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辉
提起“励建安”这个名字,在中国康复医学界可谓大名鼎鼎,他是中国康复医学领域杰出的学科带头人,被誉为“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励建安是美国医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从小到大,父亲一直严厉要求励建安,经常告诫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让励建安在挫折和困难中成长,父亲经常领他到军营里训练,去郊区农田里干活,让他赤脚在冬天的雪地里跑步。日常生活中,父亲也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吃苦和独立的情境锻炼他。
1960年,励建安父亲时任29军文工团团长,母亲为文工团一名舞蹈演员。一次,父亲和母亲要去外地演出一周,母亲准备跟以往一样,要把励建安和弟弟妹妹送往江苏高邮的外婆家。父亲却对励建安说:“你8岁了,马上是小学生了,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和弟弟妹妹。以后我和你妈出差,你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家里生活吧。”
临走,父亲给了励建安3元钱,说:“这是你们一周的伙食费,你学着买菜做饭,把弟妹们照顾好。”3元钱在当时来讲,相当于现在的150元钱,但励建安却不觉得捉襟见肘,父亲母亲一直非常节俭,家里从来都是粗茶淡饭。父亲常告诫励建安:“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奢则多欲,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那个星期,他把弟妹们照顾得妥妥当当。此后,只要父母出差,他就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在父亲的教导下,励建安的抗挫能力,远远超过了同龄人。1969年3月15日,17岁的励建安告别父母,和一大批城镇青年戴着大紅花、背着“下乡光荣”的大背包,来到江苏省建设兵团。分别时,父亲送给励建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拍拍励建安的肩膀,笑着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所以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男儿血,英雄色,无论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爸爸都相信你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好好加油!”
自此,励建安在建设兵团一呆就是11年。强大的意志力,让他宠辱不惊地度过了那些特殊的岁月。他一直没觉得下乡劳动有多痛苦有多累,反而觉得挺锻炼自己。
励建安被下放到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十二兵团第一师第二团第八连。坐了一整天的敞篷车再扛着沉重的行旅走了8里路,才到了连队。那个连队的生活条件真差呀:每个房间只有一盏小油灯;20多个人睡一张土坯搭成的床,零下10多度的大雪天既没暖气也没暖炕,冷得瑟瑟发抖睡不着,却拥挤得连翻个身都是奢侈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开始干活,当地是盐碱地,没有淡水,要去几里外的河里挑水,所以知青们第一件事情就是挖塘蓄水,解决生活用水;然后就是动手盖房子。一个小连队,根本容不下过去的大几百号知青,于是队长命令他们打夯、码砖、垒墙,很多知青细嫩的双手开始磨出了血泡、老茧……
除此,知青们还要割麦子、搬苞谷、挑水浇地、犁地、插秧,每天劳作时间长达10多小时,早晨天不亮就得起床下地干活,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励建安双手不知磨出了多少水泡,但他依旧卖力地干活。锄地时,伤手很难抓牢锨,他就用胸脯顶着锨往前推。6月份,气温骤升,劳作时常要顶着烈日在30多度的气温下进行,上面太阳晒下面土地烤,两臂脱掉了很多层皮,黝黑黝黑的。有时,励建安困累得会一边走路一边睡觉。一次,他昏昏沉沉地边走边睡,摔了个大跟头,膝盖被石头磕破两大块皮,但幸运地是没伤到骨头。
连里建有两个知青大灶,供几百个知青就餐。主食多为杂粮,细粮不外乎面和馍。蒸笼里的馍,坚硬如铁疙瘩。炊事员嘴里道声“二两”,硬邦邦的馍就递到了手上。吃着难以下咽的杂粮,嚼着划喉咙的硬馍,想着家里的热汤热饭,很多知青都哭了。
励建安也艰难地吃着,心情很沮丧。但父亲的话回想在耳边时,他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是啊,纵然生活无法忍受,也要保持“坚持下去,绝不灰心丧气”的意志力,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1969年6月底,励建安幸运地被选派到团部卫生学习班学习。由于聪明好学,同年9月,他又被选派到南京一二一医院进修。进修一年后,励建安回到建设兵团一十二团医院做了一名“赤脚医生”,从此跨入了医学的领域。
之后几年,励建安重拾课本,在工作之余自学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课程。1973年,团里推荐励建安去考工农兵大学,他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到南京医科大学深造。
1977年7月,励建安大学毕业。因户口在兵团,一毕业,他就又回到了兵团。回去后他发现,除了他,跟他一起上大学的那届同学全部留在了南京。一位老知青叹气说他:“别人都想方设法离开这里。可你倒好,上了4年大学又回来了!你家是干部家庭,稍微找点关系,你就能名正言顺留在南京,户口自然也会上调到南京。你回来虽提升为兵团干部,但却不能返城了,你真是太傻!”
