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因子对城市湖泊温度效应的模拟研究
——以湖南烈士公园湖泊为例

2019-02-26 02:45陈存友胡希军胡颖炫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算例风向湖泊

戴 茜,陈存友,胡希军,胡颖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近年来,城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江景房”、“湖景房”更是大受追捧,导致湖区规划逐渐趋于失控状态。湖泊四周被高大建筑群体所包围,空间挤压严重,形成了独特的“湖泊盆地”空间特征(陈存友等,2014),这不仅挤压了湖区的视觉空间,破坏了城市的水域景观,还削弱了“湖陆环流”作用的路径、范围和强度(Samuelsson et al.,2001;金虹等,2016),阻断了湖泊与周边陆域的气流交换,降低了湖泊在改善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作用和效能(Sun et al.,2012;Kong et al.,2014;宋晓程等,2011)。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机制,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成为当前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湖泊水体具有明显的小气候效应,目前对城市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湖泊自身特征方面,采用定点定量测量方式,对湖泊水体的空间布局、深度以及不同面积湖泊湿地对温度、相对湿度值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朱春阳,2015;Wu et al.,2014),还有一些学者对湖区的温度日较差、湖泊对感热通量的输送效应等进行了探索(Laird et al.,2009;Adrian et al.,2009)。(2)湖泊温度效应影响因子方面,一些学者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技术分析了水面植物的遮阳作用、水深、水体尺寸等对水体温度的影响(张磊等,2007;庄智等,2014;王敏等,2017),探究不同类型的城市水体温度变化(杨凯等,2004;魏梓兴,2004;Hathway et al.,2012);还有一些学者从市域层面针对建筑因子(如建筑密度、布局)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苏俊如等,2018;钱杰,2014;张棋斐等,2018)。然而,目前建筑因子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城市大、中尺度层次(如城市中心城区、高密度建成区),缺乏基于中小尺度层次建筑对湖泊温度效应的详细变化规律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 CFD模拟对样本湖泊及周边环境的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改变湖泊周边建筑相关因子,分析其对城市湖泊及周边区域温度的影响机制,剖析建筑因子对城市湖泊及周边区域的影响机制,对于规范湖区开发建设,发挥湖泊温度效应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目前市内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总用地面积 141.35 hm2,其中水体在整体空间布局上通过大堤将其一分为二,西南部较大水域为年嘉湖(47.85 hm2),东北部较小水域为跃进湖(16.18 hm2)(廖建华等,2013)。以年嘉湖、跃进湖及其周边400 m范围用地作为样本研究区域,区域面积总计331.49 hm2,其中水体面积 72.1 hm2。根据实地研究考察并结合《住宅设计规范》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9层以上为高层住宅,总高度超过24 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得出样本区域内建筑总量达 470余栋,含低层建筑有128栋,中高层建筑有281栋,高层建筑有61栋(如图1)。

2 研究方法

2.1 样点与样线设计

根据样本区域的布局及通达性原则,在样本湖泊周边选择了4条样线,其中年嘉湖北侧、西侧、西南侧各1条,跃进湖东侧1条。各样线均呈直线,分别于距离湖泊0、200、400 m处布置样点,共12个样点(如图1);在每个样点中心往外延伸20 m范围,划定面积为400 m2的样方区域。对照场地在距离烈士公园湖泊2000 m处的芙蓉广场周边,受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张伟等,2015)。除测量条件一致外,各样点周边环境均存在差异性,这是研究湖泊周边建筑因子与湖泊温度效应关系的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域 15个样方中的建筑密度、建筑布局方式、绿地率、绿地组成方式等环境因素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打分(如表1),为样点差异性分析提供依据,以探索建筑因子对湖泊温度效应影响的规律性研究。

