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
“欢迎乘坐由‘张小泉’冠名的品牌列车。”7月26日上午,一列布满“张小泉”品牌标识的列车从上海虹桥站缓缓驶出。车厢内“Since 1628”的字样不断提示着人们,成立于1628年的“张小泉”390岁了。
在诸多传统“中华老字号”日渐式微的今天,这家杭州百年企业逆流而上,销售业绩不仅稳居刀剪行业龙头地位,更成为了国内“老字号”新生的代表。
正午时分,记者随夏乾良一同走进位于富阳东洲工业园区的“张小泉”,此刻的车间温度逼近35℃,而工人们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过去,每一道工序都依靠工匠。试钢、试铁、拔坯、开槽敲断、打钢、嵌钢……经过72道工序后,一把刻有“良钢精作”四个字的“张小泉”浴火而生。而第6道工序“嵌钢”,在剪刀的铁槽上嵌进了“钢刃”,更是要以娴熟的技艺和精细的打磨,才能保持质量稳定。“良钢精作”的祖训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工业化的现代生产流程逐渐取代了手工锻打,曾经让匠人们引以为豪的技术也被分割成一个个流程化的标准工序。但是,“良钢精作”的工匠精神却反而如烙铁般更加深刻地印在每一位“张小泉”人的心中。
“工人会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他们的产品。”夏乾良说,“有时候已经完成的产品,他们还会再次进行精雕细琢。工匠精神就在他们无形的坚持中,一点点形成了。”
“在我们看来,工匠精神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是踏踏实实将一把剪刀做一辈子的持之以恒,是与国际一流刀剪刃具的比高精神。”
“张小泉”的工匠精神,经过390年的不熄炉火和十几代工匠坚守的72道传统手工锻造技艺,与岁月一同熔炼在良钢之中。而刀背上“张小泉”的字样,就是工匠精神最好的样子。
如今,这位“老将”从一把小小的剪刀,发展为刀、剪、个人护理、厨房周边、儿童用品以及园林工具等六大产品类别、一千多种优质产品的行业领军企业。390年屹立而不衰,秘诀是什么?近日,本端记者专访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乾良,讲述一把剪刀的故事。
近期,“张小泉”迎来自己第三次改制。今年五月,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具有390年品牌史的“张小泉”,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向资本化、证券化迈出脚步。
“提起‘张小泉’的今天,就不得不提它的前两次改制。”夏乾良说。
改革开放后,“张小泉”与其他一批曾经长盛不衰的中华老字号一样,陷入发展困境。2000年,张小泉集团完成首轮改制,成立于1958年的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翻牌为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并成立了职工持股会。
然而,首轮改制之后的张小泉集团依然面临股权分散、决策困难、市场反应缓慢等难题。真正让“张小泉”迎来第二春的,是它的二次改制。
2007年11月,“张小泉”与富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2011年,“张小泉”搬迁至富阳东洲工业园,建立了现代化的厂房和生产线,经营规模也迅速扩大。“从2011年开始,“张小泉”的全年营收一直维持着年化超过30%的增长,而在利润方面则有更出色的表现。”
“张小泉”的创新之路也开始驶入快车道:这家数百年来一直以剪刀、刀具闻名的企业,开始生产适合当下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比如吃蟹工具、汤婆子、锅等。
“前两年我们还构想了一款斩切两用刀,前面五分之四切菜,后面五分之一刀口厚,剁骨头。”夏乾良说,当时,很多老师傅看到图纸就摇头:“磨削不一致的刀怎么能出厂。”然而,夏乾良还是力排众议,将其推向市场。这把只卖六十元的“两用刀”,一年创收一千四百多万元。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夏乾良说:“在新的发展时代,继承传统不等于循规蹈矩,恪守祖训不代表止步不前。‘张小泉’要在壮大了之后更为壮大,首先要形成端对端的一个闭环。所谓的端对端,就是从需求端到消费端,从消费者中来又回到消费者那里去。”
这十年,“张小泉”线上线下齐发力,一边招兵买马,拓展电商业务,一边还在上海豫园、杭州河坊街、苏州平江路等国内多处特色旅游文化景区开设了十几家精品门店。
经历390年的风雨,如今,“张小泉”锁定了新的目标:拓展海外。
在海外产品的包装上,张小泉的片刀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华菜刀。夏乾良说,这就是文化传播,和孔子学院一样。老字号出海,不只是商品出海,更是文化出海。
与此同时,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对标国际一流,“张小泉”不断倒逼自己,每年投入不少于上千万元人民币,进行技术和设备上的研发改造。
在国内,刀剪五金行业的检验标准较少。这让“张小泉”在面对一些需要提供标准的海外客户时,很难证明自己的品质。“说我们的剪刀锋利,但是如何向客户说明有多锋利?”
为此,2015年,“张小泉”创立了一个“理化实验室”,用定量的方式,来呈现产品质量。“比如,我们用磨砂纸做试验,一刀下去,可以割断几张磨砂纸,就能证明刀有多锋利。”在行业内,这是一个大的创新,同时,“张小泉”也有了更多能说服海外客户的数据。
如今,“张小泉”每年的海外销售额从无到有,节节攀升,但这个数字还远远达不到夏乾良的预期。
夏乾良说:“我们的愿景,不是和某某国际品牌一较高下。‘张小泉’的国际市场很大,我们应该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用全球的眼光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