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一心
(平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温州 325400)
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颅脑感染,其主要是引起原因为外伤和手术,病原的来源为自身菌丛或者是外界环境,例如周围病人或者是医务人员等。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头痛、头晕、颈部僵直等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意识以及肢体上的障碍。因此对于该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的诊断措施,临床诊断除了分析患者病史、体征外还需要采取影像学检查。目前临床中经常采用的影像学方法为CT和MRI检查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采取CT和MRI检查方法,分析各自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和浙二医院收治的出现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患者66例展开分析,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至56岁,年龄中值为(46.5±3.7)岁,经过临床病理分析:细菌性脑膜炎52例、真菌性脑膜炎9例,细菌性脑膜炎26例、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27例。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经病理学判断均符合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研究对应均接受MRI、CT常规检查,检查次数为2~3次,入院后七天之内进行1次早期检查,出院前七天内进行1次后期复查,住院期间可检查也可不检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增强扫描措施。扫描完成后由两名主治医师对MRI、CT图像进行评估。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早期和后期诊出准确率。
对本研究取得的两种方法准确率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MRI检查后结果如下,CT检查:34例为正常图像、32例为异常图像,异常显示为基底池和脑沟没有正常形态,基底池以及外侧裂位置出现密度增高的情况,脑回之间的连线处于模糊状态,进行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周围出现高密度强化的情况;MRI检查:16例为正常图像、50例为异常图像,异常显示为存在弥漫性增强的情况,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进行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其表面出现细条样、脑回样异常强化影。
早期检查,MRI检出55例(83.3%),CT检出46例(76.7%),后期检查,MRI检出62例(93.9%)、CT检出54例(81.8%)。不同时期,MRI检出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χ2=15.327、17.332,P=0.001。
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就是术后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恢复造成极大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情况。颅脑感染属于一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引发疾病的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2],其引发感染的途径主要是人体颅脑内进入感染因子,而且蛛网膜间隙位置缺少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系统,而对于病原体来说,脑脊液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进行手术后脑脊液当中缺少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容易出现病变,病原体可以在其中生长导致。这种感染情况可以根据其累及部位分为脑膜炎和脑炎,有些病变还会累及到脑膜和脑实质,因此也可以成为脑膜脑炎,其主要的病例类型含有血管炎、囊性变、脑积水、脓肿等,对其具体病变情况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临床诊断措施,才能通过诊断结果选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以及MRI影像技术也取得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颅脑位置的疾病诊断中,取得更深入的发展。目前临床中大多数的诊断以及检查操作都离不开影像学检查。可以对病变大小、区域以及数目进行清晰显示,有利于清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以及临近组织的关系,应用过程中取得重要价值。这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以检出脑部异常情况,CT检查在脑部创伤、血管异常方面的检查效果比较好,在这些方面具有简单、有效的优势,但是对于大脑灰质、白质的诊断,CT检查无法确切区分。相比于Ct检查,MRI检查对比度以及分辨度更高,可以对病变内部结构清晰显示,清除区分出脑部的灰质、白质、脑神经核团从而对颅后窝和颅底部以及脊髓病变情况进行明确[3],有利于判断神经感染病变,具有很高的检出准确性,在应用过程中取得的诊断效果更好,属于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只是该方法在费用方面比较高,部分患者不会选择该方法诊断。
本研究针对我院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脑感染的患者采取CT以及MRI检查,这两种检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MRI检查在不同发病时期的诊断效果均优于CT检查,但该方法在费用上比较高,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对该类患者的综合治理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得到确诊,提升综合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