励建安笑笑说:“我回来也挺好,毕竟这里有我很多的老朋友。”可1978年,建设兵团的知青全都陆续返城,至年底,知青全走光了,只留下励建安一人,励建安倍感孤独和失落。有人给励建安出主意:“你干脆说假话病退,这样你就能返城了。”励建安却摇头说:“打死我,我也不可能说假话。”
当时,励建安父亲已调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当老师。他写信鼓励励建安:“现在,国家已恢复高考,爸爸希望你继续深造学业。只要肯登攀,你一定行!”
1980年7月,励建安不负父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医科大学首届运动医学研究生院。经历了一波三折,励建安终于得以和父母团聚。此时,28岁的励建安还没谈女朋友,母亲很着急。一天,母亲对励建安说:“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你认识,是沈伯伯女儿筱芳,你明天跟她见个面吧。”励建安笑起来:“啊,是她?这怎么可能,我一直把她当妹妹的。”
沈筱芳父母跟励建安父母都是军人,他们同在一个大院里长大。沈筱芳比他小两岁,印象中的沈筱芳,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笑起来嘴角两个小梨涡,特别可爱。自从下放到连云港,他就再没见过沈筱芳。巧的是,励建安父母调到南京几年后,沈筱芳父母也调到了南京,但失去了联系。直到一个月前,励建安母亲在街上偶遇沈筱芳母亲后,才得知沈筱芳近况。
当时,沈筱芳考取了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正读大三。两个母亲一寒暄,得知两孩子都没对象,就有意撮合他俩。在母亲的催促下,励建安与沈筱芳见了面。
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虽然10多年未见,但两个人并没有陌生感,尤其是沈筱芳依旧像小时候那样,对他一口一个“建安哥”时,两人的距离瞬时拉近。
一个周末,两人看完电影出来,天空正电闪雷鸣地下着雨,乌压压黑成一片。励建安把沈筱芳送到学校门口,正转身离去时,一记雷声响起,沈筱芳本能地捂住耳朵问励建安:“你能陪我去看看我们宿舍楼下的流浪猫吗?”
励建安欣然答应。到了宿舍楼下,随着沈筱芳的轻声呼唤,四五只猫咪从不远处的花坛里跑了出来,围着沈筱芳撒娇叫唤。沈筱芳蹲下身抚摸它们,从书包里拿出一些小鱼干喂它们。
励建安凑上前去摸猫咪,几只猫咪却如惊弓之鸟四散而逃。沈筱芳回头小声说:“你站在我身后1米处别动,猫咪怕生,它们跟我混熟了才跟我亲近。”
励建安赶紧退后观望。猫咪又重新被沈筱芳换回来吃食。那一刻,励建安特别感动:一个对猫咪如此有爱心的人,一定是个善良顾家的好女孩!而励建安的多才多艺也让沈筱芳日渐倾心:他会弹一手好手风琴和电子琴,尤其跟自己一样,下得一手好棋。在精彩的博弈中,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共同话题越来越多。
1981年年底,沈筱芳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苏省翻译院工作后,励建安向沈筱芳求婚,沈筱芳欣然答应。1982年1月,他们走进了婚姻殿堂。
婚后,沈筱芳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照顾家庭上,让励建安一心一意发展事业。1983年,励建安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医生。经过近10年发展,他从医生一直做到了博士生导师,并获得过中华医学奖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晃,他和沈筱芳结婚已10周年。忙于事业的励建安,此时才恍然发觉,自己竟然从来没买过一件礼物送给妻子。内疚的他,拉起沈筱芳就往南京中央商场跑。来到首饰柜台,他对沈筱芳说:“戒指、项链、耳环,你各挑一件喜爱的吧,别舍不得钱。”但沈筱芳只挑选了一个200块的戒指,她眼里满是幸福地说:“你有这番心意,我就知足啦。”
此时,励建安儿子励文已经9岁,在小学读二年级。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着爸爸妈妈对工作努力进取的态度,他也严格要求着自己。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家都把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彩电,而励建安家里的电视机还是一台黑白的。因为他们很少看,电视机只是一个摆设。
那时每天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在书房都各忙各的。夫妻俩看专业书籍,励文看书做作业。而励文很少去打扰父母,他要么沉静地皱眉思考着什么,要么轻轻舒展眉头一副焕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再动笔去写。
