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规划建设的生物安全短板

2019-02-25 16:26李良华宋忠旭董斌科赵海忠彭先文梅书棋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猪只病原猪舍

李良华 宋忠旭 董斌科 赵海忠 孙 华 彭先文 梅书棋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

我国生猪生产和消费都位居世界第一,年存栏母猪量达5 000万头,商品猪年出栏量近7亿头[1],猪肉产量2017年达5 340万t[2],均超过世界总数50%;且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品种达90个,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养猪大国却远非强国,先进猪育种技术、世界性商业化猪品种与养殖装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PSY 低至14 头以下,约为发达国家50%;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猪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竞争力;地方猪开发成效微乎其微,30 多个品种濒危,有的品种已灭绝,总体上科技贡献率、生产效率低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受环保去产能、新疫情流行的影响,我国养猪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局,欲恢复产能,平抑市场供需,破解困局,从养殖场的角度出发,实践中最具有共性的短板是生物安全防范缺位,直接原因是猪场规划与建设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或不起作用,使病源堵不住、传播切不断、猪只不健康,疫病已成为我国养猪业最主要的挑战[3],严重影响新形势下健康养殖和养猪业良性发展。

1 猪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场址不适宜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提出,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早期邻近主干道、水源、粮产地或居民区选址的猪场大多自然划入禁养区或限养区,沦为关停对象。还有部分源于历史原因和城镇化发展,原先比较偏僻的猪场逐渐被村落包围或被城镇延伸毗邻,处于农业生产区和城镇生活区边缘,养殖污染成为公害,猪场生物安全也成为实现不了的难题,最终也只能搬迁或关停。另外,小型家庭农场因地制宜选址建设的猪场也因较少考虑环保、防疫要素存在同样问题。场址不适宜,即从源头上已决定生物安全无法落实。

1.2 规划不科学

实践中猪场规划不科学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与表现。第一,早期规划因养猪科技水平起点低,跟不上发展的节奏而落伍,被新的养殖工艺和理念淘汰;第二,未科学规划的猪场,边生产边建设,缺乏前瞻性,显得拥挤而杂乱无章,无法按照工艺流程安排生产和防疫;第三,开放式大单元猪舍,无法适应小单元、智能化封闭管理,连续生产,隔离防疫不够彻底;第四,简单照搬照套既有模式,忽视地域气候差异,形成逆境,不实用且增加生产操作难度;第五,配套设施不完善,净污道混用,雨污不分离,售猪台、粪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库等离生产区距离过近。规划不科学导致疫病在猪场内形成循环传播,疫病净化无法做到,从过程上决定生物安全无法执行。

1.3 建设不合理

猪场设施建设上不合理直接导致猪只健康受损,疾病易发且传播便利。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猪舍通风不畅造成猪舍空气污浊,或寒冷季节贼风通道过多,直接致病;第二,圈舍地坪积水积尿,潮湿难干燥,形成病原菌温床;第三,坡度过大、沟坎跨度大、钢构凸出、漏缝间隙大等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制造感染机会;第四,排风系统通风形成栋舍互串,无法有效隔断,便利流行性疾病通过空气、粉尘或蚊蝇直接接触加速传播;第五,猪舍内墙粗糙、死角过多,或者建筑材料经受不了消毒剂腐蚀,斑驳处藏污纳垢,难以彻底清洁清洗消毒。建设上的瑕疵从细节上决定生物安全无法到位。

1.4 设施不健全

随着养猪应用技术的发展,新型设施与装备不断得到研发与推广,猪场新增装备的同时设施改扩建往往问题频出,不健全问题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第一,设施与环控设备兼容性差,设备运行效果不理想,尤其华中地区冬夏气温极差大,猪舍必须兼具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功能,但猪舍屋顶、墙体和门窗密封性和导热性不符合对应要求,且与设备功率不适配,猪只不能享受舒适小环境;第二,新应用不成熟,如群养设施与饲喂系统,大幅度降低动物福利,不良后果就是妊娠母猪健康下降,流产率、死胎数显著增加,引进新设施应选择相对成熟的产品;第三,售猪台、入场通道导流设施方向反向,消毒水、雨水水流倒灌入场,形成防疫隐患;第四,先进设施与老旧设施混搭,如洁净猪舍本为提升生物安全而设计,但在老旧猪场独立扩建形成孤岛实际作用形同虚设,事实上呈无效隔离,反而因强大持续的空气吸入与排放加快了病原菌在场内扩散;第五,盲目变换大单元与大圈舍,以及采用轻便、美观的栅栏隔离圈舍,为接触性传染病快速传播营造了条件;第六,设施制造小环境逆境,如分娩舍保温箱内外过大的温差给哺乳仔猪制造逆境,换气不畅,气流短路导致猪舍空气质量差给保育猪、肥育猪制造逆境,都会降低猪只健康水平、降低抗病力;第七,防鸟防小动物通道设施防卫不严密,预留防疫隐患。设施不健全从细微处暴露了生物安全漏洞百出。

2 建设猪场生物安全屏障途径

2.1 堵住病原传入源头

随国外引种频增、规模化推进、活猪活跃流通、猪产品国际贸易广泛交流以及养殖环境恶化,新病常发、老病新发、多病共存几乎成为养殖场猪病新常态。疫病已成为猪场健康发展最大的障碍,甚至成为威胁养猪业生死存亡的第一要素。因此,基于防疫的生物安全在养殖场理应被提升到重中之重的地位,任何可能的病原入侵途径都必须切断,完备隔离与消毒设施,从源头上堵住疫病传入,减轻猪场生产管理、疫病防治的负担,消除烈性传染病对猪群的毁灭性打击。