图1 研究区域及对照区域Fig.1 Study area and control area

2.2 测定条件及方法

分别于2017年7月14日、16日和18日(晴朗微风或无风)的8:00-16:00,在各样点选择树荫下空间较为开阔的场地(避免仪器长时间受阳光直射)开展研究,各样点在整点时同步进行测量。温度测量仪器选用德国TESTO 08H1温湿度计,风速测量仪器选用 GM890数字风速仪,测量仪器均在距地面1.5 m处进行连续观测,整点读取数据时仪器显示的数据浮动不能太大(上下浮动0.1 ℃,记录稳定风速),同步记录温度值及风速值,并记录实时风向(风速尽量低于2 m·s-1时,避免风速过大对温度产生太多影响)。

表1 样点区域周边环境概况Table1 Sample area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general situation

2.3 CFD研究方法

2.3.1 模型建立

本研究主要采用 CFD技术对所建立的样本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区域内城市湖泊周边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建筑用地、林地、水体等不同下垫面,由于本研究 CFD模拟对环境因子的研究只集中在建筑因子方面,同时考虑计算机和软件的限制,因此在建模时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如忽略建筑细节的凹凸处,将其形状简化为规则的立方体,下垫面除建筑、水体外均统一采用硬质地面。

2.3.2 模型运算

在 AUTO CAD 2018中建立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的DESIGN MODELER中进行处理,得到流体计算域,并命名不同边界面。针对研究区域场地大小,计算区域选择 3350 m×3400 m×400 m,充分满足了研究区域湖泊温度效应模拟的需求。采用ANSYS MESHING进行网格划分,选用非结构网格,网格总数量为739万,网格质量控制在0.3以上,可以充分满足湖泊温度效应的模拟需求。

2.3.3 计算设置

建立数字模型后,针对样本湖泊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对研究对象设定合理的假设:研究区域的气流为不可压缩气流;研究区域的流场为稳态流场;流体为牛顿流体且具有勃性、湍流和非等温的特点。针对研究区域的流场特点,以ANSYS Fluent 17.0为计算平台,选择压力基求解器,计算方程选用RNG k-ε模型。速度和连续性计算精度为10-3,水蒸气质量分数、温度及湍流参数的计算精度均为10-6。地面和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为1.5 W·m-2,采用Simple算法进行求解。根据当地夏季气象参数可知,夏季主导风向为SE。本研究模拟边界条件包括速度入口、压力出口,其中入口速度采用指数分布模型,速度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如下:

式中,u(x)为基准高度x1处(取气象高度1.5 m)处的风速;α为依赖于地面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的参数,根据研究区域内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本文取为0.25。

来流入口湍动能k和湍动耗散率ε分别采用如下关系式求得:

式中,x为高度;Cμ为常数,取值为0.0845;k为卡门常数,取值为0.4,其余参数含义同式(1)。夏季空气温度、水蒸气质量分数、相对湿度等在各位置的具体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模拟参数设置表Table2 Setting table of analog parameter

3 实测结果分析

3.1 夏季7月份温度日变化规律分析

将研究区域与对照区域监测所得的3 d数据进行求平均值处理(如图2),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研究区域与对照场地温度日变化规律相似,温度均由8:00开始逐渐升高,并在14:00-15:00达到最高温,随后温度逐渐下降。研究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为31.67-36.14 ℃,平均温度为34.75 ℃,对照区域温度变化幅度为 32.87-38.82 ℃,平均温度36.70 ℃,整体而言研究区域与对照区域对比呈降温状态。两个区域在12:00-15:00降温效应较为明显,其中在14:00两者差值达到最大值(2.73 ℃)。由此可知,湖泊对周边大气有降温作用。

图2 7月湖泊降温效应日变化规律图Fig.2 Daily variation chart of lake cooling effect in July

3.2 夏季7月份湖泊降温效应影响范围分析

在定点实测中,在4条测量样线上分别按距湖岸0、200、400 m设置3个样点,以反映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范围趋势,明确湖泊温度效应的强弱与距湖岸距离相关。已知对照场地平均温度为36.7 ℃,各样线上的 3个样点的平均温度分别为34.46 ℃、34.66 ℃、35.14 ℃,通过作差可知(如图3),7月份湖泊对距湖岸0 m处降温效应最强,平均温差为2.24 ℃;对周边200 m处的降温作用稍弱,温差降低2.04 ℃;对周边400 m处降温效应最差,温度降低1.56 ℃。