励建安经常引导励文:“看书一定要真正看进去,要边看边琢磨,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对一道题或一个问题有见解有认识,然后你再针对不懂的地方有选择性地跟我讨论,这样既节约我们彼此的时间,又能更好地加深印象,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久而久之,励文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励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一中, 然后,他又取得了免试资格,直升南京一中高中部。
2004年,励文从南京大学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附屬医院肿瘤科工作,并在美国康复医疗机构质量认证CARF做兼职高级顾问。现在,励建安已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他最开心的事,就是与他们一家五口视频聊天。
2015年10月,励建安当选为美国医学院国际院士。迄今,只有8名中国人获此殊荣。得此消息,励文立即抛开繁重工作,携全家飞抵南京和励建安夫妇欢聚一堂以表祝贺。励建安左拥右抱着孙辈们,感到幸福满满!他觉得,再高的荣誉,都抵不过这温暖的亲情。离别时,儿子拥着他说:“爸爸,我一定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回来发展。祖国和您,永远是我的港湾。”励建安眼眶红了,他一直等待着儿子归来的那一天。
而长期超负荷工作,让励建安身体状况渐渐走下坡路。从2013年开始,励建安每年都要生一场病,住一次医院,带状疱疹、喉炎、病毒性感冒时常找上门。
2016年1月,励建安去哈尔滨开会,适逢久别的一位老友。老友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他送给励建安一双跑鞋,说:“我一年要跑很多场马拉松,越来越感受到跑步的好处,你也应该跑步,也可以跑马拉松。”
励建安有些怀疑自己:“我都64岁了,平时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总是好的,跑马拉松?哈哈,不太可能。”
励建安的全家福
之后,老友经常发微信给励建安,告诉他“昨天我跑了15公里”“今天我跑了20公里”……励建安受到鼓舞和启发,开始锻炼。只要有空,他就会慢跑两三公里。随着时间推移,腿越来越有劲儿,每次跑个七八公里根本不是事儿。而且,惊喜连连出现:跑了3个多月,体重从原来的83公斤下降到了73公斤;一次感冒,他只打了几个喷嚏就不治而愈;而且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这一跑就迷上了!于是,励建安想挑战一下自己,报名参加了2016年4月12日的南京牛首山国际马拉松赛。结果,只用了两个半小时,他就跑完了全程42公里。
2016年9月,励建安不慎将脚崴伤,造成右脚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经过基本的康复治疗,骨折第12天,他就在妻子的陪护下,爬了半个紫金山,大约15公里。骨折第70天,他参加了金陵康复论坛首届中国康复马拉松赛,半马,全程21公里;骨折第80天,他参加了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全马,全程42.2公里。
尽管沈筱芳和儿子反对励建安骨折了还跑步,但励建安依旧坚持。他对两人解释道:“我骨折的地方有三个沉重点,我可以让两个沉重,那个骨折的地方不沉重。我是搞康复的,正好也可以给病人提供一个痊愈的试验,寻找各个部位骨折最佳的康复方法。”结果,骨折一年后,励建安复查右脚,骨折处长得非常好,跟原先的一模一样。
此后,只要有时间,励建安就会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之后,他没再生过病,精气神越来越好。他更加热衷于跑步锻炼,跑马拉松了。
2014年,沈筱芳退休了。空闲时间多起来,除了养花种草,弹弹钢琴,她还喜欢旅游。但励建安却很少有时间陪她一起去旅游。作为中国康复事业的创始人,他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无法做到全身而退。没有时间陪伴妻子,时常让他内疚不已。
见励建安跑步带来这么大的好处,沈筱芳也跃跃欲试。2018年9月的一天,她对励建安说:“我也试试跑步吧。”结果跑了一段时间后,她也爱上了跑步。不久,沈筱芳对励建安说:“我要跟你一起跑马拉松,一边跑,一边领略沿途风景,其实也是一种内心的旅行呢。”
励建安笑了,内疚感减轻了不少,他觉得与沈筱芳越来越心有灵犀。此后,夫妻俩越来越喜欢跑马拉松。他们觉得,跑马拉松是一场修行,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再苦再累,只要坚持走下去,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