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庆
柳州市柳东卫生院,广西 柳州 54500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为新型化学合成抗微生物制剂,具有广谱抗感染及耐药性低的临床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三代抗生素,药物中因含有氟原子,以细菌中脱氧核糖核酸为靶点,抑制DNA机制的回旋酶,阻断细菌进一步复制,从而起到杀菌的功效[1]。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临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降低因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药物不耐受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医院内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继发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所选患者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药物不良反应指南中有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筛选标准,涉及的药物主要包括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9-75岁,中位年龄(41.03±3.11)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依据患者病理类型、机体素质、药物的使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症状及治疗情况等。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改善时间分析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通常在1h-24h内,改善时间在药物使用1h-24h内,比对其他时间段,差异表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2 6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比对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多,可于注射部位或是全身发生皮肤系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伴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及呼吸系统疾病。60例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经治疗后,1例患者因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抢救失效而死亡,2例患者症状缓解不佳,35例患者好转,22例患者治愈。
3.1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神经毒性反应,例如头晕、头痛、眩晕、失眠等情况,严重的伴有癫痫、感觉障碍、惊厥、痉挛等症状,更严重的甚至死亡,其中癫痫是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临床高风险因素。
表1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改善时间分析[n/%]
3.2 软骨不良反应 因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含有C-3羟基以及C-4羰基和二价镁离子合成的络合物,药物进入机体后沉积在关节软骨组织中,二价镁离子相对不足会导致软骨组织的损害;临床经动物实验显示,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加重关节的软骨疾病;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影响骨骼生长发育而禁用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针对诺氟沙星胶囊、莫西沙星注射液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应禁止应用于孕妇、未成年人及哺乳期女性。
3.3 心血管不良反应 因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后导致低血钾患者Q-T波延长较为常见,所以易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发生。临床上药物使用期间,因个别风险因素的介导,例如女性较长的患者QT间隙,易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QT延长;老年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急性心肌缺血、心动过缓、低钾血症等患者;药物合用禁忌等情况;都易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QT延长。因其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在于延长QT间隙,因此针对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例如西沙必利、胺碘酮等药物均需慎用[2]。
3.4 消化系统 常见腹泻、呕吐、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耐受,待停止用药后可自行缓解,严重的患者伴有假膜性肠炎。
临床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需满足用药指征,做到“药症适应”,避免滥用;针对患者机体素质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若患者机体胃肠功能正常,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模式,避免静脉给药;可采用局部用药的则避免全身用药,这样可显著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药物使用之前加强用药指导,提高患者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在联合应用光毒性的药物时,需注意联合用药的用量把控,避免加重神经、心血管、骨骼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较强的抗菌机制,得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是其药副作用较大,临床需加强对高风险因素的把控,于药物使用期间加强观察,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