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名本,“揽”字凡两见:“每揽昔人兴感之由”(第21 行)、“后之揽者”(第27 行)。按其文义,显然不是延揽之意,而是观看意义的“览”,因此,唐朝史家编撰的《晋书》所录《兰亭序》文,将“揽”订正为“览”。
郭沫若云:“ 二览字作‘ 揽,乃避其曾祖王览之讳, 与他帖正字作‘政,为避其祖王正之讳正同。”(于硕:《东吴已有“暮”字》,载《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十一期,收入《兰亭论辨》。于硕,郭沫若化名)
以避讳解释《兰亭序》把“览”写作“揽”,看似有理,却也未必。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八杂文部四“纸”引晋傅咸《纸赋》曰:“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亦见唐朝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纸第七”所引傅咸《纸赋》。皆将“阅览”之“览”写为“揽”。
上世纪大同发掘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五世纪屏风木板漆画列女古賢图,上面题记(之六)所见“省览”一词,即写为“省揽”。
魏晋人多用俗字。《兰亭序》所见俗字, 不独将“ 览” 写为“ 揽”,还有“歲”写为“嵗”、“禊”写作“稧”、“嶺”写为“领”、“暂”写作“蹔”、“因”写为“囙”、“俯”写为“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