图3 7月湖泊降温效应与距离的关系图Fig.3 Ch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ke cooling effect and distance in July

图4 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散点图Fig.4 Scatter chart of measured data and simulated data

4 CFD 模拟结果分析

4.1 模拟结果验证与分析

通过 CFD得到的模拟实际算例与定点实测同时刻(以夏季7月14∶00为例)温度进行对比,验证CFD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散点图验证可得R2为0.580,计算得到均方误差根为0.876 ℃,其中误差较大的样点5与样点10(如图5)结果相差较大,这是因为这两点下垫面为硬质铺装,热容量小,同时活动人群较多,产生了人为热,而 CFD模拟中忽略了下垫面及人为热的影响,导致实测温度偏高。总体而言,CFD模拟结果已经达到了本文预期的要求,与定点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展开湖泊温度效应的模拟分析。

图5 CFD模拟与实测温度对比图Fig.5 Comparison chart of CFD simulation and measured temperature

图6 实际算例中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Fig.6 Temperature cloud at a height of 1.5 m in a practical example

表3 实际算例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3 Reading table of temperature cloud in actual examples

通过CFD对实际算例进行模拟得到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图6),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温度幅度为30.6-36.8 ℃,且温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区,靠近湖泊且位于下风向的区域温度明显低于上风向区域(如表3),湖泊对周边区域呈现降温效应,具体建筑因子影响分析如下。

建筑后退湖岸距离:湖泊对周边区域产生的降温效应需通过距离传递,而研究区域内建筑群体量较大,对风传递冷空气形成了阻碍。在距离湖岸50 m范围内,多为点群式分布的低层建筑,但仍会阻碍湖泊周边的水气输送,进而影响湖泊对周边的降温效应。在研究区域南侧及东南侧100 m内,建筑紧密排列,对湖泊水气输送起到了阻碍作用,而西侧300 m范围内则几乎无建筑,温度明显低于其他离湖岸较近的建筑区域。

建筑高度:研究区域内以中层及中高层建筑为主(如图1),高层建筑主要分布在东侧及西南侧,低层建筑主要分布在湖泊周边区域。来流方向受建筑群的阻挡,建筑越高,受阻挡越严重,上风向建筑物周围风速较低,积温效应加强。当来流向下风向流动时,南侧的中层及中高层建筑群由于夏季建筑底层及地面温度较高,气流受热浮力作用向上流动并在后续来流的推动作用下不断将下层空气卷入上空形成涡流,因此在建筑群周边的空旷地上空气流湍动性较强,导致局部气温升高。总体而言,高层建筑对湖泊降温效应的消极作用最大,中层及中高层建筑次之,低层建筑最小。

建筑布局:研究区域内建筑布局多样,下风向区域一部分建筑与湖岸垂直成行列式布局的建筑组团(如图7a)形成街道效应,有效改善了周边风环境,温度在 32.1-34 ℃,为下风向区域的低温区,由此可知行列式布局的建筑组团增强了湖泊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是湖泊周边区域建筑群较为理想的布局方式;一部分沿湖岸呈周边式布局的建筑组团(如图7b)阻断了风对湖泊上方冷空气的输送,使得冷空气堆积在建筑附近,周边温度会得到短暂降低,但降温作用很快被下垫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和周边区域的积温所抵消,温度普遍在 34.1-35.8 ℃之间;还有一些布局杂乱无章、间距过小的点群式建筑组团(如图7c)对湖泊降温效应的消极作用较大,是下风向所有建筑组团中的高温区,温度普遍在35.1-36.1 ℃,这是由于散乱无序的建筑分布导致建筑组团内风环境恶劣,不仅减弱了风带来的湖泊上方的冷空气的输送,而且自身建筑群受太阳辐射影响产生的热量也不能得到及时疏散,故整体热环境恶劣。

