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谚语是通过人类思维概括化的、精炼的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习俗和文化价值观。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并且作者深入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生理特点和文化根源。对英语谚语中的这种现象的合理理解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使用英语的能力,而且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避免矛盾。
【关键词】英语谚语;女性话语;具体表现;文化根源
【作者简介】魏然(1986.0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講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不仅反映着社会的本质,它还是建造和维持社会的基本工具。语言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社会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所处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因此,人们的社会文化行为,态度和思想都在他们使用的语言中反映出来。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较低这一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她们在社会各个不同层面受到歧视。英语中的两性不平等现象是社会现实中的一种体现。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于语言中,并被人们约定俗成的继续使用着。然后,女性有着她们自己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不同于男性,且更能表达她们自己的思想、生活、经历。
谚语是特定文化和特定概念的产物,被誉为“语言的活化石”。封建意识中“男尊女卑”也被大量生动的映射到了英语谚语中。因此,英语谚语进一步加强了文化的性别定式,提升了男性的社会地位,降低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因此,通过英语谚语探索女性的文化身份才有代表性和说服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整体而言,对于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分水岭。在西方,最早的对于性别语言的记录是由Robin Fort所编写的Histoire Naturelleet Moraledes lies Antillet, 在这本书里,作者记录了当时人们使用的语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批学者开始研究两性之间语言的差异。The Woman and the Language吸引了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课题。Anne Pauwels 1998年所写的Women Changing Language 收集了各种语言不对等的作品,强调了一个事实:女性在话语下的文化身份远远低于男性折射了现实中的不平等。
受西方学者的影响,中国学者也意识到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的问题,新文化运动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早期,学者们通过研究两种性别的语言,尤其是发音、音调、句法、词汇和其他较为浅显的层面研究性别的差异。2000年之后,研究方向开始转为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桂林大学的杨青在the Sexism of the English Proverbs中,总结英语谚语中女性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的几点原因,并指出这种现象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映。程海燕在the Sexism Phenomenon in English Proverbs and Its Roots中,提出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建立在女性渴望得到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并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深层次原因。
二、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在英语谚语中的具体表现
1.社会地位。Behind every great man, there is a great woman.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A woman, a dog and a walnut tree, the more you beat them, the better they will be. (拳脚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有义犬,胡桃敲打多结果。)
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 (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
The female of the species is more deadly than the male.
第一个谚语看似是赞美女性,然后是把男性放在女性之前,凸显的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从属地位,固化了女性的后方服务的形象。第二、三句充满了大男子主义和女性在社会阶层中的受压迫、欺凌的状况。自从母系氏族社会过度到父系氏族社会后,妇女的地位便降到了从属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社会,妇女的职责是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她们没有自我的权利,即使萌发自我的意识也会被社会的教条所扼杀。由此造成的重男轻女思想在绝大多是文明体系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
2.性格弱点。
(1)愤怒。Hell Hath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地狱里没有一种愤怒像一个被蔑视的女人那样。)
Over greedy man, over wrathful woman will never flourish. (贪婪的男人,怒不可遏的女人永远不会繁荣兴旺。)
前两句谚语都指出女人易怒这个性格特性。第一句谚语是英国戏剧家、诗人William Congreve在 The Mourning Bride中的一句台词,全句是“Heavn has no rage like love to hatred turnd / Nor Hell a fury, like a woman scornd.” 这句话指出被男朋友或丈夫拒绝的女人的愤怒比地狱里的怒火还可怕。第二句谚语“贪婪的男人和怒不可遏的女人永远不可能兴旺”。众所周知,原罪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分别为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教义认为原罪的存在将人类和完美的神隔绝。根据《旧约圣经》创世纪记载,亚当夏娃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果,因而犯了罪。亚当和夏娃是人类始祖,因而这一罪过便传给了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而在男性的眼中,这些性格特点却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避而不谈男性的不理智与失控所导致的后果。
