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新课标看英语泛读

2019-02-26 00:19王可奕
初中生·考试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法语境新课标

王可奕

201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并针对200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全面修订。专家组经过3年多的时间,圆满完成修订工作,在2017年颁布了《不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这次的课标修订,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提出核心素养目标。第二,提出六个要素构成的英语课程内容和内容标准。第三,提出了整合关联的英语学习观。第四,增加了英语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第五,重新修订了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第六,首次提出了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我认为,这六个方面都与英语泛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何为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核心既包含能力,又包含品格,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试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这四个要素都与阅读,尤其是泛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语言能力为例,《新课标》词汇表一共收录3000个单词,其中包含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掌握的1500词,高中必修课需要掌握的500词和选修课需要掌握的1000词。要掌握这些词汇在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并熟悉这些词汇通过构词法导出的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词汇,仅仅通过单词背诵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必须依赖大量阅读。

词汇量和阅读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北京大学钱军教授曾经指出:“一个美国文科学生知道8,000词,那他的阅读量可能是800万词、8,000万词,甚至更多。这8,000词在这些英语阅读材料中有各种组合搭配,有词义的千万变化。这些词无数次的出现,使他对这8,000词的词义烂熟于胸,对其组合了如指掌。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到耶鲁大学上暑期班,发现人家的阅读量是一天一部书。所以,此8,000词非彼8,000词,不能等量齐观。积累词汇量是重要的,但词汇量必须有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

另有研究指出,学习者只有在语境中反复遇到一个词汇,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要达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在语境中遇到这个词 7次以上。部分用法较为灵活、搭配比较多的词,需要14次以上。

可见,大量阅读对于词汇的积累至关重要。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SAT(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考试,也可以理解为“美国高考”)考试要求的词汇量在15,000—20,000之间。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完成2,000万词至3,000万词的阅读量,需要阅读100至150本不同类型的图书。我们粗略统计多所美国知名的私立寄宿高中的推荐书单,发现结论与我们的分析结果相符。

这样的阅读量对于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几乎是难以企及的。我们来看国内高中英语的情况。我们对三种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进行了分析,统计了5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的全部内容,结果发现:即使完成了全部模块的学习,学生的阅读量也非常有限。在大部分学校只学习5—6个模块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量会更加有限。这样的阅读量不要说比肩美国本土的学生,就连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都有一定困难。

即使只掌握大纲要求的3,000词汇,学生也需要完成至少200万词的阅读量,相当于阅读10本内容在20万词左右的图书。因为,这些词汇意义多变,用法灵活,有大量的固定搭配和半固定搭配,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才有可能掌握这些搭配。

这些搭配直接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有重要影响,是英语语言能力构建的关键。正如柯林斯词典宣传语所说,我们应该“Learn real English in context”(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地道英语)。仅仅靠背词汇手册和语法书,我们无法学会英语。热衷于背单词和背语法规则,忽略阅读,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误区。

阅读才是关键

可以说,阅读量不足是学生学习了十多年英语,仍然无法应用自如的主要原因。之前我们一直批判“哑巴英语”,其实因为阅读量(真实语言输入)严重不足,中国学生的閱读能力、听力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样不尽人意,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英语不止是“哑”的问题。

也有人对应试进行批判,认为应试导致了语言教学的功利化。其实,应试并不是罪魁祸首,语言测试对于语言教学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关键要看考试的设计原则,也就是要考什么、怎么考。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新课标》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其中包含了“全面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除了学习课本之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阅读,也就是泛读。精读和泛读是“抛砖引玉”的关系。英语课本相当于“砖”,适合作为精读,用来打地基;课外读物相当于“玉”,适合做泛读,用来巩固基础和拓展能力。

阅读的好处和必要性毋庸多言,但真正坚持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泛读的习惯难以养成。比如,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任务重;阅读材料生词太多,学生查词的时间较长,坚持不下去;学生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缺少自觉性和自主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大家:选择与教材内容匹配和难度同步的阅读材料作为阅读的起点;严格控制阅读内容的难度梯度,把生词控制在5%以内;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阅读任务。

另外,我们建议英语学习者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泛读训练,训练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心理学家卡洛斯等人提出,词汇习得年龄是影响词汇通达和提取速度的重要因素。其影响表现在,早期习得的词汇比晚期习得的词汇要容易加工些,这就是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小学阶段相比于初、高中阶段,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和年龄有一定关系,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容易养成习惯。

另外,语法学习也和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仅仅靠背诵语法规则和做语法练习题是没有办法掌握语法的。语法只能放在语境中学习。我国英语教学巨擘葛传椝先生(1906—1992,复旦大学教授,上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三巨头”之一) 在《葛传椝向英语学习者讲话》一书中曾这样说:

Language is no an exact science, nor a mere matter of principles, rules, exceptions, definitions, formulas, and diagrams. Books on English are helpful, but no one can master English by reading such books only. This is due to their ignorance of the fact that without wide and careful reading, the mastery of English is impossible.

葛老的话现在看来,依旧没有过时。

总之,英语语言能力始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维的工具,离开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无从谈起。而阅读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也是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 培根在《论读书》中曾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我们认为,构建英语学科素养应该从有选择的泛读开始。

猜你喜欢
语法语境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