4.2 建筑后退距离对湖泊温度效应模拟分析

建筑物后退湖岸的距离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发挥存在影响,距湖岸距离近的建筑群会阻断湖陆之间的水气输送,减弱湖泊对周边环境的作用强度,从而减小湖泊对这一方向的作用范围。针对建筑后退50 m、100 m的情况分别进行进一步模拟分析,其他参数的设置均与实际算例中保持一致,探究建筑后退距离对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

4.2.1 建筑后退湖岸50 m时的模拟分析

在研究区域现实物理模型基础上,去除了距湖岸周边50 m范围内的37栋建筑,其中研究区域东侧减少8栋、北侧减少2栋、南侧减少13栋、西北及西北侧减少 14栋,被去除的建筑以黄色标注(如图8)。

图7 湖泊周边3种不同的建筑布局方式Fig.7 Three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layouts around the lake

图8 建筑后退湖岸距离平面图Fig.8 Flat map of building receding lake shore distance

图9 建筑后退50 m时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Fig.9 Temperature cloud map at a height of 1.5 m when the building recedes 50 m

表4 建筑后退湖岸50 m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4 Reading table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map when the building recedes 50 m on the lakeshore

区域内温度幅度为 30.8-36.9 ℃(如图 9),温度幅度与实测温度相比有所下降,区域内平均温度下降0.67 ℃。与实际算例进行对比(如表4)分析,结果表明,上风向区域在去除50 m范围内建筑后,该区域内温度下降明显,特别是低温区下降了1 ℃,400 m处的测点温度下降了1.2 ℃。由此可知,当上风向区域建筑布局过于紧密时,仅小幅度改变临湖一侧建筑后退距离,即可增强湖泊对上风向区的降温效应,同时还增大了降温效应的水平影响范围。下风向距离湖泊50 m区域内建筑呈点状分布,虽然区域下降温度幅度较小但对于整体区域温度依然有所变化。湖泊周边50 m范围内主要为点状分布的低层公共服务建筑,这些建筑去除后,建筑周边积温效应减弱,年嘉湖与跃进湖中间的带状绿地温度明显下降,同时由于水体对高温空气的缓解作用仅仅停留在水体上方,水体的比热容大于陆地,升温较慢,因此水体上方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区域。

4.2.2 建筑后退湖岸100 m时的模拟分析

实测研究表明,夏季湖泊对周边200 m范围内的温度效应较强,考虑到现实中湖区规划的经济因素影响,在研究区域现实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去除了距湖岸周边100 m范围内的85栋建筑,其中研究区域东侧减少40栋,北侧减少2栋,南侧减少23栋,西侧及西北侧减少20栋(如图8黄色及红色建筑)。

图10 建筑后退100 m时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Fig.10 Temperature cloud map at a height of 1.5 m when the building recedes 100 m

图11 建筑高度为原来的1/2的三维模型图Fig.11 3D model map with half building height

图12 建筑高度变为原来1/2时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Fig.12 Temperature cloud map at a height of 1.5 m with half building height

表5 建筑后退100 m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 5 Reading table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map when the building recedes 100 m on the lakeshore

图10所示为建筑后退100 m时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去除距湖岸100 m范围内所有建筑后,温度幅度为30.7-37.1 ℃,与实际算例相比,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但局部温度因建筑布局的改变发生了变化(如表5)。其中,上风向区域由于东侧区域临湖一侧去除了 40栋建筑,使得许多闭合的建筑群被打开,建筑群对来流的阻碍作用减弱,湖泊周边区域变得空旷,温度较实际算例明显下降,且通过样线3上的3个测点可知,距离湖泊越近,降温效应越强。下风向区域由于其建筑去除数量较后退50 m时更多,且区域内建筑布局形式多样,错落排布,区域内建筑布局发生了改变,风速得到提升,来流带来的灼热空气在建筑间空旷地带穿过直达湖泊上方,在被下风向迎风面的建筑阻碍后,来流向建筑底部流动,使得温度更高的热空气在此积聚,部分灼热空气与湖泊所带来的降温相抵消,温度略有上升,故其下风向高温区比实际算例的温度略高。湖泊水体上方及周边区域临湖一侧零星低层建筑被移除,使得上风向区域许多建筑群的围合布局被打破,但湖泊对周边的降温效应较强,未被来流带来的灼热空气完全抵消,湖泊区域温度下降。