(2)多言。When three women gather, it becomes noisy. (三个女人一台戏。)
A whistling maid and a crowing hen is fit for neither God or men. (巫婆吹口哨,母鸡把晓报,谁见了都讨厌,上帝也头疼。)
两句谚语体现女性的聒噪,把女性比喻为动物。西方人眼中边走边叫喊的鹅与成群的叽叽喳喳的女子一样,令人讨厌。然而,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男生说话时脑前驱的胼胝体亮起来,而女生说话两侧都在运动。功能上的差异来自于结构上的不同,两个脑半球中间的这个百万以上的纤维素就像桥一样,连接两个脑半球的,女生厚男生。因此,由于男性和女性人体构造上的不同导致说话量的多少,不应该归结为女性性格上的弱点,甚至受到嘲笑和鄙视。
(3)邪恶。Woman is the root of both good and evil. (女人是罪恶之源)
Women are the snares of Satan. (女人是撒旦设下的陷阱。)
女人被比作撒旦的陷阱,万恶之源,这也是人们思维里最可怕的东西。传统的两性的文化身份高下立见。圣经创世纪中上帝七日造世界,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捏出一个人性,往他的鼻孔里吹气赋予其生命,命名亚当。随后又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勒骨造出女人,命名夏娃。亚当一觉醒来,看到女人说:“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为女性从属于男性并依附男性奠定了基础。甚至在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了世间所有的邪恶;蛇发美女美杜莎用优美的歌声诱惑男人,再用致命的眼神将他们变为石像。圣经和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起源,而在两种文化起源中都不约而同的把女性塑造为邪恶之源,依附于男性的弱势群体。这些谚语里女性被描绘为难以应付的、危险的麻烦制造者。
(4)虚荣。Courage is the measure of a Man, Beauty is the measure of a Woman. (勇气是衡量一个男人的尺度,美丽是衡量一个女人的尺度。)
Every woman would rather be beautiful than good. (女人爱美不重德。)
以上两个例子指出女性追求肤浅的美丽而忽略道德。事实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代的男性对于美的追求不断在攀升。尤其在第二句谚语中强调了女性的美德却贬低了美貌。生活中,男性极其重视女性的外表,当他们选择配偶的时候,男性更倾向于美艳动人的,但是在谚语里,他们强调内在美德,这种矛盾性的说辞反映了男性对于美的追求,但为了保护自尊和面子而贬低美以及女性。
三、英语谚语中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低的形成因素
英语中形成女性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身体机能的原因,也有内在文化历史的根源,同时社会的分工也加剧了这种现象。
1.生理特点。由于女性在体力、运动和力量上相对男性较差,导致在古代畜牧、捕猎等社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不如男性。长此以往,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家庭的重大决定通常由男性主导,而女性沦为附属品,因此话语下的文化身份也得不到认同。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现代社会中,很多需要体力和承受力的工作也由男性所占据,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男性渐渐占据了更加重要核心的统治角色,女性更加缺乏机会获得社会的认同感。
2.文化根源。在西方传統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治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女人是男人肉欲的堕落性质的人格化和体现;古希腊诗人西莫尼德斯曾把女性比喻为狐狸、猪狗、泥浆;就连激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女性的第一品质是温顺,女人应该从属于男人或男人的见解;近代哲学家尼采、叔本华更是对女性有着仇视的心理。尼采指出女人最大的本领就是撒谎,并向男人们宣扬,找女人的时候别忘了带上鞭子。哲学对于两性错误的见解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整个中世纪时期受到他们看法的影响,教会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当时的女性没有自由权和参政权,就是对女性在追求文化身份认同的侵犯和打压。
而另外一个文化源头圣经里,对于女性的歧视比比皆是:创世纪第3章16节: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出埃及记21章第6节:他的主人就要带他到审判官那里,又要带他到门前,靠近门框,用锥子穿他的耳朵,他就永远服事主人,人若卖女儿作婢女,婢女不可像男仆那样出去,主人选定她归自己。在歌林多前书14章34节中: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他们说话,他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他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圣经》中的这些陈述为男权主义者们提供了保护,放大了他们的权利,使女性屈从于教条,沦为“第二性”。
四、小结
谚语中的例子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得不到认同的现实。尽管语言的进化是建立在语言的内部规则之上,它的目的仍然是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的进化和人类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语言的变化。当然,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杰出女性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偏见正在渐渐发生变化,女性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一些英语谚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当女性的文化身份得到认同,英语中谚语的不平等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Luise Von Flotow.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004.
[2]董迎春.身份认同与走出“身份”——当代“女性诗歌”话语特征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2:4-230.
[3]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 2002:1-3.
[4]任晶,程革.多元共存的文化语境下崛起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6: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