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晨 周延军 高印凤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选择了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三种教学模式进行诠释,以期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融为一体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的推出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如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便逐一涌出。
二、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地的教育特点与传统去探索,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是我分析总结的一些模式。
1.讨论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一模式的主要结构是:
(1)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2)初学新知——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掌握新知——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4)巩固新知——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5)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6)布置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
这一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2.交互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在讨论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主要的结构可以这样归纳:
(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2)初学新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3)掌握和应用——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4)巩固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5)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
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实践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而且具备必要条件的课型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考、学合作、学记录、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指导学生去做,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
实践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1)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2)初学新知——让学生以相同的志趣为基础自由组成研究小组,有目的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
(3)掌握新知——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错误,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思维整理。
(4)巩固新知——学生记录活动过程或结论,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进行争论,从而巩固新学的知识。
(5)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继续解决问题。
4.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涵着这样两个部分,即探究思维部分与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部分的教学是显性的,是可以通过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是传授得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既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因此,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導入新课——教师全面进行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铺垫,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中生疑的兴趣,并进行大胆猜想。
(2)自主探索——满足学生的要求可,给他们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解疑,让学生去观察,实验,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
(3)验证探究——让学生将探究所学知识予以巩固,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强化体验得出的新知。
(4)评价体验——教师高度概括学生本堂课体验,探究的结论,表扬课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5)布置作业——布置精心设计的作业题与思考题,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
好模式要用好,才能发挥出好模式的好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为此,我们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提供通畅的桥梁。
那么,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呢?现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当然,也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必须创设一个什么情境,开门见山也不都是消极的。从实质上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融为一体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用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7,(29).
[2]苗春雷.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1,(05).
[3]孙文倩.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2010,(09).
[4]王惠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