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诊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中医哲学思维探析

2019-02-25 17:18廖林丽李新宇彭清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观中医学脏腑

廖林丽,李新宇,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医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影响。在中医学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哲学思维始终贯穿于中医思维之中,指导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医思维[1]。整体观的哲学思维和中和思维由来已久,它们是中医理论、诊断、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方面的重要指导思维。本研究拟就目诊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中医哲学思维做一探讨。

1 整体观指导下的目诊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并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深受其影响的中医学,同样重视整体观的思维。整体观是中医学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在中医哲学上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中医整体观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①人体本身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具体来说,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为配属,通过经络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②人与自然是相互统一的。《黄帝内经》有言:“人与天地相应也。”“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表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自然的四季变化、日月星辰变换都会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深刻的影响;③人体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如《黄帝内经》有言:“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这说明人的社会地位变化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中医理论、诊断、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方方面面[2-4]。

中医目诊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五轮学说和八廓学说,是基于“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体”的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形成的。“有诸于内者必行诸外”,眼睛虽是人体七窍之一,但却是脏腑之外窍,五脏六腑的缩影,不仅可以反映眼睛局部病变,也可以传达人体内部疾病的变化。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指导思想,我们不能以眼论眼,孤立地看待临床眼科问题。

五轮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医家大都据此论述,提出了五轮学说。具体内容为上下胞睑为肉轮,属脾;大小两眦为血轮,属心;白睛为气轮,属肺;黑睛为风轮,属肝;瞳仁为水轮,属肾。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这一理论深刻体现了整体观的哲学思维。人体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理论认为整体生命里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出整体面貌,而不是只孤立地反映出其中一小部分,这也是后世生物全息学说的理论基础。八廓学说是中医目诊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揭示了眼睛的八个方位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在眼科临床中,可从眼睛的八个方位观察白睛上脉络的变化,判断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位的病变,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信息。局部白睛的脉络变化,之所以能诊察五脏六腑的病变,也是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思维。中医学的这种整体观,是一个整体相关联的还原,还原到的个体是相互联系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6]。整体观指导下的目诊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而且为临床实践开拓了新的思路——从眼的改变去论治脏腑疾病。

2 中和思想影响下的目诊临床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特别讲究“和”,推崇中庸思想。中和是中国古代哲学崇尚的一种事物的最理想状态[7]。中医学的中和思维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处理生命问题时,注重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协调或平衡。在疾病的诊断上,表现为通过各种临床资料的收集,发现机体内外不和谐因素的存在,进而采取措施,以期恢复机体的平和状态。在疾病的认识上,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机体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稳定状态被打破,机体处于“失和”状态。中医学尤其重视机体阴阳失调的关系性因素,提出了以关系失调为核心的病因病机的理论。在疾病的治疗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调整失和的关系,以恢复机体的平和状态。不主张必须消灭所谓的病原体,追求的是机体重新恢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甚至可以做到与疾病共生的状态。这一“中和”思维尤其重视机体内外阴阳的平和,即《内经》所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8-10]

中医目诊之所以能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不仅仅是由于这样一个“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断原理,更重要的是,这一临床实践是在中和思维影响下应用起来的。中医学一直强调“和”的状态,重视机体内外脏腑气血阴阳的平和状态。目诊,这样一个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机体不和谐的存在,内外矛盾关系的产生,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恢复机体的平和状态。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阴阳脉死候》一书记载:“面黑,目环(寰)视,则气先死。”“目环(寰)视”这样一个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揭示人体内外失和状态。《灵枢·论疾论尺》有言:“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通过观察目色的异常改变来初步判断疾病在何脏。在这里,目诊的应用实践,是基于目色和内在脏腑的不和谐关系的存在,机体处于失和状态。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色脉·诊气色法第一》有言:“春,面色青,目色赤,新病可疗,至夏愈;夏,面色赤,目色黄,新病可疗,至季夏愈;季夏,面色黄,目色白,新病可疗,至秋愈;秋,面色白,目色黑,新病可疗,至冬愈;冬,面色黑,目色青,新病可疗,至春愈。”通过发现眼的异常改变,结合其他四诊资料,判断出脏腑内外关系失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同时,还可根据四季面色、目色的变化,推断疾病愈后。任何一项诊断技术,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目诊的临床实践,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中医目诊的临床实践,深受中和思维的影响,正是基于中医对于“和”状态的追求,才能依据身体的“失和”状态,诊断疾病。因此,目诊的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临床。

3 结语

中医学是带有民族文化的科学[11],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成长于这片文化沃土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中医诊病、治病、防病的思维都深深打上了中国哲学思维的烙印。整体观思维、中和思维是中医诊断、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思维。认识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运用中医、发展中医,必须要站在中国哲学的高度,以充满哲学的思辨去看待其发生、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西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医思维受到强烈的撞击,中医的现代化发展该何去何从,这让每一位中医人忧心忡忡。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医学追求不同,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临床实践,更加关注“病着的人”,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生命是一种整体上的综合认识。因此,在中医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用纯正的中医思维来研究中医,这是当代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与魂,是命脉所在。

猜你喜欢
整体观中医学脏腑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