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概况

2019-02-25 12:39:13石云舟张镭潇肖显俊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曲池荨麻疹口服

刘 颖,石云舟,张镭潇,肖显俊,曹 炜,李 瑛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荨麻疹是一种由各种因素致使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的皮肤疾病,病程反复且超过6周及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2],属中医“隐疹”“风疹”范畴。该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风团,发无定处,时发时退,伴有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0.5%~1.0%的人群患有慢性荨麻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6]。由于慢性荨麻疹病情顽固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其身心健康,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5,7-8]。然而,目前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尚无根治药物。国际指南推荐使用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为一线治疗药物,如无效则把基础剂量加大4倍,如对抗组胺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奥马丽珠单抗及环孢素A等药物治疗[9]。然而,当前,部分患者对抗组胺药物不敏感,单抗类及生物制剂价格高昂且副作用大。

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止痒措施在湿疹、荨麻疹、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病症的治疗中开始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显示针灸可以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发作的风团个数,减轻瘙痒程度,降低血清中总体IgE的水平和复发率[10-12]。然而,当前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法众多,临床暂无统一认可的最优疗法,探寻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优势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治疗方案进行分类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单纯疗法

1.1 单纯针刺

毫针刺法是针灸疗法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治疗,在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中,亦有很多医者采用针刺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舒慧敏等[13]予以治疗组针刺治疗,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为主穴,风热配大椎、血海,风寒加风门、肺俞,胃肠实热加三阴交,血虚风燥配以膈俞、脾俞、气海,对照组口服扑尔敏、赛庚啶和维C,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既可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又可抑制抗进的免疫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或处于最佳状态。高宏等[14]以粗针神道穴透刺与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作研究比较,结果显示粗针神道穴可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IgE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张冷等[15]对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单纯针刺疗法,隔日1次,共治疗4周,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66.67%。

1.2 单纯灸法

《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第五》中记载:“隐轸:举体痛痒如虫齿,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临床运用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常有雷火灸、热敏灸、温针灸及温和灸。

1.2.1 雷火灸法 雷火灸由多种不同的药物制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追风除湿、扶正祛邪等功效[16]。王英杰等[17]研究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治疗组予以雷火灸神阙穴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结果显示,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总体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口服咪唑斯汀。

1.2.2 热敏灸法 医者通过艾条寻找并刺激“热敏点”来调节人体机能,以治疗疾病。林中方等[18]研究发现热敏灸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明显优于西医药物治疗。李金娥等[19]进行的一项热敏灸与口服当归饮子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优于对照组,“热敏点”灸的疗效更为突出。

1.2.3 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以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20]。戴安琪等[21]将纳入的6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1.2.4 温和灸法 用艾条熏灸一定的穴位,可调理机体气血,正盛除邪[22]。张国洪[23]以艾条熏灸神阙及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0例临床患者治疗次数最少6次,最多3个疗程,结果全部治愈。廖方容等[24]运用悬起灸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对4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95.8%。

1.3 腧穴自血疗法

1.3.1 穴位自血注射法 通过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同时刺激特定穴位,达到增强机体调节作用的效果[25]。卢秀仪等[26]采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于双侧曲池、血海交叉交替取穴注射2 mL自体静脉血,每周4次,共治疗4周,研究得出自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的75.00%。李素丹等[27]在血海、肺俞、曲池、膈俞进行穴位自血疗法,同时,给与对照组口服中药当归饮子,结果显示,腧穴自血疗法在缓解症状及复发率方面优于中药内服。

1.3.2 肌肉自血注射法 通过将自体血液注射入肌肉内,可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内环境[28]。杨丽[29]予以治疗组自血疗法,抽取患者的静脉血3 mL,立即注入患者的臀部肌肉内,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3疗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和甲氰咪胍,连续服用1个月,第2个月仅口服氯雷他定,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而陈耿明等[30]进行的一项自血疗法肌肉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自血疗法的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有效调节Ig-E与IL-4方面明显优于口服氯雷他定的对照组。

