贵州乡村旅游资源布局和发展规划,统筹交通建设规划,而且公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要向乡村旅游点倾斜。在规划设计连接乡村旅游点的县乡村公路时,要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发展需要,适当加厚、加宽,还需要在通往乡村旅游点的高速公路与县乡道路上的明显处清晰设立标识,引导自驾游游客找到旅游目的地。完善外界联系和沟通乡村旅游点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主要是定期检查乡村旅游点及附近通讯和网络信号,并在信号全无或不稳定时及时抢修。

另一方面,优化乡村旅游点或景区内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奖惩的方式,鼓励乡村旅游点严格按照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公共厕所、停车场,以及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科学铺设步道和自行车道;在明显处清晰设立引导标识等。

(四)高层次创新业态

只有解决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认识和挖掘不足问题,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和如何创新业态这三大问题,才能实现高层次业态创新。

一方面,通过优惠贷款,颁发荣誉奖牌,免费推广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进行创新业态的探索,发展特色化、个性化乡村旅游。

另一方面,从产业融合的方向着手业态创新。新业态的产生必然是产业融合的结果。推动乡村旅游与山地特色农业、林业、医药、文化、体育、商贸、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休闲度假、避暑养生、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让乡村旅游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乡村旅游+”方式转变。

(五)高水平动员力量

高水平动员更多组织和个人投身乡村旅游业,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水平动员不仅意味着动员更多组织和个人,而且意味着动员合适的组织和个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动员更多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业。要通过培养农民创业意识、旅游知识和视野等方式,增强农民投身乡村旅游业的意愿和能力,并帮助和扶持其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主体。还要通过推广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典型案例,坚定拥有资源、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地区农民的信心,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引导和鼓励农民将乡村土地、林地等资源通过折价入股方式变为旅游开发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

另一方面,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业。一是动员乡村旅游景区和龙头企业搭建创客平台,为乡村旅游业的创业者提供学习、分享和交流平台。二是通过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基地的方式大力支持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开展乡村旅游创业。三是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到乡村,指导和带动乡村旅游创业人员通过平台创业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活动。

(六)高品質提升服务

除了通过高层次创新业态来健全乡村旅游的功能外,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高品质提升服务来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通过奖惩和培训的方式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企业、合作社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的管理、教育和引导。严格按照制定并出台的标准和办法,严肃惩处旅游市场乱象,建立乡村旅游市场督办督查、综合评价和警示退出制度,维持旅游市场井然秩序。旅游管理部门还要与教育和劳动等相关管理部门合作,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贵州各季节游客数量差距大且每年游客增量也较大,因此,通过手机归属地检测和高速公路汽车通过情况检测等方式检测、分析、预测和发布游客的规模和目的地不仅给乡村旅游点临时抱佛脚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预留时间,而且也为乡村旅游点预留出提前做好接客准备的时间,有利于增强游客的获得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贵州高质量规划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