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坤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中的危重疾病,该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1]。疾病脑出血常常会引起机体代谢异常,患者还常常合并进食困难及意识障碍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恢复[2]。本次旨在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后的预后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选取时限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82例患者经CT、MRI检查后,结果均为脑出血。排除掉严重心肝肾器官损伤的患者,82例患者均知晓研究全部内容,并签署保密协议书与入组同意书。按照随机法分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研究组中有男25例,女16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59.6±3.2)岁;出血部位:皮质下出血20例,基底节出血15例,脑叶区出血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8.9±3.4)岁;出血部位:皮质下出血18例,基底节出血16例,脑叶区出血7例。比较两组病例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GLU、ALB指标比较(Mean±SD)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主要是为患者补充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主要采取静脉滴注的用药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护理。
研究组则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治疗后患者机体稳定后可早期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将鱼肉、牛奶、瘦肉、蔬菜等研碎,采取鼻饲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直到患者可正常进食。②护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构建出环境温馨、温度适宜的病房,保证病房温湿度在合适水平,进而让患者全身心得以放松。还需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表达。还需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还可以定期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促进其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患者的康复效率。也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转移、发音及吞咽等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两组均护理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最高分为42分,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则评分越高[3]。同时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尿糖(GLU)、白蛋白(ALB)指标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用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1 相关指标情况 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改善,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其中发生关节痉挛与压疮者共2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其中各有3例发生关节痉挛与压疮、2例患者出现感染,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我国的临床调查中,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发型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出现下降,会造成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及营养干预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其相关护理干预与早期肠内营养后,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对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积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