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维宇(西华师范大学)
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期,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推动农村高质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满足农村人口的现实需要,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满足农村人民的现实需要。本文分析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总结提升农村社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基本路径。
农村社区教育的覆盖面较大,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新型社区不断增加,农村社区教育活动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农民群众对社区教育有着广泛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在农村教育中面临着需求大的基础。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我国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不高,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有限,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普及基础性的常识知识,强调促进农民懂得一系列的生活生产常识。农村社区教育的形式多样,新形势下要求农村社区教育有一定的娱乐性、新民性,强调根据农民发展的动态化特征不断的变化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
我国农村地区富源辽阔,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教育有着广阔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农村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处在初级阶段,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着硬件不足、教师质量有限和教育教学活动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不少农村居民群众未能积极的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实践当,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还要建立标准化、专业化与长期化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强调重点解决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不足、投入不足与师资力量有限的问题。
新时代应当把农村社区教育宣传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活动的认知水平,积极吸引广大农民群众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实践当中。首先,应当根据农村庞大的人口数量拟定针对性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宣传策略,做到展示农村社区教育价值,提高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充分的调动政府、学校、民政部门投入到社区教育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当中。其次,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的工作的沟通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围绕农村社区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加强相关主题工作,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形成上下级的层层递进的推动机制,从而保证社区教育的稳定发展。第三,还要提高社区教育的综合性,保持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创新性,展示农村社区教育的成果,号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突显社区教育的社会价值。
农村社区教育应当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注重构建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体系,强调有效的减少社区教育活动的成本,扩大社区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质量。首先,提高峰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水平,倡导农村社区教育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完善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法规机制,根据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合理的划分课时、上课时间、授课内容,进一步更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授课方式。其次,着力建立良好的配合机制,发挥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与民政部门的综合作用,不断引导农村社区教育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建立多个部门协同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任务分配与朴素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第三,实现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条块化的共建机制,确定农村社区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加大教师力量的供给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人力资源协调中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社区教育的关键在于与时代接轨,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体系,进一步满足不同农村社区人群的文化需求。首先,应当在传递农村社区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创新社区教育活动内容,真正的围绕着农民关心的话题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积极的学习文化知识,为农村的文化知识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其次,提高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重点增加农村居民对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能够把具有时代性、参与性、实践性与层次性的内容构建到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当中。第三,还要围绕着农村经济转型,农业新型城镇建设、农业环保生态建设,法律法规的普及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把握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切实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实用性,围绕着农民的现实需要提升农村社区教育的吸引力。第四,农村社区教育还要有综合性,进一步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内容的梳理与整改机制,定期进行农村社区教育内容的补充与更新,深刻的把握时代热点,做好农村居民的调研反馈工作,根据农村居民的新需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知识文化的现实需要。
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传递正能量,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融入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的弘扬时代正能量,面且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农民群众坚实社会主义自信。因此,社区教育工作应当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充裕教育内容,进一步创新农村社区教育。例如,可以运用道德讲堂、文化学堂、网络讨论会、农民夜校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性、实践性、直观性教育活动。还可以在社区教育活动时把握时间窗口期,能够结合主题节日、热点事件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引导。例如,运用故事会、经典诵读、节日诗会等开展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农村社区教育还可以与民族民俗活动相结合,通过主题文化节日活动达到弘扬良好文化氛围的效果,通过文化教育达到传进一步递正能量与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达到宣传传递美德的目标,把乡村大舞台当成弘扬身边“明星”的重要载体,运用一系列农村群众自编自演的戏剧,达到不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目标。社区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还要把优秀文化、现代文化样式与农村特色文化相结合,运用社区教育的形式达到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优秀民俗,展示民间特色文化样式,从而形成村民文化自觉,促进高尚美德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与风气的目标。
农村社区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力,强调在专业的师资力量下满足农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的知识需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当前制约农村社区教师的重要问题在于缺少专业的教育人才,农村社区教育缺乏大量的专兼职教师。只有构建一支相对稳定、数量足够、结构科学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挖掘农村人口资源的优势。首先,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技能与科学知识水平,强调通过强有力的示范力量达到传递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目标,应当吸引广泛的专业技术人才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当中,重点在于构建社区教育中心与各级大专院校的联系机制,聘请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企业专家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体系当中。其次,提高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教师对社区教育服务活动的认同感,提升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师资力量的待遇水平,围绕着荣誉系统、晋级机制、待遇升级机制推动社区教育力量广泛的投入农村社区教育活动,更好的在减免税款、财政补给、社会筹款渠道提升农村社区教师的积极性。第三,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完善选课制度、特色课程制度与精品课程推送,实现教师资源的充分整合,进一步实现教师与农民的有效互动,达到合理开设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又有效节约时间的教学活动,达到农民需要与教师专业的高度适应。第四,还要大力的挖掘优质的农村社区教育人才,例如,通过农村的种粮大户、技术能手、兽医站的工作人员等定时定点的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广泛的传递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农村社区的学习氛围,达到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力量整合的目标。第五,还要进一步鼓励家乡籍的教师、学生回乡开展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农村学生来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充当兼职教师,实现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有效流动。第六,构建志愿教育体系,通过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引进优质的教育人才,充分的利用社区资源充裕农村社区教育力量的不足,发挥志愿教育的服务力量。
社区教育资源稀缺是当前制约农村社区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围绕着提升农村社区内全体成员整体素质目标,着力加大各种软硬件教育资源供给。首先,社区教育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活动、社会教育资源与更多的社会性学习机会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给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丰富的社区教育平台,促进农村各类人群积极进步,实现对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融合。其次,重点提升各类社区教育资源的质量,加大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场地与硬件设备的配置水平,围绕着兴建图书室、阅览室、农村活动室,融合县乡中小学假期闲置的教室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第三,加大社区化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服务农村居民的社区信息化教育中心,形成智能化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库,通过信息化的设备将各种教育资源传递到社区居民手中。第四,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文化振兴的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好的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传递,运用各类型的微信群普及农村教育内容,达到实时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更好通过移动互联网打破农村社区教育的局限,为全民学习搭建优质的教育平台。第五,加大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提高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实现各种设备的广泛普及,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多方面的筹集农村社区教育资金,拓展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动员乡镇企业、社会团体等投入农村社区教育。第六,严格把控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的流向,合理的进行资金使用规划,基于有限的资金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水平,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监管机制。
农村教育活动的蓬勃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机制,强有力的教育资源供给与完善的教育工作保障体系。应当进一步构建综合性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着力针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践,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持续性、广泛性与科学性,通过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业建设水平。