1.4 其他单一疗法

1.4.1 穴位埋线法 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调和气血[31]。孙艳萍等[32]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取风门、肺俞,伴恶心、腹痛、腹泻者加中脘、天枢,伴胸闷不适者加膈俞,总有效率为88.10%。程孝顶等[33]以穴位埋线法为治疗组,与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配合穴位注射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穴位埋线治疗组有效率为73.2%,优于药物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1.4.2 耳穴法 通过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籽对耳部穴位进行持续性刺激,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34]。白东艳等[35]对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选取荨麻疹点、耳中、肺、肾上腺、皮质下、肾、脾胃主穴,并随症加穴,双耳交替,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与药物对照组疗效比较发现,耳穴埋籽法较口服西药法更有效。黄芳英等[36]对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00%。

1.4.3 穴位注射法 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改善病理状态[37]。于晓华等[38]以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与口服西药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取穴曲池、肺俞、膈俞、肾俞,均双侧取穴,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55.6%。余鹏等[39]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以双侧取穴曲池、膈俞、肺俞、肾俞,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L,3天1次,共治疗8周,对照组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6%。

2 联合疗法

由于慢性荨麻疹病情顽固且反复发作,研究发现,临床多选用联合疗法予以治疗,其中以2种疗法相结合多见。

2.1 自血联合西药

李小花等[40]对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予以每天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释片加3天1次肌注自体静脉血5mL,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释片,疗程均为30天,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单一西药疗法)。谭颖[41]在观察咪唑斯汀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中,给予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改善率为95%,而对照组仅74%,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自血联合中药

张枫[42]在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中,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组内服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自血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而对照组为71.43%。邱桂荣等[43]在观察内服自拟荆防汤联合自血疗法与单服西替利嗪片的比较研究中得出,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3%。李凌云等[44]在对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的临床观察中,予患者口服消风散,同时取穴单侧曲池和对侧血海各注射自体静脉血2 mL,3天1次,共治疗4周,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0%。

2.3 针刺联合中药

陈北娇[45]对58例患者随机分组,予以治疗组内服桂枝汤加减,同时予以针刺风池穴、合谷穴、曲池穴、三阴交、血海穴、足三里等穴位,对照组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片,结果显示,桂枝汤加减联合针刺诸穴加强了调和气血、祛风止痒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氯雷他定片。胡昌河[46]观察研究养血消风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其效果显著优于口服西药西替利嗪。

2.4 针刺联合罐法

王九等[47]研究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选取血海、膈俞、曲池、合谷及委中为主穴,10天为1个疗程,同时每次治疗神阙穴拔罐3次,留罐5min,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5.8%。王磊等[48]予以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组使用针刺联合拔罐法,选取肺俞、脾俞、风门、膈俞、足三里、合谷、血海,拔罐神阙穴,每周5次,共治疗4周,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治愈率为52.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05%。

2.5 其他

路瑶等[49]运用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结果显示有效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的对照组。潘文宇等[50]通过研究埋线加隔盐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以3组埋线穴位交替治疗,7天1次,配合电针脐周八穴、隔盐灸神阙穴,隔日1次,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研究结果显示此法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了荨麻疹的反复发作。张婉容等[51]运用走罐配合自血穴位注射脱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取穴双侧足三里、曲池各注射自体静脉血1 mL,同时于督脉和膀胱经行走罐疗法,每3天1次,共治疗30天,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亦治疗30天,结果显示治疗组愈显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51.2%。

3 结语

诸多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非药物替代疗法,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越来越受到广大医者及患者的欢迎。从治疗思路来看,多从风、从血论治,临床上常选用血海、曲池、足三里等穴。血海乃脾经脉气所发,为脾血归聚之海,曲池乃大肠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足三里乃胃经下合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与太阴经相表里,相配以达调和气血、祛邪热、祛痒之功。从干预方法来看,多选用联合疗法,杂合以治。这可能与疾病的难治性、复杂性密切相关,通过多手段的联合治疗,以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此外,穴位注射,尤其是自血疗法在本病的广泛应用,可能与本病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有关,通过自血疗法可以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对免疫细胞信息的传递起到调节作用。

然而,当前的临床研究亦存在诸多问题,文献普遍存在诊断标准不明确,病例数少,研究方法学上不严谨且观察指标多样,并缺少远期疗效观察,同时当前亦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低,因此,所得结果应谨慎解释。今后,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地对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同时由于当前干预方法的多样性,从另一个层面可能反映出该病在临床治疗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诊疗规范,今后筛选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推荐方案,改变治疗方法繁杂的现状,亦是其研究重点之一。

猜你喜欢
曲池荨麻疹口服
曲池穴主治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小穴位 大健康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0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