4.3 建筑高度对湖泊温度效应模拟分析

建筑对来流具有阻碍作用可能造成区域温度变化,针对建筑高度变为原来的1/2、2倍时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其他参数设置与实际算例中保持一致,探究建筑高度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机制。

4.3.1 建筑高度为原来的1/2时的模拟分析

在现实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将所有建筑高度降低为原来的 1/2,模拟研究建筑高度和湖泊温度效应的关系,降高后的三维模型如图 11所示。在研究区域建筑整体高度降低为原来的1/2后,温度幅度为30.3-36.7 ℃(如图12),与实际算例相比,整体温度有所下降。降低建筑高度,湖泊降温效应显著(表6)。其中,上风向区域与实际算例相比,高温区、低温区以及湖泊周边区域温度都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降低了上风向区域的建筑高度后,建筑群对来流的阻挡作用减弱。下风向区域降温效应同样显著,这是由于北侧本身以低层建筑为主,在其基础上再降低其高度,建筑的增温效应得到进一步削弱,故湖泊的降温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较实际算例相比,湖泊区域高温区下降约0.7 ℃,低温区下降了0.2 ℃。

表6 建筑高度变为原来的1/2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6 Reading table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map with half building height

表7 建筑高度变为原来2倍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7 Reading table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map with double building height

4.3.2 建筑高度为原来的2倍时的模拟分析

在现实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将所有建筑高度增加1倍,模拟研究建筑高度和湖泊温度效应的关系,增高后的三维模型如图 13所示。在研究区域建筑整体高度增加 1倍后,研究区域内的温度幅度为30.8-37.4 ℃(如图 14),与实际算例相比,湖泊水体上方及岸边温度变化较小,但上风向区域和下风向区域温度变化特别明显(如表7)。其中,与实际算例相比,上风向区域高温区上升了0.8 ℃,低温区上升了1.2 ℃,说明当增大了上风向区域的建筑高度后,建筑群对来流的阻挡作用整体加强,使得建筑周边积温现象更加严重,对周边热环境的消极作用影响更大。下风向区域湖泊增温更为明显,这是由于上风向建筑群对来流的阻碍作用增强,使得进入下风向建筑群的风速明显衰减,同时北侧临湖的低层建筑占据了湖岸一半长度,增高1倍后使得湖泊对北侧的降温效应减弱程度更大。与实际算例相比,湖泊水体上方及周边区域温度略微上升,湖泊水体上方整块均匀分布的温度布局被打破为两大分区,临近建筑的一侧湖泊上方温度明显增高,说明临湖的建筑高度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由此可知湖泊降温范围和幅度与临湖建筑高度呈负相关。

图13 建筑高度为原来的2倍的三维模型图Fig.13 3D model map with double building height

图14 建筑高度变为原来2倍时1.5 m高度处温度云图Fig.14 Temperature cloud map at a height of 1.5 m with double building height

4.4 建筑布局与建筑间距对湖泊温度效应模拟分析

由定点实测及对实际算例的 CFD模拟可知,建筑群的布局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很大,其中行列式布局优于周边式,最次为较为杂乱的点状式布局。根据研究红线内区域大小,在现实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在尽可能不减少建筑数量的同时,加大各建筑之间的间距(将建筑间距设置为原来的2倍),加大间距后的三维模型如图15所示。

