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翼, 王芳
2016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以学校、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为重点,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1]。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应“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来说,不仅要将健康教育提升到职业教育的高度,还要将校园健康教育进行课程化、职场化、碎片化的迭代升级,确保健康教育的结果落地。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3]。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和导致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高校职前教育一般情况下是指通过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未来职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以凸显“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随着职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除了智力、能力和资源的比拼,身心抗压能力不足往往成为很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入职前的高职学生来说,由于未来多从事基层操作性工作,职业体能储备的要求必然较高,故职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遵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全生命周期”为健康教育着力点[2],将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在职前教育阶段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体质健康课程与服务项目,对提升高职大学生职场生存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职前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健康理念,并通过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根据《2018中国企业员工职场健康白皮书》可知,工作压力大、工作倦怠感构成员工离职主因,加班已成常态化,37.6%的员工无体检福利,检后健康管理服务有待跟进;男性应多关注体脂率,女性应多关注内分泌[4]。唐传艳[5]研究发现,国内大企业中超80%的员工受到颈椎病、腰推病、肠胃病和脂肪肝等问题困扰,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呈现年轻化趋势。员工身心健康问题会提升企业的显性成本(保费上涨、病假增多等)和隐形成本(效率低下、满意度降低等)[6]。由此可见,职场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企业的沉重负担,这可能倒逼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从健康角度提升员工招聘的准入条件。
李莎等[7]调查了3 431名企业员工后得出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52.0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26.00%,基本技能素养40.25%。苌凤水等[8]调查了上海市企业员工健康认知状况后发现,大部分员工对心理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慢病管理有较大需求。韩铁光等[9]对2 010名深圳企业员工调查后发现,深圳企业员工的健康素养水平(11.54%)低于上海市(14.0%),高于2013年全国水平(9.48%),健康素养水平随健康管理频率增加而提升。瞿红鹰等[10]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调研后提出,健康促进是职业病防治策略中成本收益最高的干预措施之一。由此可见,工作压力大、加班等已成为职场常态,员工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趋势,员工健康工作与企业健康发展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应基于职场生存与发展的视角审视健康教育工作,将职场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方法,提升职业体能储备,将“具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打造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素养”代表“认知和社会技能,它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11]。国家卫健委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人们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2]。因此,健康素养应作为职前健康教育的重点目标。
健康素养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综合能力,低健康素养易引发医患问题,造成公众和国家卫生投入增加和卫生资源的浪费[13]。郭文丽等[14]以微信为媒介,以雾霾为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的健康信息素养,并将其分为“认知、获取、应用力、道德和评价”等5个能力维度,发现大学生基于微信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一般,且健康信息获取和质量评价能力严重不足。童文琴等[15]研究认为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若未及时干预或治疗,易引发相关疾病或不良行为。唐庆蓉[16]调查发现,2.9%的高职学生具备良好健康素养,11.4%的学生有5种以上的健康危险行为。袁雪晴等[17]认为自评学习成绩优秀、健康状况较好、无因病缺课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每天上网少于3小时、锻炼1~2小时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较高(P<0.05)。但从全国来看,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远远不够。陈涛等[18]调查发现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对体育健康素养知之甚少,体育课堂缺乏对健康知识的涉猎,学校体育健康氛围不够。可见,高校对健康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上存在改善空间。
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研究较少,应加强关于健康素养干预措施的实证研究,探索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模式[19]。在强调学生自我健康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校的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健康素养相关课程的建设,创建良好的锻炼环境,推行差异化健康干预计划[20]。学校管理者应以大健康观为指导,将健康素养教育教学、健康环境创设、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为高职学生践行健康行为提供支持[21]。程靖等[22]研究发现,杭州市大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现“高认知,低行为”的状态,建议注重发挥网络媒体和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可见,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意识正逐年增强,但高校在该领域的培育工作仍相对落后,因此,应针对学生需求推行差异化服务,发挥网络学习和朋辈教育的作用,同时可考虑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身体素质考核的比例,也可寻求校外健康行业的资源支持,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
