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效果及治愈率评价

2019-02-25 12:39徐教仁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口结扎术单纯性

徐教仁

北京东大肛肠医院,北京 朝阳 100020

肛瘘即肛门直肠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炎症侵犯肛隐窝和肛门腺体,使得肛门腺体以及肛隐窝发生感染,将脓肿溃破或进行切开排脓之后,脓腔逐渐缩小形成感染性瘘管[1]。在临床上,通常运用手术来对该病进行治疗,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来我院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治愈率。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在2018年8月-2019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有49例患者,年龄在26-72岁,年龄均值为(49.12±5.63)岁,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8例、21例;常规组有49例患者,年龄在25-73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例、20例。年龄均值为(49.22±5.7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之间相差较小,P>0.05,可比。

1.2 方法 对比组接受常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确定括约肌间沟位置,在外口位置经括约肌间行一长度约为1.5cm的小切口,用血管钳将皮下组织到括约肌间口进行分离,并在内、外括约肌间将瘘管游离,用可吸收缝线将内括约肌和瘘管内口进行缝合和结扎,并将瘘管切断;瘘管远端到外口进行充分搔刮使其能通畅引流;完毕之后间断全层缝合切口,进行包扎[2]。实验组接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先用食指插入直肠内作为标志,之后将钝头探针插入,将外口皮肤用组织钳夹住,将瘘管周围皮肤以及组织切开,再沿着探针方向用电刀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等切开,在探针的引导下,用血管钳将瘘管夹闭,切除完整的蓝染瘘管组织,之后将外括约肌侧贴紧并通过可吸收线缝合,并结扎瘘管内口[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瘢痕面积)和治愈率(临床症状消失,瘘管外口已闭合完全,肛门周围不存在漏气或漏液现象,无分泌物和脓肿为治愈)。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全部资料和数据均通过SPSS 24.0分析,各项手术指标用(Mean±SD)表示,t检验,P<0.05;治愈率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

2 结果

根据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愈率与对比组相比,优势明显,P<0.05。

3 讨论

肛瘘治疗主要是将肛瘘内口以及与之相同的瘘管组织进行消除,同时,尽量避免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使得肛门结构与功能得到完整保留。临床上,通常通过手术对该病进行治疗,而传统的手术会对部门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并且肛周创面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预后不佳。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瘢痕面积与对比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瘢痕面积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92%,对比组的治愈率为83.67%,实验组显著较高,P<0.05。主要因为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以肛腺感染学说为理论基础,对闭合的瘘管进行缝扎,最终闭合内口下方肛腺,几乎不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并且通过括约肌间沟瘘管的闭合结扎,可以较好的使内口下方相对应的肛腺组织也闭合,从而恢复肛门局部原本的生理结构。

表1 比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和治愈率(Mean±SD, %)

综上所述,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可以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愈率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内口结扎术单纯性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术前定位男性肛瘘内口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