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厥阴头痛的论治规律探析

2019-02-26 00:10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厥阴吴茱萸伤寒论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46)

《素问·风论篇》将头痛称为“脑风”“首风”“头风”。从古至今各医家对头痛的认识也各有千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皋从外感、内伤两大方面辨治头痛,并增补了少阴及太阳头痛两种,还按照头痛部位异同,注重引经药物的应用,为头痛分经用药理论的构成奠定了基础。朱丹溪则补充了气滞头痛、痰厥头痛,为后世临床运用提供了参考[1]。《内经》认为头痛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五脏及六腑功能失调而致。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注重头痛与经络的关系,认为头痛为邪气留滞于经络,循经上扰所致。而对头痛的病因病机、证治的系统阐述,则首见《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对于头痛阐述较多,主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等,其中厥阴头痛指肝寒横逆犯胃,浊阴之邪上逆巅顶所致。据流行病学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且30岁以下发病率较高,并逐年增高,年轻化趋势明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现依据《伤寒论》,对头痛的主要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厥阴头痛病因病机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2],指出厥阴头痛是由于脾肾肝胃虚寒,阴寒上乘阳位,清阳不宣,气血不畅所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循行皆上至头面,足厥阴肝经上至巅顶,五脏之精血及六腑之清气,终皆上注于头,不管外感或内伤,均可导致脑的气血及阴阳逆乱而发头痛[3]。《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为百病之长,易侵袭人体上部,虚人易受之。五行中讲肝气与风性相合,皆主动主升,风邪最易惊扰肝经;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邪气留滞经络,清阳受遏,肝经气机逆乱,经络受阻不通则痛[4]。该条文指出厥阴头痛病位在肝,外邪循肝经上逆于巅顶,扰乱清空,痹阻经络,发为头痛;肝寒横逆犯胃,肝木克脾土,胃气上逆,失于和降,则干呕;肝胃两寒,饮邪不化,则口中吐清冷涎沫。

关于足厥阴肝经循行与厥阴头痛的关系,《灵枢·经脉》认为:“足厥阴肝经,起足大指背毫毛处,沿足背经内踝前上行……上行达小腹,夹胃,属于肝,络于胆……再上行通过横膈……继续上行通过喉咙后面,上达鼻咽部,连目系,从额部浅出,与督脉相会于巅顶部[5]。”可见,厥阴肝经循行部位广泛,从足至头,皆有所分布,若寒邪凝滞肝经循行部位,则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2 历代名医名家对头痛的认识

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将头痛分为阴虚头痛和阳虚头痛。认为阴虚头痛多为水亏所致,治宜“壮水为要”,用玉女煎等;阳虚头痛多为阳虚阴盛所致,治疗上以“扶阳为主”,用理中汤等[6]。国医大师朱良春[7]认为头痛乃由湿热蕴结,浊邪害清,清窍不利所致,久之,脉络痹阻,则痛势剧烈,治宜利湿泄热、祛风通络,并自拟“土茯蔓菊汤”(土茯苓、蔓荆子、白芍、菊花、甘草)。杜雨茂老师[8]认为头痛由肝血亏虚,寒邪凝滞于肝脉,邪气循经上扰所致,属血虚寒凝,治以吴茱萸汤配熟地、当归、川芎、白芍等。刘茂才教授[9]将厥阴病分为真厥阴和类厥阴(寒热错杂),我们平时所见大多属类厥阴头痛,表现为类厥阴中风,治疗中多用吴茱萸、生姜配对。杨志宏师从沈舒文教授,认为头痛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经络瘀滞有关,在治疗上注重补肝虚,化风痰瘀,且重视虫类祛风药与引经药的应用[10]。李军教授[11]认为头痛多由痰瘀互结所致,在治疗上采用化痰活血法,并根据病情适时配合温清消补等法。

