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进 苏兰利 熊程辉
1.河南工业大学,郑州 450001;2.河南大陆农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
近30多年来,中国养猪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养猪企业,养猪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中国现代化养猪业发展的历程,其实是一个西化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中国的养猪业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养猪道路。因为,中国人吃猪肉的问题只能靠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1],任何时候盲目地依靠国外所谓的廉价肉来满足国内需求的想法,最终可能会让中国人吃不起肉。中国人均耕地少,环保压力大,猪肉的主消费区和主生产区有一定的空间距离,需要平衡区域的养猪生产供给。中国目前猪疫病较多,猪场多处在一种低生物安全水平的养猪环境之中。这就需要根据中国的养殖实际,提出系统地提高生产水平的方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发展道路。
猪场规模盲目地、无节制地扩张风险很大。养猪企业的发展布局要与猪肉消费区进行有机结合,小而散的生产经营者也需要适时淘汰,因为从2019年的非洲猪瘟疫情来看,喂泔水的散户占到一个比较大的比例,泔水是危险的传染源[2-3]。今后,中国的养猪业一定还是专业人做专业事,除极其少数的超大型养猪企业外,50~500头母猪规模的养猪群体会成为主流。适度规模符合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国情,能从根本上确保环保要求真正落实下来、生产效能实现最优。
在肯定国外养猪业一些先进方面(如养猪的自动化设备等)的同时,也要想一想如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这些病,是从哪来的?这些猪病都是从国外来的,在学习国外所谓先进东西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糟粕,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例如,对蓝耳病的认知。近几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杨汉春院士、河南农大的张改平院士在传播、宣讲比较客观、科学的蓝耳病防控观点[4-5],纠正了过去我们所讲的一些蓝耳病的误区。
又例如,过去广泛宣讲的仔猪三针保健、母猪产前产后加药等。最近两年又开始提倡批次化管理,过去所说的全进全出其实就是单周批次管理。目前所谓的批次化管理只是在过去1周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规模又细化成不同的周批。为实现所谓的批次化管理,在后备母猪管理上出现了滥用激素的情况。如目前业内少数企业大肆推荐使用烯丙孕素。使用烯丙孕素表面看起来可以解决后备母猪发情不一致的阶段性问题,但打破了母猪机体自身的激素调节规律,最终造成使用了激素以后的母猪后期淘汰率较高。母猪不发情和发情整齐度不高的问题的根本是后备母猪营养的问题。要从以营养为中心的综合措施上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滥用激素。在吸收国外经验时不能盲从,要一切从生产实际出发,多思考、多验证,探寻出真正能够从根上解决问题的系统养猪方案。
养猪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书本知识不能死搬硬套,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一成不变。例如,10年前,后备母猪不发情和经产母猪不发情的问题是小众化问题、个体性问题,用运动、换圈、注射激素等方法解决就有一定的效果。现在后备母猪不发情和经产母猪不发情变成了群体性问题,有些猪场母猪发情率不到50%。这些群体性母猪不发情问题,从2015年起在中国各类猪场开始陆续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在母猪营养,母猪营养设计水平并没有随着母猪基因的改良而提高,造成母猪不发情的问题普遍发生。彻底改变母猪发情障碍的根本要从母猪的系统营养出发。再例如,15年前,夏季母猪的背部鬃毛出血,被认为是附红细胞体病。现在母猪出现这个情况基本上是属于母猪毒素蓄积超标的表现。
在养猪需要的饲料、疫苗、兽药、设备方面,我国持续的研发能力是薄弱的。如在母猪营养方面、在母猪料的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就有很大的创新和提升空间。首先列出需要解决的母猪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如不发情、便秘、产程长、产后炎症大、仔猪活力差、仔猪腹泻多等等,然后围绕这些临床问题,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分析,会发现母猪出现问题的根本是肝脏、肾脏和肠道的代谢出现了障碍,从而导致与繁殖有直接关系的卵巢、子宫、乳腺、胎盘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使母猪出现一系列问题。搞清楚这些机理,就可以进一步海量筛选优化原料,通过降排毒素、打通微循环、补充生殖营养等具体营养方案来彻底解决母猪问题,提高母猪产能。
纵观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把养猪分为3个阶段。
1)兽医养猪阶段:不规范的新建猪场和中小规模猪场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基本的猪舍设计和生产操作流程不科学、不规范,导致猪场的常见猪病此起彼伏,并且不能够准确地分析出疾病暴发的原因。在疾病表象的压力下,猪场负责人把猪场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病防病上,形成了猪群过度用药、过度防疫的职业习惯,导致猪群健康短期可能稳定,长期总是在动荡之中,最终这样的猪场在猪价低迷的情况下容易被淘汰出局。
2)设施养猪阶段:在养猪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当大家对疫病有进一步认识的时候,开始希望通过养猪设施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来提高养猪生产成绩,确保猪舍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通风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最终到达良好的业绩。
3)营养养猪阶段:当猪场设施已逐渐完善、管理逐渐规范的时候,养猪从业者又从养猪生产中深刻体悟到良好的猪只营养供给才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通过营养供给提高猪群健康,降低药物费用,才是养猪的终极正道。
猪场最大的风险就是疾病,而应对疾病的对策已经从兽药治病的阶段走过来,正走在疫苗防病、设施养猪的路上。当遇到如非洲猪瘟这样无苗可防的疫病的时候,除了加强生物安全,通过提高营养水平来提高猪只的抗病力也是重要的途径。身体的健康来源于全面而丰富的营养。营养养猪的核心就是营养抗病。中国式养猪必须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我们中国养猪生产的问题,必须要根植实践、大胆创新、小心求证。通过营养提升来推动中国养猪生产效能的提高,抓住母猪产能提高这个抓手去落实、实现中国养猪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