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华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因为它关系到一堂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问题空泛、难度大,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十分普遍。
为此,我校特意组织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提问岗前培训活动。以三年级(1)班和(2)班两名年轻教者为对象,同课异构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6课《倾斜的伞》的第二课时。学校教研组对两份教案的提问设计深入挖掘,探究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倾斜的伞》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感人文章,以“倾斜的伞”为依托,表现了外公对“我”的关爱,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三年级学生的认知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对两位年轻教师的提问要求细化如下:
总要求:紧扣象征意义“我永远珍惜的不仅仅是伞,而是外公和我之间的关爱之情”。
单个问题要求:①有明确目的;②书面措辞清晰明确,适合学生认知,让他们理解提问意图;③口语表述语音准确,语调恰当,重读到位,表情达意明白;④反馈有效。提问内容、方式方法、切入角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是问题横向细化的要求。
问题的纵向逻辑联系要求:完成对主题的切入、初知、深知、小结、升华任务。(语文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提问分别肩负着不同的职责,要能围绕主线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
研讨后细化出的问题:
①导入之问:文题中“倾斜”是指“伞”歪斜还是撑伞的姿态歪斜?目的:明确提问指向,不是關注具体的雨伞,而是撑伞的姿态;反馈:难度不大,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文本,完成良好。
②细读第一问:开始谁撑的伞?伞向谁倾斜?口语表述:简洁明白;目的:弄清主体关系;反馈:在书上能找到现成答案。
③细读第二问:外公被雨淋湿时笑了几次?你体会到了什么?目的:深入挖掘外公心甘情愿的心理;口语表述:注重了“笑”和“几次”,语音的强调正确传达了要表达的语意;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在书上找出第一问,个别学生谈体会时不全面不深刻。
④细读第三问:外公就这么一次为“我”撑伞吗?目的:关注量变;口语表述:强调数量上的“一次”;反馈:学生能找出相关词汇说明外公长期关爱作者。
⑤细读小结问:“我”永远珍惜爱护的仅仅是伞吗?目的:挖掘象征意义。口语表述:读出反问语气,强调背后的意思。反馈:学生能小结出“我”永远珍惜爱护的不仅仅是伞,而是外公的爱。
⑥升华拓展问:文中,作者什么时候打过这种“倾斜的伞”?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平时该怎么做?目的:强调感恩与回报。口语表述:强调“作者”,体现感恩。反馈: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感恩之心,并表示要向作者学习,平时多为长辈及尊敬爱护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和文本特征,紧扣主题,横向、纵向细化提问要求,能让提问这一素养训练看得见、抓得住。
(作者单位:常德市鼎城区常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