3 厥阴头痛的诊治

3.1 诊断依据

《伤寒论》有言:“干呕,吐涎沫,头痛。”故诊断要点为:头痛,夜间明显,以巅顶部为著,痛甚则晕厥,常可伴有目系拘急收引,缓解后则感空虚:口吐清涎稀沫,或干呕,或二者皆见: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

3.2 厥阴头痛的治疗

3.2.1治疗原则 暖肝温胃散寒,泄浊和胃降逆。

3.2.2方剂及配伍规律 组方: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12]。该方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证见:头痛,以巅顶部为著,干呕,或吐清稀冷涎沫,胸满脘闷,四肢畏寒怕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方中吴茱萸为君药,味辛苦,性大热,辛开苦降,入肝、脾、肾、胃经,具有温肾暖肝祛寒、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重用生姜温中降逆化饮,二者同用,温降之力加倍,使胃阳复而寒饮化[13];佐人参、大枣之甘缓,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全方肝胃同治,温补并行,达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

3.2.3针灸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巅顶头痛多用百会、四神聪、三阴交、命门、涌泉、行间等穴位,将经络辨证与脏腑寒热虚实辨证结合起来,对头痛进行辨证论证,效果十分满意。

3.3 吴茱萸汤现代药理研究

肖诗鹰[14]发现吴茱萸汤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和扩血管的作用。杜力军等[15]以精制吴茱萸胶囊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发现其可调节5-羟色胺的过度降低,升高痛阈;并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对脑血管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吴茱萸内脂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吴茱萸次碱可使血压降低、脑血管扩张[16],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突出,共同发挥镇静镇痛、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其治疗头痛的效果具有强有力的临床数据支持。

4 典型病案分析

王某某,女,38岁,农民,2017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诉10年前因产后受风寒出现头痛,以巅顶部抽痛为著,每于经前或经期加重,每次持续1~2天,出现恶心、食则呕吐,伴四肢怕冷,喜热,小腹冷痛,神疲欲睡,少气懒言,夜休差,多梦,易惊醒,影响工作。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期间多次口服药物(具体用药用量不详)治疗,但仍反复发作,故辨证为厥阴头痛,方选吴茱萸汤加减,处方:吴茱萸9g,党参20g,葛根12g,白芍12g,防风10g,羌活12g,藁本10g,当归15g,黄芪20g,远志12g,生姜15g,大枣3枚。7剂,1剂/d,水煎服。二诊:恶心消失,可进食,头痛明显减轻,仍有夜休差。故在上方加酸枣仁15g、首乌藤15g。7剂,于经前期1周服用,经期停用。三诊:头痛等症消失,继服上方7副,以巩疗效。随访5月,未见复发。患者症状符合吴茱萸汤之主证,故用此方取得显著疗效。全方药物配伍使中寒得除,浊阴得降,则头痛除而干呕止,阴邪除而神明安则夜休可。

5 讨论

《伤寒论》被后世医家称为“方书之祖”,其理论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伤寒论》揭示了疾病诊治的思维规律,创立的独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是其辨证论治的纲领,为后世医家在疾病诊治方面提供重要思路。《伤寒论》中厥阴经病变是六经病证发展的最后阶段,病情重而复杂。书中第378条就重点论述了厥阴头痛的论治规律,用吴茱萸汤医治,可取得显著疗效。

《伤寒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强调:①治未病;②治病必求于本;③重视调节阴阳的相对平衡关系;④扶正祛邪;⑤区分标本缓急。正如厥阴头痛,探究其本质,在治疗上应暖肝散寒、温补肝肾,祛除浊阴之邪,扶正与祛邪并用,则头痛、干呕、吐涎沫自止,只有准确把握肝寒这一基本病机,认识疾病的本质,治疗才能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吴茱萸汤组方遵循《伤寒论》的辨证规律,其临床治疗既有理论支持,又有现代医学的佐证,为后世医家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厥阴吴茱萸伤寒论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厥阴病篇再论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