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9-02-25 12:37王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重建术盆底盆腔

王莉

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骶棘韧带悬吊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盆腔重建术,本文分析其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2月诊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0例作为治疗对象,患者均采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40-68岁,平均(58.3±0.5)岁,对照组年龄42-69岁,平均(59.1±0.6)岁,患者的年龄、分期等数据可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均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若患者有尿失禁症状实施阴道尿道中断无张力悬吊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方法如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当麻醉见效后从阴道内实施全子宫切除术,随后钳夹阴道后壁的切口黏膜,将直肠移至一侧。主刀医师用左手的食指置入阴道,触及到坐骨棘后迅速放置阴道前后壁拉钩,充分暴露患者坐骨棘、第四骶骨和第五骶骨侧缘部位的骶棘韧带。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将骶棘简单缝合,注意留下线头[1]。缝合后腹膜和阴道断端,将预先留好的线头固定在断端中点偏右侧的部位,将线头结节的受力点推向骶棘韧带。在阴道顶端形成压力,将骶棘韧带吊起[2]。对于存张力性尿失禁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可在手术中进行尿道矫正术和阴道矫正术。

1.3 治疗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恢复情况,显著:盆腔解剖结构完成恢复正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解剖位置部分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无效:患者的盆腔解剖位置和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选择手术时间,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作为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作为评价治疗安全性的指标;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复发例数,复发判定标准:患者术后盆腔解剖位置和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术后6个月回到治疗前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治疗分析选择软件包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差异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χ2检验差异,计量资料表示为(Mean±SD),t检验差异,当检验结果P<0.05时可判定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著3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显著13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1例、排尿困难1例、膀胱损伤0例、总计3例,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4例、排尿困难4例、膀胱损伤3例、总计11例,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治疗分析上看,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1%,表明盆腔重建术的治疗疗效好;观察组术后有3例复发,对照组有14例复发,表明盆腔重建术能够降低治疗复发风险;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表明盆腔重建术的手术安全性高,患者预后好。综合分析可证实,盆腔重建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治疗价值。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数据对比(Mean±SD)

综上所述,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能够降低复发风险,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好,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重建术盆底盆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