2.2 切断病原循环传播途径

猪场内有效切断病害传播途径也是生物安全重要的一环。养殖过程病害复杂成为猪场生产效率低下最主要的内因,疫病不断使母猪分娩率降低、产活仔数减少、仔猪育成率降低、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下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之所以疫病净化困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硬件设施规划建设与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需求不配套,如工艺流程不能严谨分区、大单元连续生产不能执行全进全出等,造成病原病害在猪群循环传播、无法根除。

2.3 提高动物福利营造猪只健康生活环境

新时期养殖理念必须转换到重点关注动物福利,所有提升猪只动物福利的举措,都将对猪只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生物安全措施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健康的猪只,这既是阻止病害侵染的结果,也是提升健康水平的回报,生物安全即是最高级别的动物福利。因此猪场规划与设施建设需回归猪本位,符合猪的生理需要,满足猪的生活需要,而非人为主观臆断违背动物福利原则。

3 猪场规划与建设的生物安全关键点

3.1 截断一切病原可能传入的源头

首先是场址的独立性,远离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区。猪场周边配套消纳粪污种植园地依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测算面积,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消纳粪污,排出消除病原菌,以及形成绿色天然隔离屏障,构建良好生态环境。

其次是场外配套隔离设施齐全有效性。外来人员、车辆、物质隔离消毒区,引种独立隔离观察区,售猪出场过渡区,无害化处理消毒区,必须遵循生物安全需要独立配置,能够有效隔离、消灭外来病原。

再次是场外驱离飞鸟、野生动物,防备携带病原传播疫病。同时养殖舍开放部位设置活动遮雨设施,预防尘霾沾染病原随雨水直落猪栏。

3.2 场内功能设施布局契合流程与防疫

按生产工艺流程规划建设功能建筑,生活区、生产区明确隔离,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等功能猪舍区域界限分明,各赶猪通道单向流转,且与污道分开。栋舍进风、排风口统一规划朝向,不形成舍内循环和舍间互串。如采用洁净猪舍,PM2.5较大的区域进风口应采取多次过滤,猪群健康状况不稳定时出风口也应过滤抽排。

考虑到场地面积限制和操作效率提升,推介多点生产更能兼顾生物安全实施效果。

3.3 生产单元适应全进全出生产模式

根据猪群规模生产周转量规划建设小单元,采取批次化生产,执行全进全出。同一单元不同时共存不同批次猪只,不连续生产挤占空栏消毒时间,生产滞后或病弱猪只统一转入隔离单元,生产过程不拖泥带水,在过程中落实场内生物安全。单元可以小到单栏成单元,以实现同批次猪只的同质化。通过小单元单向的全进全出进程,将加速非正常个体从正常生产序列中淘汰,以过程筛选促进提升群体健康水平。

3.4 完善规划建设细节提升动物福利

好的动物福利也是生产力。完善可能改善动物福利的设施与设备,消除可能降低动物福利的应激与环境,营建健康、舒适、和谐的小环境,让猪只愉悦地生活、健康生长。在新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动物福利理念与生物安全具有高度一致性,健康猪只组建健康群体,是跑赢疫病传播速度的唯一途径。

3.5 猪舍设施设备精准实用且维护维修便捷

国内装备研发与发展明显滞后于养猪需求,以智能化概念替代自动化的装备还处于初级阶段,不成熟,效率低,问题多,国外引进的设备又多属于落后被淘汰的代际产品,同样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对于新设施设备的引进先应严谨消化、吸收,扬长避短,及时消除不利因素,化解“引进即落伍,运行即失败”的被动格局。多注重设备引用的实用性、高效性和兼容性,饲喂系统、环控系统运行能够达到参数可靠、智能精准、即时可调、节能静躁的效果,运行过程不影响猪只生活,不制造猪只生存逆境,日常维护简便,维修简单。绝不能因为设备运行的波动降低猪只健康,为病原感染传播创造机会。

4 展望

根据我国养猪业发展态势,生物安全理念必须被放在首要位置,从操作技术到产品的养猪生产过程必须贯穿新的养殖理念,并不断发展升级。只有遵循关键理念,才能搞好顶层设计,在实践中朝正确的方向进步。养殖环境在变化,一成不变的养殖思维必定落伍被淘汰,指导实践也一定会失败。

硬件是生物安全理念的载体,传统、落伍、拼凑的硬件设施支撑不了新理念的系统升级需求,那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思维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必须正视“木桶效应”的制约力量。环保、新型疫病的紧逼态势倒逼养猪场必须科学规划设计、科学建设配套,替换低水平、低层次的硬件,换来养猪新起点。

理念的先进性、普适性、必要性也不代表硬件必须标准划一,也不代表生搬硬套就能水到渠成坐享其成。我国幅员辽阔,不可能用一套标准规划建设符合南、北气候差异巨大的猪场,南方侧重防暑降温,北方侧重防寒保暖,而中部降温和升温都要兼顾,猪场建设必须克服诸多矛盾因素,如通风与供暖保温的矛盾,湿帘与防暑降温的矛盾,土地利用率与生物安全的矛盾。因此,结合地理气候规划设计建设最适宜、最高效、最安全的猪场仍是需要深耕的研究课题,以适应生产效率提高需求,适应生态环保升级需求,适应生物安全健康养殖理念需求。

猜你喜欢
猪只病原猪舍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