将研究区域内建筑间距扩大2倍后,整体温度幅度为31.2-36.9 ℃(如图16),与实际算例相比,整体温度幅度有所提升,这是因为建筑间距的增大使得建筑影响的范围扩大,许多受湖泊降温效应影响、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旷地带被建筑所影响,导致部分区域温度有所上升。具体表现为,上风向区域建筑数量最多,与实际算例相比温度整体变化较小,其中上风向水体周边区域温度下降0.6 ℃,这是由于上风向区域建筑间距增大,风环境得到改善。下风向区域建筑密度较上风向区域小,但在增大了建筑间距后受建筑负面影响区域增多,导致区域温度有所上升,而由于间距增大后空气的流动性增强,区域高温区较实际算例有所下降。湖泊区域则由于建筑间距的增大,使得建筑离湖岸的距离变小,湖泊东侧受上风向建筑的影响增大,使得高温区上升了1.4 ℃(如表8),而湖泊水体上方的低温区下降了0.8 ℃,带状区域的建筑原本是低层单栋建筑,因此改变建筑间距,对其影响较小。由此可知,在不减少湖泊周边区域的建筑数量,不控制建筑高度的前提下,单一地增大建筑群中建筑之间的间距,虽然会增大建筑群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影响范围,使得建筑群对来流的阻碍作用相对增强,原空旷区域的温度也会受建筑的显著影响而升温,高温区域面积相应增加,但由于增大间距能增强空气流动性,风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湖泊对离岸距离较小的区域的降温效应依然存在。

图15 建筑间距为原来2倍的平面图及三维模型图Fig.15 Plan and 3D model map with double the original building spacing

表8 建筑间距变为原来2倍时温度云图读数表Table8 Reading table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map with double building spacing

5 结论

采用实地测量和模拟分析交互验证的方法,较为全面地探析了建筑因子对城市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综合相关的模拟结果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湖泊周边建筑是影响夏季湖泊降温效应的因素之一,且主要呈消极作用,是由于建筑会降低来流风速,且建筑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较强,会抵消湖泊温度效应带来的降温作用;(2)在不改变建筑密度、建筑布局的前提下,仅小幅度改变建筑后退距离,去除距离湖岸近的建筑或建筑群,虽不能增大湖泊降温效应的影响范围,但在湖泊周边近距离范围内仍存在降温效应;(3)夏季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范围与作用强度与周边环境建筑的高度有明显的关系,湖泊周边建筑高度的增加(尤其是距离湖泊距离小的建筑),不仅会提高建筑周边的温度,也会提高湖泊上方的温度,进而影响湖泊的降温效应;(4)建筑间距的增大,会导致受建筑影响的高温区面积增大,说明改变建筑间距的同时,也需减少建筑数量才能对湖泊温度效应产生良性作用。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定点实测与 CFD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因子对城市湖泊温度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建筑后退湖岸距离、建筑高度以及建筑布局探讨了各因子对湖泊温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应用 CFD技术研究中尺度下的城市湖泊水体小气候是可行的。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能力范围外的问题,需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如(1)本研究在定点实测过程中仅选取了湖南烈士公园湖泊区域一个样本区域,缺乏多个样本区域的对照,在今后研究中需展开多样本湖泊研究,得到更可靠的普适性规律。(2)由于计算能力有限且本研究区域建筑及周边环境复杂,在CFD模拟中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大幅简化,将模拟条件设置为阴天,简化了太阳辐射条件的设置;在下垫面设置中,统一设置为地面,忽略了绿地及道路的影响。在以后的城市湖泊研究中,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参数,使得CFD模拟逐渐由理想模型走向现实环境,使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为城市湖区规划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

猜你喜欢
算例风向湖泊
湖泊上的酒店
近场脉冲地震下自复位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逆风歌
降压节能调节下的主动配电网运行优化策略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后的直企监管风向
奇异的湖泊
基于振荡能量的低频振荡分析与振荡源定位(二)振荡源定位方法与算例
确定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