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存在健康教育教学管理缺失、专业人员缺乏、校园健康氛围营造不够、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对心理健康和常见传染病的干预较多,对吸烟、酗酒、网络成瘾、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干预较少[23]。曾春姣等[24]以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学生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时仍存在基础知识不过硬、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与健康教育职业素养之间差距明显等问题。
王先茂等[25]调查了美国关于健康与体育教师培养的相关理论,并总结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阿德菲大学、犹他大学健康教育课程的经验后提出,体育教师应具备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知识、品格、素养与实践能力,成为校园健康教育的引领者。周建芳[26]调查南京某综合性大学后发现,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期望排名为:心理健康71.7%、生理健康61.5%、健康生活方式46.3%、急救44.5%、性与生殖健康43.6%,饮食与营养、传染病预防的需求比例也超过40%。由此可见,高校健康教育现存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缺失、人才不足、内容单一等问题,提示可从强化体育师资结构和挖掘学生真实需求开始,逐步完善健康教育工作。
5.1 探索育人模式 建议高职院校基于职场生存与发展的视角审视健康教育工作,将职场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体育课程与健康类社团活动相结合、体重管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线上微课教育与线下体验式教育相结合的职前健康教育模式。例如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健康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日常锻炼、各级运动会和体育健康类社团活动等方式获得学分;或在大二或大三期间开设“职场健康管理”类的实操课程,针对免疫力提升、职业病预防、体重管理、慢病预防等问题设计模拟与实操环节。
5.2 整合校内外资源 基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建议高职院校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政策鼓励体育师资、医务室、心理咨询室、辅导员、校内体育场馆、校外健康产业等多方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将职场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案纳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可充分利用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的优势,在体育课上引入智能体脂秤、运动手环、健康管理小程序等软硬件资源,通过每日数据上报、阶段性评估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健康素养。还可在运动技术教学时引入校外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如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等方式邀请健康行业专家开设线上和线下讲座,以帮助学生持续强化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
5.3 开设体质健康课 2011年,浙江大学开设“体质健康提高班”,其宗旨是“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7年里已有近千名学生“毕业”。2015年,南京农业大学开设了“运动减脂课”,主要针对肥胖大学生开设,选课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BMI≥28或体脂率≥30%。据调查,学生平均减重5 kg,最多者减重超25 kg。2018年,河南大学的“减肥与体重控制课”引发关注。课程以营养学为基础,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吃饭和科学运动,有学生一学期能减重几十斤。同年,中山大学也开设了“体重控制与体质健康”的公选课,深受学生追捧。与此同时,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报道极少。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运动营养与体重管理课”开设于2015年3月,针对超重和肥胖、体重正常但脂肪率过高、肌肉含量不足、营养不良等不同问题设计了主题为“合理地吃、科学地动、安稳地睡、平和的心”的一系列实操科目,帮助学生减重/增重,最多者减重21 kg。
以上案例提示体质健康的改善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刚需,如何针对性地培养师资、设计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将成为未来高校健康教育课改的研究重点。
5.4 开展健康微课 在中国知网上以“健康”和“微课”为主题词搜索后仅找到106篇文献,其中与校园健康教育相关的有53篇,包括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45篇、体育教学和体质健康相关的8篇。
赵春丽等[27]研究认为,健康教育的网络教学切实可行。蔡昌文等[28]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微课设计应体现“心动”概念,利用开场导入策略,优化教师教学艺术,注重知识内容的表征设计,打造触发学生心动的设计样式。薛惠忠[29]研究发现体育类微课的推送能弥补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推广的不足,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关于健身、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项目的微课。徐从体等[30]以《单摇跳绳》微课程学习为例,展示了微课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建议采用分解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强调体育技能的创意教学和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欲。
可见,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微课实践研究相比,高校体育健康类的微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考虑到体育健康类内容的直观性、实操性和应用性优势,高度契合微课教育的碎片化特点,微课也许将成为未来高校健康教育的关键拼图。因此,建议借鉴主流APP的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关注热点设计若干3~10 min的微课(音频或视频),并将学习痕迹纳入课程考核,与体育课堂形成时间上的有效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